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锐 2022年2月7日凌晨6点,广州市越秀区,一个女孩激动到有点儿发抖地抱着冰墩墩水晶球走出7-11便利店。我的内心是极其失落的,因为这是我第二次排队以一个位置之差,错过最后一只冰墩墩。当时,天还没亮,气温大约是10°C,风里带着雨,湿冷的感觉穿过牛仔裤贴在腿上。
但是,再看看那个抱走冰墩墩的女孩,已经炸开的头发顶和满脸油光,又觉得释然,因为她说“从前一天晚上11点就排在这里,过会儿还要去上班”。相比之下,我只是在开售前提前“区区1小时”到场。想想,即使是在距离举行冬奥会的北京如此“远”的地方,一个普通人要得到冰墩墩,仍然需要拿出通宵排队的狠劲才可以。
如今,无论南北,“抢”冰墩墩的人为什么都如此夸张?
在出行交通如此方便的今天,从北京到广东省内任何一个城市对很多人而言,早已称不上“远”。所谓“远”的距离感,可能与一位广州的朋友,曾经向我讲述过的某些感受有相通之处。这位朋友今年34岁,毕业于广东省内一所“211”大学,因为工作原因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待过一两年时间,大约四年前回到广州。他说,自己在大学读书、毕业工作期间,向来都很愿意、主动与身边非粤语地区的朋友讲普通话,哪怕常常被调侃“口音”太重,尤其是人在广东的时候,更要以此释出友好“待客”之道。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似乎自己表达粤语的空间越来越小了,甚至一些同龄朋友的子女普通话讲得比粤语还顺畅,他的内心发生了“对抗”。这种情绪在一开始是很激烈的,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慢慢变得不那么刻意抵触。过去几年,这位朋友和他的家人,已经在除夕夜准点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南北之间,远、近的变化是微妙的。他心里清楚,自己并没有和这些改变达成完全和解,被普通话包裹的“人设”之下,他仍然用粤语自由在捍卫内心最后的防线。
而至少在这位朋友看来,无论是讨论“北上广深”,还是“京沪深”,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面对全国,毫无疑问仍然是有着充分自信的,临近还有香港、澳门,他也没有故意“迎合北方”的必要。在冰墩墩这个名字公布之初,他直摇头的说,不是他们喜欢的“发音”,又拿出自香港的“麦兜”形象来比较。
但过去这些天,这场看起来属于北方的冰墩墩抢购潮,同样一夜之间点燃了南中国的冰雪热情。2月6日,位于广州的几间挂着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招牌的门店,冰墩墩毛绒玩具一日内就卖断货,包括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的7-11便利店、肯德基售卖的联名水晶球、手环,也出现凌晨开售即被连夜排队者“秒光”的现象。
可是,一位在广州高铁站负责销售冰墩墩周边产品的年轻工作人员说,明明前段时间他在列车上推广冰墩墩时,还被很多人误以为是骗子,怎么短短几天情况就两极反转了呢?
珠三角很忙:广州抢购、佛山候补、东莞复工
冰墩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火的?对我来说,是从2001年出生的妹妹说出“姐姐,能不能帮我买一个冰墩墩”那一刻开始的。如果没记错,应该是2022年2月5日,距离春节假期结束还有1天。
当我开始搜索哪里可以买到冰墩墩时,网络上已经“开抢”了。那一天,淘宝旗舰店关于冰墩墩的玩具售罄、北京则是许多人冒着风雪连夜排队的场景,广州市面上和冰墩墩有关的产品销售情况也很紧张。
2月6日一上午,我跑了广州几间挂着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招牌的门店,试图现场问问还有没有存货。每到一家店,停留的时间里都会又来两、三波年轻人打听同样的事,我们得到的答复都是“冰墩墩没有了”,预定的时间排到3月份左右,还不确定有货,因为工厂还没复工,库存也少。
听到后面这句话时,似乎又看到希望。我原本是充分相信自己哪怕不是在广州,但至少是在广东能“不难”找到冰墩墩的。毕竟,这里有两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有以“世界工厂”闻名的珠三角,难道不是供货最多、复工最快的吗?
可是,一位东莞知名盲盒品牌供应商负责人说,他们没有冰墩墩的生产资质,也不认识人,而一般工厂的复工要3月才能完全恢复正常,他们现在做不了什么。官方公布过的信息里提到冰墩墩毛绒玩具的生产商至少有福建泉州和江苏南通两家。
此时,我寻找冰墩墩的个人热情和战斗欲被激发了。
小红书上有人整理出购买冰墩墩的攻略:罗森、7-11便利店、肯德基有推出冰墩墩、雪容融的水晶球、手环等。于是,我沿着广州天河区、越秀区,一路向广佛同城的佛山南海区开始搜寻,心想距离广州远一点的地方兴许还有货。
广州7-11便利店的工作人员说,公司已经发文要求、无法提前售卖,他们因为被反复询问普遍已经很烦躁、态度傲慢。当天,网络上还流传一段“广州一男子为哄女友开心,跑40家便利店买冰墩墩”的视频,在视频结尾处,男子也没有买到。
佛山的销情没有广州紧张,一部分7-11便利店提前开售,但被一扫而光,并引来广州“10倍价格收购”者。距离广州稍远距离的7-11便利店、肯德基仍有少量现货可售,我则在其中一家店顺利买到2只雪容融水晶球,并获得搭售的16瓶可口可乐。
至此,找到冰墩墩的想法更迫切了,并且我知道只要肯排队就行。
与此同时,珠三角制造业的复工“进度条”果然很快就正式拉开了。2月8日,东莞一家生产冰墩墩玩具外壳的企业宣布两天后复工、加班。
这让我想起上一场中国人为口罩紧缺疯狂抢购的时刻。从理性和感性上,我都愿意相信,在实现冰墩墩自由的速度上,珠三角不会令人失望。
珠三角有情:“抢”冰墩墩,抢的是什么?
