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以祖母的身份,以过来人的经验,写了一本《园丁与木匠》的书。
还没读内容,我便被书名吸引,并共鸣,因为,我一直在想和一直在讲的教育问题,蕴含其中。
所以,这本书读得很慢,边读边想,边想边写,零零碎碎地记着一些教育思考。
当年,我似乎在干木匠活
1979年,师范物理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市重点高中,执教高一物理。初为人师,没人清楚的告诉我教育是什么,只有在岗前培训中,校长说:老师的活是高级技术活,每一节课都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于是,我的备课便有了雕琢意识,甚至把教案写成了讲话稿,把“备课”变成了“背课”。尤其是教案书写,如文稿一般整齐,并因此在全校教案评比中获得A+,评语就是“精雕细刻”。
读这本书后方明白,我的第一年教学,几乎就是“木匠看图纸”。这里所说的“图纸”,就是教材,就是先把“图纸”弄得明明白白,才能干好“木匠活”。
后来,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到,“学生不是木头”!备课只备教材不成,这属于目中无人,这样的课堂没有生命,这样的教学思想就是“木匠思维”。
的确,木匠那点想法就是来料处理,就是按图加工,图纸是“工程师们”干的活,工匠除了手艺就是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了。
但这确实不像教育,没有活力,没有生长。
再后来,我开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也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能动性的学习环境,比如,我在1988年便提出的“课堂管理法”,认为老师不该只干教书匠的活,尽管我们设计不了教材(没权),但我们可以设计课堂,可以管理学习。
或许,当年我之所以能跳出、并成为名师,是因为拒绝当木匠的缘故。
幼师,一定要干好园丁的活
如果说初高中教师,在“木已成型”情况下,在中高考应试目标下,再去干点“精细木匠活”,有情可原。但是,如把幼儿园也弄成“木工作坊”,让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儿童,没法做自己,成了老师干“木匠活”的材料,这就错了,错在违背自然生长规律,错在把教育当做“非生命工程”,甚至是亵渎生命的问题。
这里,如《园丁与木匠》书中的观点,成长不可能单单由“教养”决定,影响儿童未来的因素有N个,就像园丁思维,把生命看做种子,而种子的未来,从发芽到生长,绝不可能完全由园丁做主,也绝不可能完全按照园丁的意愿生长。
那么,能决定种子未来的因素包括什么?我看首先是“种子的质量”,也就是家庭(相当于种子公司)干的活;其次才是幼儿园教育,是园丁精心照料,是给儿童提供优质沃土,包括阳光雨露等诸因素。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工程,是由教育环境的外部因素,通过儿童内在成长因素起作用的过程。特别是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师真的不容易,因为,幼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缺少像中小学那样的“图纸”,很多情况是从生活中发掘素材,然后加工成课程。所以,幼师只有“木匠手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园艺师”的素养和修炼,因为,从幼教的角度看去,教育是一门艺术。
家庭,有如培根育苗基地
当下,大多数的家长都在干木匠活,都在设计和打造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孩子。然而,这个过程肯定会有无奈,甚至是痛苦,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孩子是有生命意志和独立人格的人。所以,但凡家长仅以自己的意愿管教孩子,通常会遭遇孩子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抵抗。然后,在矛盾和斗争之下,孩子的成长或许很扭曲,让家长们长吁短叹,郁闷不解。
孩子们的自然生长力不可忽视,不要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任由家长涂抹绘画。孩子成长过程中,那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意识,必须给予认同和尊重,这是关键。
也正是基于对生命的认识,我们不妨把儿童比作种子,把家庭比作培根育苗基地,并据此定义家长的角色,不是木匠、而是园丁。
接下来的问题是,家长想当个好园丁,可社会上所谓的专业机构,或者相关的家教书籍,几乎都在讲教子方法,可实际上我们有一个重要问题并没弄懂,这就是我曾说的:一百把锁头就有一百把钥匙,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所以,许多家长听了那么多“别人家的教子方法”后,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不灵。
于是,我劝家长们,学做园丁,园丁那点活也不难,就是给种子创建生长环境,包括松土、施肥、浇水,还有除草杀虫等,剩下的就是静待成长。那次在家长会上,一名父亲让我讲具体些,我说了三点:
第一是物质环境:有适量玩具和书,以及有个独立房间;
第二是劳动环境:包括房间自理和适当的家务劳动;
第三是人文环境:包括父母做好孩子的模特,包括父母的教育观。
那次,我提出一个观点:影响儿童的第一环境是父母,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能做好自己。
说到最后,给广大读者、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留一个问题: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