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乳探索之路:飞鹤追求“更接近、更适合”

2022-03-28 14:51

1775年—1799年间的都柏林育婴院,曾收养了上万个弃婴,但最终只有45个婴儿存活下来长大成人,这让人们意识到婴幼儿营养品的重要性。直到1915年,美国一名儿科医生戈斯腾博格博士,根据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大量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婴儿配方奶粉,才使人类第一次有了安全的,专门针对婴幼儿的人工喂养方法。

这是公开资料中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诞生的历史记载,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儿科医生戈斯腾博格博士发明的奶粉是“模拟母乳的配方奶粉”。在此后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的漫漫道路上,让配方奶粉不断的接近母乳成分,成为了配方奶粉企业们共同的追求和使命。人类在母乳研究的这条无穷尽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求索。

1

视线回到现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工业化水平已经迈入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在人类追求更高品质、更美好生活的今天,妈妈们对于奶粉的更新鲜、更适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地域、饮食习惯等不同因素,中外母乳是否存在差异?

一份发表于国际期刊上关于中国母乳脂肪酸比例特点的系统性综述,印证了中国母乳与其他国家母乳的差异性所在。

DHA和ARA两种脂肪酸是宝宝脑部发育所需的非常关键的营养物质。这项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母乳中DHA与ARA的比例为与国外母乳中的并不一致,中国母乳DHA:ARA为1:1.7,而美国为1:3.16,日本为1:0.51,这充分说明中国母乳构成具有独特性。

这项研究成果来自飞鹤乳业的研发团队,飞鹤研发人员方晨(化名)就是参与者之一,在她的回忆中,母乳成分的研究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而脂肪酸差异的发现不仅让团队振奋,也让中国母乳研究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

中外母乳差异在哪?从成分研究说起

中国母乳成分与外国母乳的差异究竟是什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中国母乳成分的研究开始。

方晨(化名)具体分配到的任务就是脂肪酸研究,从已经发表过的文献中摘取关于中国母乳中脂肪酸含量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再进行不断的筛选、阅读、调整、排除。“这是一个非常枯燥、艰难的过程,要不断的试错”,方晨(化名)的同事,飞鹤消费者研究部经理魏巧思如是评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2年的研究,综合分析了覆盖国内17个省份、2585个样本、31种脂肪酸含量的数据后,飞鹤研发团队发现,地域差异对于中国母乳脂肪酸比例的确有影响,这项研究从南北、沿海内陆及经济水平等各个维度深度描绘了中国母乳酸的差异。

另外一项重大的发现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母乳中各关键脂肪酸组成与权威推荐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母乳DHA: ARA 比例为 1:1.7 与其他国家的 DHA和ARA 比例存在差异,而中国母乳中三大脂肪酸SFA:MUFA:PUFA的配比为 1:1:0.7。这意味着,如若婴幼儿配方乳粉按照此比例进行配方调配,其成分含量将愈加贴近中国母乳。

研究成果最终形成影响因子4.0的文献——《中国母乳成熟乳中的脂肪酸地域差异性:一个系统综述》,并于2020年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这是国内首批对于中国母乳脂肪酸比例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的综述研究,也是中国乳企首个自主撰写的研究之一。

就在去年年底,飞鹤星飞帆卓睿上市,产品中DHA和ARA的比例设计为1:1.7,也正是研究发现的中国母乳典型值。

中国母乳研究成果揭秘,为奶粉配方优化铺路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母乳研究起步较晚,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但是追赶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止,外部数据显示,2019年,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澳优、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业合计发表SCI论文19篇,而在2021年,这6家企业合计发表的论文数量则增加到了58篇,增长达305%。其中,2020年、2021年两年间,飞鹤的论文发表数量更是先后达到了38篇和39篇。

相关研究成果也为外界展现出科学、动态的中国母乳特点。

中国母乳谱系研究是飞鹤在进行中国母乳形成的技术路线之一,即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全行业已公开的中国母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特定营养成分时间或地域代表性的中国母乳营养谱系,关于中国母乳脂肪酸的研究就是这条研究路线的成果之一。

此外,研究成果还在国际上首先揭秘了中国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活性蛋白、低聚糖随泌乳期的动态变化。

以其中关于活性蛋白的研究为例,该研究对母乳中1000余种蛋白质进行解析,总结出11种对人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促进吸收等生理功效的重要活性蛋白质,并精准定量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A等11种活性物质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是目前样本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全、母乳期最精细的研究之一。

2

再如,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可刺激肠道中的有益菌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认知发育等,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飞鹤2021年发表了影响因子达6.3的《中国人群的母乳低聚糖的动态变化: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文章。研究发现,中国母乳中每种低聚糖随泌乳期变化趋势各有特点,并对14种低聚糖在整个泌乳期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

这些研究发现都为奶粉的配方调整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配方设计无限贴近中国母乳铺路。

科技成果持续转化,两大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飞鹤对于中国母乳的系统性研究起步于2009年。2010年,国家“863计划”营养强化食品研究与开发专项提出,要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为制定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提供依据,也利于研制适合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的配方食品。

飞鹤作为863计划的参加单位之一,主要承担了黑龙江、北京这两个地区母乳的采集和检测任务。以此为契机,飞鹤开始建立规范的母乳采样、检测标准,并着手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正式推开了科学、系统地研究中国母乳的大门。

在20余年的研究中,飞鹤集结了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顶级院校,构建产学研平台。2018

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合作,建立飞鹤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期间,不仅研究成果硕果累累,相应成果也在不断转化落地,开花结果。

研究发现,中国母乳中的脂肪结构非常独特,SN-2棕榈酸含量接近70%。2020年,飞鹤率先在产品中使用新一代专利OPO,其中sn-2棕榈酸的含量达到67%,更接近乳源“黄金标准”。此后的临床研究与对中国宝宝的研究追踪证实,喂养高含量sn-2棕榈酸婴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在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物质方面,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宝宝的状况。

魏巧思也介绍,中国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态变化的系统性综述成果,也被运用到了星飞帆、星飞帆卓睿等产品中。配方设计在新鲜牛奶蛋白质的基础上添加了多种功能蛋白,使得配方中氨基酸模式更贴近中国母乳,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

经过多年不间断的进行中国母乳系统性研究,飞鹤目前已经确立了两大技术路线,其一为以上提到的中国母乳谱系研究,另一条路线则为CHMP中国母乳计划。

魏巧思说,以往的母乳研究往往只是把母乳看为营养素的混合物,来关注各种成分的含量。而CHMP中国母乳计划则是把母乳看作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研究母乳及其代谢的过程,以及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多组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目前在生物学领域中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

目前,飞鹤已建立了中国母乳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组学分析。围绕人与动物乳蛋白组比较、蛋白组学、低聚糖组学等方面,发表了4篇影响因子高于6.4的学术文章,最高达9.3。

站在母乳研究的科技前沿,飞鹤通过严谨卓越的技术突破提升了中国乳企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未来,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将造福更多中国宝宝。

阿茹汗/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