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企稳时刻:政策“向前发力”,爬坡过坎还要多久?

杜涛2022-03-04 23:2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田进 李紫宸 宋笛 未出正月初十,邵传伟就开始连轴转的进入出差行程,天津、沈阳、绍兴、宁波、上海,本来还要去其他城市,但因为疫情的反复,被迫返程北京。“核酸没少做”,邵传伟说。

邵传伟是一家机床部件企业中科伊贝格的总经理,他的企业为中国多个大型国产机床厂提供铣头——此次出差,邵传伟也是为了拜访这些大型企业,并摸一摸2022年市场的情况。

“交流的时候,大家判断得都还挺乐观的”,邵传伟说,但他又补了一句“但好像没有谁打算扩产能,都是求稳定”。机床是工业之母,受益于国防工业、汽车等产业的换代和发展,一部分中国机床企业在2020-2021年经历了一次“小繁荣”,但现在稳住显然更重要。

中国以8.1%的GDP增速为2021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2021年第四季度同比4%的增速也显现压力信号。“前高后低”之下,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的提示了经济所面临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法再次出现。

消费提振尚在路上,外贸预期转弱,变局中的国际形势以及由此而来的大宗商品动荡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对2022年的经济增长提出挑战——而这一年可能是一个从“疫情经济”走向“常态经济”的关键节点。

跨过年,中国经济领域的相关政策部门开始密集行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快速释出,从货币到财政,从工业企稳到服务业纾困,包括对大宗商品异动的快速出手,种种迹象表明,政策层正在高度关注着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稳定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已成为重中之重。

尽管社融等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改善,显示了开年两个月间政策“向前发力”的作用,但在一些银行业人士和地方政府人士看来,这种“靠前发力”并非部分市场观点所期待的“宽松”。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强调,这次会议中业也提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爬坡过坎关口”。

在这样的关口之下我们可以期待怎么样经济增长?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是短期困扰抑或更长期的存在?企稳下的政策预判又是如何?在稳增长和促改革之间,是否可以更好的把握“时、度、效”的节奏?

发力一季度

东部一家城商行人士察觉到了1-2月份的变化,“对地产是明显宽松了,地产居民端额度有了,开发端还没有明显变化”,他所在的银行正准备推动大地产公司对小地产公司的并购项目。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专项债的发放速度要快过往年,地方政府正在催促赶紧梳理可供上报的专项债项目。

2022年1月,新增社融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M2同比继续上行0.8个百分点至9.8%,M1同比下行5.4个百分点至-1.9%。

1月社融数据超过了此前的预期,2月份社融数据尚未公布,但基于目前多家机构的预计,依然会维持稳健增长的状态。

财政端也在发力,2021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和国务院同意,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截至2月末,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为1.2万亿,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8775亿,完成提前批额度的60.1%。

2022年跨过年,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均有发力迹象,产业政策也紧随其上。

2月18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了两份有关产业的文件:《关于印发促进工业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以及《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两份通知涉及多个部委,覆盖服务业与工业两大国民经济部门,政策工具涵盖财税、金融信、用地、防疫等诸多方面。

文件发布后,国家发改委还组织了系列解读文章,并会同相关部委在2月22日当天,分别召开了有关两份文件落实的电视电话视频会议。

在2月22日召开的上述服务业通知的视频会议中指出“餐饮、零售、旅游、水路公路铁路、民航等聚集性接触性服务业行业仍然运行艰难,迫切需要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纾困措施”;当日下午,召开的促进工业平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中则提出“经济运行特别是工业运行还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一位政策人士认为上述两份文件“针对性强,出台及时,力度大”。

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了政策对于稳住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综合来看,今年稳增长的决心和政策力度是明显加大的。现在已经在综合施策,包括扩内需、加强政府投资、援助企业、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等多方面的政策。

需求与供给

总部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奥利夫电梯有限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还算不错”的营收,身处房地产市场的拐弯时刻,董事长刘天星对目前的业绩基本满意。过去二十年,电梯行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现在,终于要慢下来了。

