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文
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在《资本论》第二卷里,马克思论述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循环讨论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怎样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马克思把资本循环分为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
其中,货币资本的循环经过三个阶段,完成三种职能,即货币形态的阶段,任务是买的职能,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阶段,进入生产资本的形态,生产具体的产品,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三阶段,进入商品资本的形态,功能是卖,卖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回到货币形态,资本随之增大。马克思这里讨论的重点是货币资本的循环怎样才能顺利进行,结论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的并存,时间上的继起。如循环中断,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马克思论述了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是为了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周转,总的周转时间又可分为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流通时间包括买和卖的时间,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然力作用的时间。要提高预付总资本的利用效率,就要缩短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
为了研究资本周转,马克思还区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一次投入,通过折旧分次收回的资本,流动资本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资本。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或曰精神损耗。
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的更新意味着产业进步。马克思写道,劳动资料大部分因为产业进步而不断革新。因此,它们不是以原来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进行补偿。一方面,大量固定资本投在一定的实物形式上,并且在这个形式上结束一定的平均寿命,这一点就成了只能逐渐采用新机器的一个原因,从而就成了迅速普遍采用改良的劳动资料的一个障碍。另一方面,竞争又迫使旧的劳动资料在自然寿命完结之前——特别是在发生决定性变革的时候——用新的劳动资料来替代,而迫使企业设备提前更新的,主要是灾祸和危机。
可见,危机也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它的功能是挤出快速发展时形成的泡沫,淘汰落后机器,再一次占领市场时必须是先进的固定资本、先进的产业。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也叫做马克思的实现论,研究的是两大部类的产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卖出去,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顺利地买进来,以补偿需要替换的生产资料。在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还要有相应的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为了研究社会总资本的生产,马克思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把社会生产分作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从价值的角度,马克思又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简单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是I(v+m)=IIc。即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的价值和第二部类需要补偿的不变资本的量应当相等,并且在实物上相适应,即结构上是适应的。就是说,我这儿需要的是做衣服的机器,你那儿必须是做衣服的机器,你那儿如果是拖拉机,虽然在价值量上相等,但在实物上不配套,那就交换不成。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平衡公式是I(v+△v+m/x)=II(c+△c),即第一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加上追加的工人的消费等于第二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加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并且在实物上即结构上相适应。
实物上是否适应是一个结构问题,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使得生产很难保持必要的比例。还由于资本家为了榨取剩余价值,一方面拼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这就决定了生产相对于消费是过剩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
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地租
《资本论》第三卷讨论的是剩余价值的分割,即各种不同的资本如何瓜分产业资本家迫使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各个产业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不同,剩余价值低的会撤出资本投向剩余价值高的产业,只有各自都能获得大致平均的利润,产业布局才相对均衡,资本才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一点相当于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的边际效益相等,边际效益相等时资本利用效率最高,具体转化过程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市场配置。
马克思写道:“那种在不断的不平衡中不断实现的平均化,在下述两个条件下进行得更快: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劳动力能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
随着利润的平均化,各种形式的资本各得其所。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获得银行利润,这些利润都是产业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银行资本都服务于实体经济,商业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天马行空,更不可能获得远远超过自己贡献的报酬。今天金融大亨们的千价年薪以及超过其本身贡献的回报,在马克思经济理论里是不可能的。
资本主义的地租涉及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农产品的价格由劣等地的产品价格决定。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级差地租又分两种: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当农产品的价格由劣等地的农产品的价格决定的时候形成的级差收益,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II是连续投资改造土地形成的级差收益。在租约有效期间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租约到期后归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II的现象普遍存在,容易诱发短期行为。
三卷《资本论》紧扣资本,从资本的生产,到资本的流通过程,再到资本主义的分配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即市场经济的运行,同时在无意间证明市场经济是通过创新发展的。集揭示本质、阐述运行、分析发展为一体。
《资本论》的当代启示
1、毫不动摇地始终抓住实体经济。马克思《资本论》通篇论述的都是实体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开宗明义地写道:“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使用价值,就是实际的产品,实际的财富。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其他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
实体经济的基本产业是农业和制造业。农业的重要性在于谁来养活我们,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关键的时候什么样的钱都买不到粮食,我们必须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实体经济中的制造业,涉及到谁来装备这个国家,涉及到这个国家的强大问题。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原因都在于制造业。就是今天所讲的数字经济,也始终没有离开制造业,也是为制造业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的发展。
