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减污降碳,精准、科学、依法,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核心关注:
2022年,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政策扫描:
1、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动态更新“三本台账”,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2、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3、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主渠道多边进程。
4、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继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
5、组织实施2022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以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6、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组织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区建设。
7、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研究制定巩固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方案,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8、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9、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2021—2030年)》,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2011—2030年)》。
10、推进COP15第二阶段会议筹备工作。
11、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聚焦重点区域、行业、领域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持续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
12、有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法规标准体系,推动补齐监管力量短板。
13、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建设,推动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补偿。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健全生态环境标准和基准体系。
★政策点评:
2021年,生态环境部配合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有关2022年在此方面的工作安排,生态环境部称,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主渠道多边进程。
生态环境部将在2022年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并将分批修订“两高”行业环评组织规范性文件,包括审批原则、煤化工建设项目投入的条件等,并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工作推进中,生态环境部称,要做到四个“更加坚持”:更加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切实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更加坚持依法监管,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更加坚持指导帮扶,对地方既要有督促指导又要有支持帮扶,对企业等市场主体既要严格监管又要加强指导帮助;更加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本报记者 高歌)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