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5735搜救72小时

沈怡然2022-03-24 23:16

(图片来源:CFP)

记者 沈怡然 从3月21日下午15:50,梧州市藤县消防救援大队的首战力量到达现场至截稿时,东航MU5735的搜寻援救行动已经持续超过72小时,搜寻援救的范围还在持续的扩大,根据3月24日第四次发布会的信息,预计当日搜寻范围较前一日扩大了1.5倍。

截至24日下午4时,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均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第四次发布会披露的信息显示,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

《航空知识》杂志社主编王亚男对记者表示,过去没听说过坠机残骸入地这么深,在过往飞机坠地的事故中,飞机都未达到如此深度。可以推断出,飞机是以极高速度撞击地面的,冲击能量非常大。

搜救难度高

王亚男表示,强烈的撞击不利于搜救,根据目前现场情况看搜救难度是非常高的。按照这种情形,搜集物件的工作可能要持续一到两周左右。

气候原因也为此次搜救增加了难度,第四次发布会上,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给现场救援增加了不少难度。一是降雨造成了事故核心区域的积水;二是经过专家评估,事故搜救现场存在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和塌方的风险;第三是雨后的道路更加难行,事故区域远离公路,山路狭窄湿滑,大型消防救援车辆和设备无法靠近。消防救援人员主要是携带一些小型的携行装备徒步进入搜索区域开展搜救。降雨之后道路条件更差,行进的速度和搜索的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截至发稿时,MU5735的搜寻援救行动已经持续了超过72小时。3月24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救援队伍的任务以搜救生命为主,使用了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进行表层搜索,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搜寻仪器的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采用人工搜索和空中无人机搜索配合。

搜救将会持续多久?

2014年,中国民航科学技术专家谢孜楠曾接受新华社专访,在回答“搜寻与救援工作按什么原则进行?搜寻工作有具体时限吗”一问时,谢孜楠表示,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2、附件13以及《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相关条款,均未对搜寻时限作出具体要求。

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2《搜寻与救援》5.5.1条款:“搜寻与救援工作必须按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幸存者被送到安全地点或直到失去救援幸存者的全部合理希望为止。”

而《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5.13条款有关搜寻无效的定义为:“搜寻工作只有在对救助幸存人员不再有任何合乎情理的希望才应结束。”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应急终止条件包括:事故航空器的搜救工作已经完成;机上幸存人员已撤离、疏散;伤亡人员已得到妥善救治和处理,重要财产已进行必要保护;对事故现场、应急人员和群众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事故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已被消除,并无继发可能;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受影响的民用运输机场已恢复正常运行;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重要地面设施、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的影响已降至最小程度。

王亚男表示,空难事故的搜救工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工作,为防止损坏残骸,工作组难以轻易动用大型机械,要用人力。不仅要挖,还要缓慢地挖,不断从表层土壤里筛选出那些可能属于飞机的物件,这有点像考古工作。飞机破碎了,属于它的零件仍然会以极高的速度跟地面接触、扎到底下,这会让搜救工作更加困难。

第四次发布会信息显示,目前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

王亚男对记者表示,相比黑匣子那样的直接证据,上述物件属于一种间接证据,也有助于工作组对事故的研判。但是,它们已经在坠落或撞击的过程中受到二次破坏,需要先对残骸进行一次复原处理,就像破案一样,比如研究残骸破损究竟是在空中还是坠地过程中形成的,然后将残件做个大致的拼接,恢复到飞机上相对应的位置。这就对工作组后期的恢复和研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