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当晚22时06分,在乌蒙山腹地贵州毕节县,李女士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春节大礼。两小时前,她在观看2022年央视春晚直播时跟随主持人提示打开京东APP参与互动,幸运地获得了京东发放的实物好礼第一单。令人惊喜的是,当晚就送货上门的京东快递小哥让李女士更是喜出望外。
正月初一凌晨,伴随着最后一轮春晚红包互动的结束,位于北京亦庄京东集团总部的春晚技术备战指挥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在春晚直播的4个多小时中,691亿次红包互动远超“6.18”以及“11.11”流量洪峰,京东云妥了!
作为本届春晚互动的数字化保障底座,京东云在首次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独自支持春晚红包互动,对此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基础设施研发负责人符庆明谈道:“依靠云原生数字基础设施、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在央视春晚4小时的红包互动过程中,京东云实现京东交易模式与春晚红包互动模式的16次切换,在世界顶级流量及超级复杂场景下成功挑战极限,这是行业内首次依靠资源切换实现超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变阵的实践。19天的技术筹备、秒级的超大规模资源切换、上万研发工程师高效协同,展现了新基建的中国速度。”
春晚红包互动+“年货春运”:一朵挑战两大世界级极限场景的云
自2015年央视春晚引入红包互动以来,近些年红包互动逐渐成为春节的“新民俗”,聚焦了全球华人的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更成为企业展现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舞台”,如何做好相应保障来应对瞬时爆发的流量洪峰,就成为了云技术需要攻克的头号难题。
“今年春晚的红包互动场景相比以往更加复杂。在4个小时的春晚直播中,京东技术体系需要支持红包互动及购物交易场景,两个场景差异性大,峰值频繁往返切换,技术挑战极大;另外除红包互动场景外正值年货节,京东技术体系还需要支持京东的交易、支付、客服、分拣、配送等众多业务场景,链路超长。每一个链路节点的增加,都大幅提升了项目技术系统的复杂度和保障难度。”技术备战团队表示。
“春晚期间用户的访问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流量模型也与以往不同,仅靠购买服务器显然不能解决。一方面这种临时投入过大,与京东云长期追求的精细化研发资源管理理念相悖;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紧张让堆砌资源的客观路径变得行不通。”2022春晚项目IDC基础保障负责人、京东云基础设施研发部高级总监常亮谈到。
面对两大世界级的复杂场景,顶着有限资源的压力,京东云的工程师们决定用“大规模资源腾挪”的方式,来一场自我颠覆,摒弃堆砌算力来打赢这场全新的“春晚互动”。在经过一系列激烈的内部讨论和最终统一筹划后,京东云决定依靠云原生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的灵活高效调度能力,推动算力资源在红包互动和“年货春运”两大任务场景中进行秒级切换,最终做到秒级调度近300万个容器、超1000万核算力资源圆满应对挑战。
深入来说这种秒级切换过程中蕴含大量技术关键,仅列举其中一两处便能凸显京东云在这场“大派对”中的扎实功力:根据事先多达7次的压测实践首创“应急剧本”作为异常演练预案,使各链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按图索骥地快速解决问题;同时率先绘制了“流量地图”来提前预判地域流量差异,进行资源的针对性部署。
就在人们像往常一样顺畅完成抢红包和购物时,看似波澜不惊的背后,京东云则悄然刷新了中国云计算史上的多个里程碑:备战时间短,仅有19天(1月5日-1月23日);互动活动时间长,带来的持续脉冲式流量洪峰将持续23天(1月24日-2月15日);央视春晚四个多小时中,累计互动量达691亿次,是全球规模领先的网络互动;红包互动流量洪峰与年货春运的复杂场景叠加。不但体现了云厂商的技术领先性和业务成熟度,更从自身出发向外界展示了从单纯上云到更好用云的转变,并同时展示了云的更多可能性:从流量角逐到云产融合。
云计算发展分水岭:从支撑流量角逐到拓展云产融合
自1984年央视春晚首度出现赞助商以来,春晚赞助和合作企业名单就折射出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脉络。2015年以来互联网公司成为春晚合作伙伴的主角,继腾讯以微信摇一摇抢红包在当年春晚大获成功后,包括阿里、百度、快手、抖音等互联网企业也陆续与春晚进行了合作。
