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笛 杜涛/文 2022年我们面临的不再是“宝贵的时间窗口”,而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过了2021年进一步积累的经济规律的认知,结合各部委的工作会议内容,2022年或许可以期待更重“时度效”的政策和改革。
2020年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政策“时度效”,但在表述上有所区别。
在2020年政策层的表述是“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紧跟着一句“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2021年则着重了“必须”二字,主语也囊括了“改革”,要求“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紧跟着一句“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这种措辞的变化显示了政策层“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强调了政策的“时度效”,但在诸如双碳等领域,政策的时机、力度和效果是否合适,可能还是有争议的。
2022年发改委计划“先立后破”且“有序”地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国家能源局要求“立足基本国情稳步推进”能源转型变革;工信部则要“稳步”推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部则要“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市场监管总局则强调注重把握市场监管各项职能“时度效”,在反垄断方面也要求,“统筹”把握垄断规制重点。
而这些转变,来自于2021年中国经济遇到一些困难的总结,比如我们遇到了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遇到了能源供给的一些问题,遇到了21世纪以来的首次“电荒”等。
然而,改革与发展总是在反复中前进。综合政策层所露出的迹象,2022年各部委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上会呈现改革发展的趋势,释放出更多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信心。
在“三重压力”下,增量改革会更加被侧重,“先立后破”言外之意或许也在于此。
工信部要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交通运输部则要“着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企业”;发改委要“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每一个“立”都意味着一个新市场空间的打开,这也是应对“三重压力”的关键之策。
在宏观政策上,应对“三重压力”,2022年初已经显示出一些边际宽松的迹象,央行近期亦相继祭出降准、降息等多项宽松政策,既定的重点工作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也排在首位;财政部也延续了“积极财政”的表述,并强调了“强调整治乱收费,合理确定收入目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被提及,发改委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
一侧是政策调整和推进改革更加注重时度效,一侧是宏观政策边际宽松的迹象更加明显,对于微观市场主体,2022年可以感知的政策温度或许会更高一点。
在2022年政策脉络中,对于微观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市场主体支持力度也更加凸显;工信部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央行提出“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接续转换工作”;财政部也表态“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坚持以阶段性政策为主,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需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
回头来看,在2021全年,中国经历了从“窗口期”到“三重压力”的转变,其中一项即“预期转弱”,“转”一字显示了市场主体在2021年所经历的心态变化,而“弱”则需要更多的手段让其转变。
预期转弱,意味着信心不足。“转弱”之后,宏观、产业政策要重振预期必然需要费一番心力,与其如此,不如在事前去“防患于未然”,更有艺术的把握“时效度”。
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加珍视市场的信心,信心贵于黄金。但是,如何让市场重塑信心,却需要更大的步伐和更长的耐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