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华清 “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热度正在席卷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行业人士评价,以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是百亿级别投资的规模来测算,“东数西算”工程会是万亿级别的投资,它是继“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后,国家启动的又一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工程,是新基建的典型代表。据央视新闻报道,“十四五”期间,全国8大算力枢纽节点的建设,每年将新增不少于4000亿元的相关投资。
股市率先对“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消息做出反应。2月18日以来,多个“东数西算”概念股被热炒,也有个股撇清与“东数西算”工程关系后股价应声而跌。在券商研究团队看来,“东数西算”工程相关的产业链条长,涉及服务器、IDC运营商、光模块、电力系统、温控系统、云计算等领域企业。
那么,与“东数西算”工程相关的企业,是如何看待这一工程的影响的?它们将如何参与到这一工程的建设中来?
“东数西算”热潮
在研究数字经济的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经济学博士王滢波看来,尽管他没办法提前推断“东数西算”工程的具体举措,但他对于国家出手调节数字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外。
“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数据中心的发展,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如果没有建立先发优势,后来者想要实现赶超,难度很大,借助国家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很重要的。”王滢波对本报记者称,他认为,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政府会扮演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甚至是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在实际中,随着数字技术对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渗透,特别是5G等技术的落地,算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经达到500万标准机架,全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依然非常迫切,预计未来仍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的日益紧张,很难继续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而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东数西算”规划由此酝酿而来。
在一些企业人士看来,今年2月中旬以来掀起的“东数西算”热潮已经可以算是国家一体化规划数据中心的第二波热度,第一波热度是2021年5月时,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里明确提到要加强数据中心的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开展数据中心、网络、土地、用能、水、电等方面的政策协同,促进全国范围数据中心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加大对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调度。
上述实施方案明确了要在8地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但当时还未确定数据中心集群的具体数量。到了近期,数据中心集群数量和东西部数据中心定位变得明晰: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布局,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对于对网络要求高的业务,例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在枢纽内部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
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IDC平台部总经理钟远河看来,“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最重要的意义及对行业最明显的影响是政策引导:“如果没有导向,企业主要是根据市场情况来做出决策,它决策的原因可能是刚好这里有需求或者刚好这里的电很便宜,这样容易杂乱无序,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美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是国内自建数据中心的重要力量,目前,腾讯的数据中心也大多布局在东部,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对算力的需求量大,就近部署,可以降低网络的时延和数据的传输成本。电信运营商也是数据中心的拥有者大户,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向媒体透露,现在公司在东部和在西部的数据中心比例是7:3,未来会调整为6:4。
在2月23日的媒体采访中,钟远河肯定了“东数西算”工程会带来的好处,一是可以更好地使用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让东部用户享受到西部能源的红利,二是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也有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钟远河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一般来说,一个数据中心从开始建设到它服务退役的整个过程中,能源成本会占到总成本的40%到50%左右,能占到运营成本的70%到80%。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是行业内正在攻关的难题。尽管国内有的地区要求数据中心的PUE值(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越接近于1,说明能效水平越好)要低于1.25,但国融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仅有40%左右的数据中心PUE能低于1.4。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我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左右,数据中心的用电量还在快速增长。
落地“东数西算”工程,更容易强化对数据中心能耗的监控。实施方案指出,会从省区市层面对数据中心集群进行统一的能耗指标调配,鼓励通过用能权交易配置能耗指标;探索开展跨省能耗和效益分担共享合作;鼓励数据中心在完成最低消纳责任权重的基础上,努力完成激励性消纳责任权目标。
参与与顾虑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此外,每个算力枢纽内,也都规划设立了1至2个数据中心集群。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从本报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相关企业均表态会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
华为云方面向本报记者介绍,华为云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三大核心数据中心,在贵安、乌兰察布布局了两大云数据中心,已布局的数据中心跟国家规划的8大算力枢纽节点较为契合,可以说是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参与者之一。目前,华为自身办公、研发、生产业务相关数据80%集中运行在贵安、乌兰察布这两大数据中心,作为公有云提供商,华为云也在牵引客户将数据搬迁至贵安、乌兰察布这两大数据中心,提供大企业上云、云存储、云手机、云渲染等解决方案,吸引影视制作、汽车、家居、生物医药等高计算资源消耗的企业客户优先选择绿色低碳的西部数据中心。
浪潮信息(000977,SZ)主营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据Gartner最新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浪潮通用服务器的全球市占率达10.2%,位居全球第三;在中国市场,浪潮通用服务器市占率达31.5%。据IDC最新数据,2020年,浪潮AI服务器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浪潮信息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复投资者提问称,会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提供先进算力支持,支撑绿色数据中心构建。浪潮信息方面则向本报记者介绍其过往客户案例以展示自身在构建绿色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方面的能力储备。
腾讯云方面则向本报记者介绍,腾讯云已在贵州枢纽、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和成渝枢纽里部署了多个数据中心。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较早部署的、不在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上的数据中心,会如何处理?钟远河对此回应本报记者称,数据中心本身的生命周期比较长,对于已建成的数据中心,没有必要因此弃用,如果弃用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深入,数据中心的投建还会持续,新建的数据中心会最大程度地跟随“东数西算”的政策指引。
在王滢波看来,政府不会强迫已有数据中心的搬迁,对于未来新建数据中心的选址,也不宜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干预企业决策,更可行的方法是利用行政力量来撬动市场调节,例如通过土地供应、电力供应等手段,使得在某地建设数据中心的成本相对其他地方低,从而吸引数据中心的集聚。
尽管“东数西算”前景广阔,但这一工程的落地不会一蹴而就。“就如搬家到一个新地方会有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建数据中心也一样。去到新地方,可能需要针对当地环境采取不一样的运营措施,也会重点考虑配套设施,比如说网络配套、电力配套是不是完善,企业招人是不是快速招到。”钟远河对本报记者称。
有行业人士认为,规划的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建成,就已经是推进神速。而在采访中,有企业反馈,数据中心集群对公司的吸引力,与当地的营商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有很大关系。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自主性问题可能是企业选择加入数据中心集群的顾虑之一。
王滢波认为,在落地“东数西算”工程过程中,政府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做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运营者,不要干涉企业的微观运营也不要破坏市场竞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