现在有一种误读,认为产业结构的进步就是第三产业的占比提高。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实际情况是由于实体经济的扎实发展,才有了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多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服务业。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后工业社会,新出现的大数据、物联网都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后工业社会的看法认为,工业社会的模式是一定的,实际上工业社会本身是发展的。
2、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观察当代世界经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就是过度金融化,远远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产品,雾里看花,令人眼花缭乱,最终爆发了金融危机。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不主张把多发纸币当作刺激经济的政策。多发纸币只会稀释财富。以1双鞋换8只面包为例,8只面包既是现实的财富,又充当着货币的角色,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纸币出现以后,8只面包换8块钱,8块钱买一双鞋。由于8块钱是财富(8只面包)的代表,也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危机。在仍是8只面包的情况下,想要两双鞋,银行又多发了8块钱,一共16块钱。造鞋的人会发现第一个8块钱用完了,第二个8块钱买不到东西了,因为第二个8块钱的纸币背后没有财富支撑,多发货币会使币值不稳,人心惶惶。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所著《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如果中央银行可以简单大笔一挥就增加本国或世界的资本,这倒会是奇怪的事情”。中央银行发的纸币可能起积极作用,这些企业有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技术,只是没有钱使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中央银行发的纸币就是雪中送炭。如果这个企业的技术、产品本该被淘汰,此时中央银行所发的纸币只是延缓了淘汰,阻碍了创新。必须明确的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商业资本、银行资本都是服务于产业资本。过度金融化会使金融行业脱离实体经济,自娱自乐。
3、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马克思认为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社会主义应当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防止两极分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两个过程存在着收入分配两级分化的可能性:一个是资本和劳动共同分割国民收入的过程,另一个是众多的、不同群体的劳动者共同分割劳动报酬的过程。为了在资本和劳动共同分割国民收入的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第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同时制定劳动报酬增长计划,确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要保就业。
在众多的、不同群体的劳动者共同分割劳动报酬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应当遵循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视提高实体经济部门劳动者的报酬,给特殊岗位上的劳动者以充分的关注,例如医护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应当制定有吸引力的工资标准,使他们的服务和创新成果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并严格控制高管们不合理的年薪。从理论上讲,国企高管本身就是一级干部,以干部薪酬的方式给其发放报酬有其合理性。
4、积极推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马克思在讲到货币资本循环的时候,强调货币资本形态、生产资本形态、商品资本形态要依次完成三种功能,要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循环才能顺利进行。这里的关键是卖,就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检验。单个资本的循环,以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本的顺利循环为条件。马克思是笼统讲市场的,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循环就难以顺利进行,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双循环,着力扩大内需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国际看,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成较大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挑战,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高,我国发展外部风险加大。从国内看,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新的挑战。只有着力扩大内需,才能有效对冲下行压力,实现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顺利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推进以内需为主的双循环,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短期看,疫情冲击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既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又使得经济发展中本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解决结构性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的根本,我们必须坚持通过纳新吐故调整结构。
5、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从而不存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收效甚微,于是我们在寻寻觅觅中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了,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以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此次疫情防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市场经济不是把任何事情都推向市场,有些行业、有些领域更适合政府主导。在这些行业和领域,特殊价值准则高于经济利益。例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不讲条件不计报酬驰援武汉,成为感动全国人民的“最美逆行者”,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是是公立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6、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所阐发的思想、方法、世界观对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有强烈的需求。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国际国内的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指导。
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描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运行层面看,《资本论》对我们具有很多借鉴意义。例如商品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创新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为了正常的循环必须资本的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加快资本周转;扩大再生产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都对我们有指导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实际,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也需要科学的抽象法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集揭示本质、促进运行、经济发展于一体,对我国的现实经济运行意义十分深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