“2022年会是本行业国内历史上需求下行的首年。”刘天星向经济观察报预测说,“房地产是电梯最主要的下游市场,房产经济走到拐点,电梯行业需求未来可能会剧烈下行,到时候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2021年年中至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了房地产市场波动、拉闸限电等多方面的事件,所带来的压力在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凝练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个方面。

三重压力中“需求减弱”首当其冲。

如是金融院长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来看,需求收缩的情况比较明显。无论从宏观经济数据中的社会融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从大家的收入、支出数据来看,都能看到需求收缩的情况。

在疫情中,以出口为主的外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在2022年海外需求、汇率、海运成本的挑战,让外贸企业和研究者,对出口的增长持有谨慎的态度,一些企业开始做出应对。

王辉是浙江宁波一家户外家具制造企业的管理者,该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2021年,这家企业营收和利润都颇为可观,但企业却表示“控制了增张的速度”,“不希望做得太多”。

听起来有些费解,王辉却解释说:“一家企业的产能是有限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来自生产和市场的不可控因素非常地多。以外向型生产企业为例,货柜的价格,国际的汇率,原材料的成本等等,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动。”

一家潮汕的大型出口企业也感觉到了目前外需减弱的趋势,企业负责人计划在企业内进行业务、组织上的一系列调整,从而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变化。

中国贸促会副院长赵萍预计,2022年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原因在于:一是虽然全球很多国家已经放开了疫情管控,但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仍不明朗,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持续扰动;二是虽然全球经济从去年开始进入复苏通道,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发展不均衡,加上全球运力布局不均衡和大宗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使得大宗商品价持续上涨,海运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外贸出口的成本压力陡升;三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会直接影响全球汇率走势,导致外贸企业外汇风险上升;四是俄乌局势升级,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使得本来就已经仍处于历史高位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五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威胁全球供应链。全球芯片少,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导致我国外贸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在赵萍看来,中国外贸规模巨大,增长韧性较强,新业态带动作用明显,外贸政策支持力度较大,RCEP正式生效,虽然出口增速虽然可能会有所回落,全年或将呈“前高后低”走势,但是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在内需领域,投资增速的常态化已经持续数年,消费的提振也尚在路上。“需求收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短期乃至中长期考验,也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中国的经济问题现在看,主要还是要解决扩大需求的问题”,管清友表示。

三重压力的第二重来自于供给冲击。

张立群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供给冲击主要是政策落实简单化、碎片化等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也包括合成谬误等问题,在其看来,这一问题目前开始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扭转。保供稳价以及确保煤电油运的保障供给等成效,现在已经有所表现,1月份的CPI和PPI的涨幅都比较平稳,所以可以认为供给冲击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管清友有类似的看法,管清友表示供给冲击如果应对得当,会是一个短期问题。但也不能忽视其长期的因素,“其中还包含了一个全球化未来会如何演进的问题,如果全球化就此到达了天花板,我们面临的供给冲击可能就是个长期问题”

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的波动下,供应端的冲击依然存在偶发的迹象。

一家大型造船企业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成本上涨过快,严重侵蚀公司利润。目前,虽然大宗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人工成本上涨势头未减,这也将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尽管这家企业在手订单充足,排期至2025年,但因受上述提到的大宗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上涨影响,2022年利润会较低,预计到2023年将会有所改善。

2022年伊始,铁矿石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发改委在一周内多次召开告诫会,暂时刹住了其上涨的势头。在俄乌冲突后,原油价格又开始快速攀升,并可能给供给端企业带来压力。

“宽松”还是“靠前发力”?

