记者 胡艳明 3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601658.SH,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线举办了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
年报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7%;实现营业收入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765.32亿元,同比增长18.99%;中间业务收入220.07亿元,同比增长33.42%;不良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下降 0.06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行长刘建军、副行长张学文、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杜春野、首席风险官梁世栋出席发布会,针对投资者、分析师、媒体等关心关注的问题,管理层一一进行了解答。
稳息差
近年来,央行降准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以降低融资成本,银行净息差承压。
张金良表示,我们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前瞻性管理,较好地稳住了息差。2021年,邮储银行全年净息差2.36%,同比下降6个基点,息差水平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对于2022年息差管理面临挑战,通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各项举措,我们有信心保持好同业领先的息差优势。
张金良介绍,邮储银行存贷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存贷比是稳息差的压舱石,我们做过测算,存贷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资产收益率将提高1.5BP。近几年,我行存贷比年均提升2-3个百分点,去年底达到56.84%,今年仍有望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接近60%的水平。
同时,在负债端看,张金良表示,邮储银行拥有强大的零售基因、庞大的客群基础,这是我们追求存款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今年将推进以价值存款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配合财富管理战略,推动实现AUM规模增长与存款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此外,去年推出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红利将主要在今年兑现,邮储银行的负债中95%以上是存款,在这项政策上受益面很大。
对于如何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张金良表示,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财富管理战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这几年全行把中间业务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收跨越是邮储银行六大战略之一。2019年至2021年年均增幅达到23%,接下来还是要狠抓各项业务,比如代销、理财、信用卡、投行、托管等领域,这些都是邮储银行的增长点,潜力非常大。
第二,推进集约化改革,提高投入产出比。这些年邮储银行坚持科技赋能,推进人才强行战略,短期内会对成本收入比有一些压力,但是未来政策红利会逐步释放。我们着力打造集中运营体系,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集约化改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控风险。
第三,守住资产质量优势,控制好风险成本。
绿色信贷增速超30%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72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2%,超过上一年度30.20%的增速;绿色贷款不良率保持在0.11%;绿色债券投资余额231.14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68.5亿元。
如何引导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的同时做到风险可控?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回答经济观察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方面,要加大对绿色信贷、新能源等行业的深度研究,对未来总体趋势进行深度把控,对整个市场、整个行业趋势要非常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邮储银行在真正地寻找一些符合新能源发展方向的企业,寻找一些真正能够实现碳减排的企业。我们要挑出真正掌握碳减排技术及绿色能源发展趋势的企业,选择后再加以信贷投放。如果在这些方面犯了错误可能就会带来风险,所以,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起强大的绿色信贷的专业研究能力。这些方面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做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带来机遇,也有挑战。”刘建军分析,所谓机遇,就是在整个的减碳过程中,有很多企业会衍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要通过加强我们的专业能力,去积极大胆地介入,寻找一些好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对于银行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我们固有的存量客户里面,一些碳排放比较高的企业,可能要逐渐地压降碳的排放。在这个过程当中,银行要时刻关注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能不能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这个过程,这对银行也是很大的挑战。高碳排放企业的转型,实际上也是银行需要时刻关注的转型。
刘建军表示,在这个挑战面前,邮储银行一定要紧密关注这些客户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他们在碳减排实施过程当中的情况,一方面促使这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碳减排,顺利进入绿色领域,同时也注意防范好自身的风险。
财富管理要怎么干?
