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应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

姜鑫2022-03-04 16:19

记者 姜鑫 近年来,“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以“惠民保”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并在全国迅速铺开。截至2021年12月,全国27省的200多个地级市推出上百种惠民保类产品,累积参保人数近1亿人。

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惠民保(城市普惠型定制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上的普惠型城市定制保险,在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但目前,我国惠民保业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支持和推动上仍有待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员孙洁带来了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

孙洁认为,“惠民保”的井喷式发展,反映出我国民众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对健康保障的巨大需求。作为一种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在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惠民保”的“共保体”承保模式,具有防止恶性竞争、整合多方资源、降低推广成本、提高议价能力等多种优势,有效平衡了风险与普惠的关系,对于后续普惠保险供给创新提供了发展思路。

目前,我国“惠民保”业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在支持和推动上仍有待加强。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惠民保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上的普惠型城市定制保险。从目前开展的模式来看,大多由各地政府主导,联合保险公司和第三方运营平台,搭建地区性的惠民医保方案,分层次解决民生的医疗问题。

孙洁认为,惠民保的发展也面巨大挑战,将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城市普惠险因为保障的主要是大额支付的风险,因此通常设置较高免赔额。年轻的健康人在参保后很可能因得到赔付而降低续保的动力;反而是具有疾病和明确花费的带病人群会积极续保,使得城市普惠险也面临“死亡螺旋”的风险,赔付率不断攀升。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积极性的问题。部分城市政府对赔付率要求高,对保障责任要求高,而宣传力度不足,或缺失对保险公司超赔的风险补偿,使得部分保险公司面临亏损风险,长期经营的积极性下降。短期医疗险长期化、稳定化、可持续性的问题值得追踪。需要关注到期之后如何运行,承保规则、保费是否将进行调整等,是否下一年度根据理赔进行升级附加保障,对下一年度续保的影响。三是产品定位。目前较多产品形态雷同、定价较为粗放,如何与医保局深入合作,结合城市医疗数据制定更精准的产品,做到一城一策,实现产品差异化。

因此,孙洁建议,应加大“惠民保”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惠民保”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看,首先应完善“惠民保”相关制度机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经营参与主体的资质标准,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盈亏平衡补贴机制、跨区域服务和结算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确保“惠民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经营。

其次,应该构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议按照确保用户隐私安全、最小化可用、数据脱敏等原则,打通传统医疗机构、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推动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为“惠民保”产品的精准定价和迭代演进、“惠民保”与其他商业保险的保障优化组合以及实现精准保障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应该推动中西部地区“惠民保”业务发展。建议建立多元化筹资通道,通过个人支付、企业支持、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形成广覆盖的保费来源;引导保险机构开发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定向型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探索跨地域融合发展路径,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分摊,提高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