基于上述三重压力,张立群认为,2022年,经济增长前景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扩大内需的效果。要以更大努力,解决需求收缩问题。因为对于供给冲击压力,只要各个部门工作能够形成合力,今年应该不会再发生;需求收缩压力方面,出口能否保持去年的高增长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克服需求收缩压力最主要还是靠内需解决,但内需中的消费目前制约因素仍然比较多,一是就业和收入的形势、二是疫情防控的客观环境。

因此,张立群认为今年扩内需的关键着力点还是要在扩大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扩大投资方面,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去年提高以及增速呈持续回升态势的前景现在是可以预期的。基建回暖是一个大概率的前景,”张立群表示。

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有针对性扩大最终消费和有效投资,这对顶住经济新的下行压力、确保一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基建投资已经在路上,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在今年的多次会议中提及“基础设施投资要适度超前”,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多家研究机构普遍预测一季度基建投资的增速将达到10%。“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是此前数年中国交通基建大规模建设中的普遍提法之一,这是否意味着一轮新的刺激政策将落地?

一位交通政策的研究者认为目前从用地指标、资本金等多个方面,并没有太大的空间。

在实际层面感知也是如此,尽管已经感觉到对部分行业的信贷力度的增大,但是上述东部城商行人士并没有察觉要重启“刺激性政策”的踪迹。

上述地方财政人士也认为目前对于地方债务的把控还是很严格,即使有政策空间,地方政府的态度也更加谨慎,“有很多限制因素需要考量,至少不是‘大水漫灌’”。“比同期多,或者超过行业需求。才算放水。没有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说明不算大水漫灌,”一位财政观察人士表示。

一季度的政策呈现发力的状况,但在从政策的基调上看,将会倾向于“靠前发力”而非部分市场预期的“宽松”。

2月22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上述发布会提出了要重点做好的重点工作,包括减税降费、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合理安排地方专项债券、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其中第六条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和改进地方财经秩序,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上述地方财政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分析,在目前土地收入下滑、地方财政监管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基建投入只能是适当发力,但很难回到大规模刺激的状况。

社科院财经战略副院长杨志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22年适当确定赤字率,应该是和去年相比,预计3%左右才是正常的——2021年财政赤字率为3.2%。

在专项债方面,去年开始调节了发债的时间跨度,但是更重要的是专项债发完,钱能花出去才能稳增长,才能实现政策效能。杨志勇认为专项债额度相对稳定,叠加上新增的减税降费,2022年财政政策整体是一个积极或者宽松的财状态。

增长和改革

202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很快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披露,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预计2022年政府经济增长的指标可能会定在5.5%这个水平,这个目标也是可以达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对2022年企业经营和投资而言可以保持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

GDP的增长是扭转预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微观主体而言,并非唯一的因素。

邵传伟在不久前从北京通州搬迁到了河北,尽管搬迁地距离原工厂只有十多公里,但以进京检查站为界,“就像是两个世界”,直观的感受是几乎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即使开出1万多的工资,也很难招到机械加工方面的设计人才。

邵传伟的产品属于机床零部件中较为前沿的产品,对于高端设计和机械加工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

在宏观环境外,中国企业需要面临更多具体的、结构性的问题,其中一些并不是短期跨周期政策可以解决的,需要更多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教育政策甚至于社会政策、生育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和调整。

上述政策人士提及,在发改委等部委发布的针对工业稳定的通知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迹象,即在短期稳工业的同时,通知中也有部分内容实际上具有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改革意味。

上述工业企稳通知中要求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活动,并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技术改革。

在促外贸政策上,赵萍也提出要注重中长期政策的衔接,在短期内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外,要给中长期问题留有应对余地,还要突出政策的系统性、全局性。

“跨周期调节还要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的平衡。聚焦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等中长期问题,通过鼓励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共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促进外贸领域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数字赋能,促进外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赵萍说。

尽管稳增长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但在一些研究者看来,2022年的改革推进依然重要,具有连续性的改革措施将会继续推进。在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详细的论述了共同富裕、资本特性、双碳、初级产品供给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正确认识。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研究部副主任朱鹤在解读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提及了“稳增长和促改革应该双管齐下”。

在朱鹤看来,除了稳增长的信号,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促改革方面有不少重要表述,这意味着明年在稳增长的同时并不会放松改革力度,甚至2022年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起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主要关注财税、金融、审计、环保、PPP、大工业等相关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