近两年,邮储银行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财报显示,2021年该行管理个人客户资产(AUM)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0%。
业绩会上,刘建军详解了邮储银行财富管理的目标和逻辑。他表示,12.53万亿AUM当中,存款占比78%,投资理财类资产占比22%。应该说,这样一个结构看起来我们的财富管理刚刚起步,与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还是有差距的。未来财富管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是渐进的。
刘建军透露,阶段性的目标是逐渐降低存款在AUM中的占比,同时扩大其他投资理财类资产的占比。终极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让我们的VIP客户资产配置达到理想状态,同时形成邮储银行AUM的结构优化。这个结构大约是存款、固收类资产占比能够达到30%-40%,这个数据是根据我们客户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的,可能有的激进的客户占到20%-30%,保守的客户会占到30%、40%,甚至到50%。其他的比如权益类、保险资产等各类资产的占比会达到20%、30%到40%这样一个不同的比例。最终客户实现了科学的资产配置,同步就会带来我们总体AUM的结构改善。
对于存款和财富管理怎么做好平衡?刘建军表示,实事求是地说,存款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作为邮储银行来讲,财富管理是一个渐进过程。邮储银行面对广大农村市场、下沉市场,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意识还没有完全地觉醒和迸发出来,所以我们现在大力开展客户投教沙龙活动,来启蒙客户的投资理财意识,这个过程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
刘建军说,在这个过程中,存款占比的下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相信能够实现存款的不断增长。因为邮储银行每年大概有13000-15000亿AUM的增量,随着AUM增量的不断扩大,我们能够做好平衡,也就是说存款占比虽然在下降,但是它的规模是在增长。综合来看,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个平衡,这是邮储银行做财富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逻辑,如果这个逻辑不坚守了,如果我们把所有存款都变成投资理财,对我们来讲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此,我相信我们这么大规模的新增AUM,大有文章可做,把它做好了,将是非常大的财富管理价值创造。我们会平衡好,也会保持邮储银行的业务结构和特点。
中收增幅超30%
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2021年的中间业务收入220.07亿元,同比增长33.42%,增速表现亮眼。
对此,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近年来,邮储银行把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全行战略性业务,这项战略性业务也列入了我行“十四五”规划,主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结构、加强协调联动、完善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措施一起发力,实现中间业务的突破式发展。这个战略在邮储银行全行已经形成了共识,转变为了实际行动。近几年,从中收增长的幅度来看,效果也体现出来了。2019年以来,近3年邮储银行的中收年均增幅23%。
具体而言,张学文表示,第一,财富管理业务取得量收新突破。去年以来,邮储银行财富管理体系战略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很多新措施也在推进。比如代销业务,从过去单一产品销售向客户多元资产配置转变,理财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理财经理队伍配备在过去一两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21年代理新单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20%以上,非货币性基金销售规模同比增长接近31%,带动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长超过88%。
第二,信用卡业务展现新活力。张学文表示,2021年信用卡业务实现了专营,改革红利在持续释放,我们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了获客规模和业务规模的双提升,其中信用卡的结存卡量同比增长接近13%,消费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4%以上,增速均居同业前列,带动手续费收入增长超过23%。
第三,托管业务凸显协同新效应。张学文表示,去年以来,邮储银行加大了投资、代销与托管业务的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效的联动模式发展路径。比如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创历史新高,突破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达到63%,从而带动托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1%。
第四,投行业务激发创新新活力。张学文说,投行业务对邮储银行来说是一项新业务,也是增收的潜力点。比如银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资产证券化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48%。
张学文表示,2022年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新的增长。在零售业务方面:一是继续抓财富管理业务,通过抓AUM的转型、财富管理体系的升级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从而实现AUM的快速提升和结构的不断优化,使AUM转型和中间业务实现协同发展。二是要大力抓结算、清算业务,利用我们的网点、客群、渠道优势,继续大力发展代收付、代缴、绑卡业务,实现结算手续费的稳步增长。三是持续抓信用卡业务,我们将立足青年、车主等一些重点客群,通过打造明星产品,建设商圈场景,强化集约化运营,全面改进客户体验,实现获客规模和消费规模继续提升。
张学文表示,在公司和资金业务方面,也是邮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潜力所在,因为公司和资金业务在邮储银行中收的占比相对低,说明了潜力非常大。一是要大力发展公司和机构理财业务,通过创新和优化理财产品,加快渠道拓展,加大营销力度,做大公司和机构的理财规模。二是继续发展托管业务。与邮储银行体量相比,托管业务规模还比较小,拓展的空间还是很大,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端和销售端的优势,继续实现联动,不断做大公募基金、保险产品的托管规模,改善托管业务结构。三是继续加大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要抓住今年地方债券增发机遇,进一步做大债券承销的市场份额,同时大力拓展银团业务,探索开展微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持续做大投行业务规模的同时,优化投行业务结构。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