当北京、广州都陷入“抢”冰墩墩的高潮气氛时,深圳是相对平静的,但它用另一种方式打动人,像一根针刺破气球的刹那。
2月7日,以深圳福田区为例,大约每5家7-11便利店中,有3家都未参与冰墩墩水晶球销售活动。我停留在便利店时所遇到的人,几乎没有提及冰墩墩的,谈话出现的高频词全部围绕“工作”“房子”以及“股票”,肯德基门店的冰墩墩套餐产品相比广州,售罄的时间也晚一些。不过,我最终没能在深圳找到一只可以带走的冰墩墩:货少,且售罄。
当天傍晚,从深圳返回广州时,我寻找冰墩墩的心态已经趋于平静,直到在微博上看到“深圳一社区推出冰墩墩核酸贴纸”,鼓励节后返深的人们主动检测核酸,做到“一捅一墩”。
这片蓝色的、小小的贴纸,在那一瞬间给苦苦寻找冰墩墩的我感受是:深圳太“懂”、太“会”了,贴纸设计清新、可爱,一看就值得年轻人发朋友圈,而核酸检测又紧贴当下深圳真正所需:要复工、要防疫。关于深圳的两个词在我脑海里浮现:创新、务实。
有这么夸张吗?是的。如果2月6日,从成都返回广州的第一天傍晚,在动辄排队1、2个小时的核酸检测后,疲倦、烦躁的我得到这样的贴纸,也会得到一座城市释放的第一份善意和魅力。如此小小的动情,就是可以神奇的化解出发时万般的犹豫和不舍。
甚至,为了这张贴纸,也许我还会早一点去做核酸检测。想想,那些冒着风雪在夜里排队的人不累吗,他们为什么?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同样款式的冰墩墩,但在我搜索了那么多和冰墩墩有关的信息,在所有找不到冰墩墩的地方,这样的贴纸就是出现在深圳:意外,却又不意外。尽管,它只是在一个小小的社区,甚至也不确定这样使用冰墩墩形象是否存在侵权等问题。
深圳没有肉眼可见的抢冰墩墩场面,甚至显得有些“与我无关”,但冰墩墩平静如水、又如此温情的在深圳。正如一位从北方城市到深圳工作的年轻博士所说:“深圳就是一座梦想之城,年轻人追梦的地方,很多人待几年就走,但年轻人又涌进来,保持着足够的流动性。”
也许,这回答了珠三角过去以及现在,仍然源源不断吸引全国的人来这里、留在这里的力量: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机会,又给以美好生活的现实,并且不一定那么难以实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件事。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近10年间,中国总人口数增长速度延续放缓势头,人口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时代则渐行渐近。但是,广东仍然保持着2000年、2010年两次普查人口的增量规模,即两千万左右。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过去十年,31个省份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约2170.94 万人,其次是浙江,约1014.06万人,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同时,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广东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7.79%进一步增至8.93%。
人口聚集的效应在广东省内表现更加剧烈。2021年,广东省统计局以及广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分区域看,2020年,珠三角核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8%,广州、深圳之和占比超过一半;珠三角核心地区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61.91%。
在各类关于人口老龄化、生育水平下行等“人口焦虑”的讨论中,珠三角——充满上个世纪时代感,也依旧充满新鲜、旺盛的活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中,15-59岁的人口数占全省人口比重为68.80%,这一比例在全国31个省份中位列第一。当中,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79.53%,广州、佛山、东莞这一比例也均超过74%。
当我们在“抢”冰墩墩的时候,到底在“抢”的是什么?
我排过的两场队伍中,16个人,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确定他们的背景,来自哪里、做什么的。那个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排通宵、再去上班的女生说,因为喜欢,就有足够的动力和毅力;那对开着宝马、不惜插队吵架的小情侣说,因为想一起做特别的事;那个衣着有些土气的妈妈说,因为孩子想要;那个被挖苦的美团小哥说,因为听说转手差价就能赚50元。
对我来说,“帮妹妹买到”是一份期待的回复,这份回复抚慰的是远离家乡的我和家人的不安,告诉他们:这里很好,我在这里也很好。而作出这个回答的,正是我克制不舍、鼓足勇气和力气,提着行李箱所抵达的城市。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