循着另一个视角,近年来春晚“荧屏内外”的互动,也成为云计算崭露头角并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从2014年央视第一次尝试用云计算的方式对春晚进行网络直播,随后互联网企业则以云技术为利器来应对红包互动这一世界级高并发流量场景,并逐渐成为打响“流量角逐”的重要工具,同时让行业内外对“上云”的价值有了较为直观的认知。
然而“上云”也是一把双刃剑,虽能提升效率、相比传统IT降低成本,但云支出也存在严重浪费。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显示,企业常常在云上购买了不需要的服务,导致底层云资源对上层业务盲目支撑,费用预算通常超出预期,用云成本难以控制。伴随近年来云计算在中国企业中的加速普及,由“迫切上云”到“更好用云”成为新趋势。
如果说春晚红包互动彰显了云技术在应对极端并发流量场景时的硬核表现,那么虎年春晚互动中云技术成功支持两大复杂场景的惊艳之举,则显示了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更大潜力,是对如何“用好云”的成功诠释。
具体而言,一方面京东云在不额外增加资源的情况下成功支持春晚互动,凸显了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已从“拼资源”到“拼架构”的转轨,过往依靠更大数据中心、更多服务器数量形成的底层竞争力,已经被更高效的软件能力,更能适应多变需求的灵活架构所赶超,这其中京东云在2021年正式推出的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京东云在春晚直播期间成功支持两大场景,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强大实力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京东云的服务能力已经超越了“帮助用户上云”的阶段,进化到帮助用户“把云用好”的新阶段,折射出云计算的用武之地已从以线上互动场景向更为复杂的“线上互动+云产融合”领域拓展。
当我们把视角从春晚拓展到当下各行各业的“云产融合”实践中,云计算的角色嬗变更加明晰。据中国信通院2021年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指出,2020年金融、制造、服务业、政务、电信等行业的云原生应用占比有所攀升,如今云计算对各个实体行业的改造与提升日益明显,并给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带来价值增量,尤其在供应链领域表现的极为突出。
作为当下云产融和极为深入的领域,在以京东云为支撑的供应链体系中,全链路进行应用创新并实现近1000万自营商品的世界级库存周转,全国超300座城市的分钟级送达,利用智能供应链超级自动化,完成对商品全流程进行智能决策+自动采买,并采用“京慧”数字化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为海量商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优化决策服务。在政府服务领域,京东云已经建立了70个城市云服务基地,提供智能城市数字化平台和政务数字化服务;在金融机构服务领域,为8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在企业服务领域为1500多家大型企业、超15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数字经济“云”起 云产融合当先
从流量的单纯角逐到云产融合的增量逻辑,正是近年来中国新兴科技公司嬗变的重要轨迹;与此同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在多年来硬件性能持续提升和场景应用积淀的共同催化下,也逐渐来到新的发展临界点。对此云计算的作用也从主要支持内容、社交、电商等为代表的2C端互联网业务,拓展至对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带动,助力行业“用好云”的具体实践成为云计算发展的主线。
正如不少云计算行业人士近年来所提及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每一个实体行业而言,云或将和水、电一样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也将是企业和行业良性发展、持续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作为基础设施的云也面临着持续升级,对接实体产业需求的任务。
2022年初,京东发布了过去一年在云产融合方面的布局和成果:为北汽、中联重科、陕煤运销、三一重工等1500多家大型企业提供数智化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助力完成大同12345的智能化升级……在数字经济的视野下,“用好云”则是几乎所有行业和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门“必修课”;而在春晚这一世界级的“舞台”上,京东云的表现再一次印证了自己当初的构想,也为“云产融合”提供了极佳的范例。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