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供水之争:本地水与客水谁来做主

种昂2022-01-18 22:12

(大沽河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 种昂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青岛、济南报道 家住青岛平度粮戈庄的刘守田,常在村旁大沽河堤上散步。多少年来家门口这条“青岛母亲河”浇灌着两岸的农田,滋养着两岸的居民。可这个冬天,他每次见到高涨的大沽河水却是满脸愁容。

“2021年雨水大,大沽河里的水明显多于往年,村子里许多低洼田都泡了汤。”在刘守田记忆中,这一年大沽河水位之高十分罕见。

刘大爷一家7口人、六亩地。往年每当秋分到寒露之间,总是他与家人忙于种植冬小麦的时间。2021年大沽河水量增多,附近地下水位居高不下。“田里的水最深时接近三十公分,排不掉,干不了,地下水还往上冒。至今家里的地仍泡在水里。”让刘守田难过的是,今年他家一亩冬小麦都没能种上。

刘守田盘算着,一亩地种植冬小麦约有七八百元的收入,6亩地就损失了四五千元。错过了秋天的农时,只盼着明年春播时田里的水能够全部消退。

眼下,青岛大沽河两岸有此经历的不止一户。

南沙梁村紧邻大沽河的北岸,该村农户曹大爷一直等到霜降,田里十多厘米深的积水才逐渐退去,勉强抢种上3亩冬小麦。但他担忧道,由于晚了两个节气,种上的冬小麦苗根弱、易倒伏,唯恐次年大幅减产。庄干村一农户反映,今年大沽河两岸地下水位上涨,他挖的4米多深的姜窖渗进了不少水,只得铺垫厚厚一层沙土,才能恢复使用。

1.2022年1月枯水季的大沽河 种昂摄

2022年1月枯水季的大沽河 种昂摄

一面是大沽河两岸不少农户因河水大涨、地下水位居高不下,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一面是大沽河取水人员眼看着满河的水却无法向青岛市区足量调拨,只能任其流失。

位于青岛即墨大沽河左岸的一位机室取水人员向反映道,往年他们机室许可证的年取水量为730万立方米,每天最高时可取水15万方,但2021年只接到了545万立方米用水计划。截止2022年1月13日,尚未接到青岛市水务局下发的一季度取水计划。因有过超取被警告的经历,他们机室的多名职工,每天面对着满满的大沽河只能“望水兴叹”。

大沽河是“青岛母亲河”,曾支撑起青岛市区90%以上的供水量。如今,青岛供水在“优先使用客水,留足本地水源备用”的原则下,大沽河等本地水源仅“作为生态用水和应急备用水源”。

受此影响,承担向青岛市区供水的青岛水务集团旗下海润自来水集团(以下简称“青岛海润集团”)取水指标被大幅缩减——2021年,沿大沽河8个机室的年取水许可证额度为3650万立方米,而青岛市水务局下发的年取水计划仅为1060万立方米,不足1/3。

在本地水指标被压减、客水却敞口使用后,目前青岛城市供水出现了“反客为主”的格局——80%供水量依赖客水(黄河水、长江水)。因客水从地表千里调拨而来,与本地水相比,水价较高,水质相对较差。

如今,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让水成为关乎一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保留生态用水,是否就一定要依赖客水?过度依赖客水,会否导致城市、区域发展要看人脸色?青岛应如何把握本地水与客水的关系?一个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可否实现协调统一?作为山东半岛乃至黄河流域的龙头城市,青岛供水“反客为主”的现象在当地供水部门、在山东整个水利行业乃至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望水兴叹

2021年4月25日,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向青岛水务集团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取水计划的通知》。

该通知称,“为加强全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我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21年度取水计划的通知》(青水资[2021]14号)。你单位1-3月份大沽河取水量已超取水计划,4月份上中旬大沽河取水量仍超取水计划,未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

负责从大沽河取水的正是青岛市水务集团旗下海润集团。青岛海润集团始建于光绪25年(1899年),属国有大型企业,是青岛市区最大的供水企业。主要拥有本地水源(大沽河系统)和棘洪滩水库客水(黄河水、长江水)两部分。

该集团一位相关管理人士向反映道,2018年6月以来,企业从大沽河取水供水,是遵照取水许可证额度进行取水,并没有年度计划的约束。可从2021年初开始青岛市水务局在许可证之外,不仅下达了年度计划,每个季度、月度都具体规定了取水指标。因计划首次下达,取水机室并未收到,仍按照许可证取水,导致2021年1-4月超计划取水。

可当青岛海润集团收到2021年取水计划却发现,8个机室的年取水许可证额度为3650万立方米,而2021年下发的大沽河取水计划总量只有1060万立方米,不到1/3。

根据2021年1月20日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青水资14号《关于下达2021年度取水计划的通知》要求,“严格计划用水,各取水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2021年4月25日,青岛市水务局对该市水务集团一季度超取行为措辞严厉,“如发现继续不按批准计划执行的情况,拟出台相关办法,扣减财政补助资金。”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大幅压减青岛水务集团大沽河取水指标,主要源于青岛供水思路的转变。根据2021年5月10日青岛市水务管理局下发的青水资144号《关于引发大沽河水量调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称,“大沽河作为补充和备用水源,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大客水和非常规水的利用力度,尽量减少从大沽河河道内取水,保障河道内生态水量。”在上述《关于严格执行取水计划的通知》也有“优先使用客水,本地水作为生态用水和应急备用水源”的要求。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在给记者回复中写到,“大沽河是我市母亲河,流经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区、城阳区和胶州市,是青岛市及沿河区市重要供水水源地,在我市流域面积4781平方公里,属于雨源型河道,河道径流受降水影响变化较大,2020年和2021年除了汛期产生短时行洪径流,近几年来多为断流状态”“2020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往年偏多,大沽河在汛期逐渐产生径流,并有部分水量入海,南村断面生态水量虽然达到省控指标,但仍未达到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

根据青岛市水情年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青岛接连迎来了两个雨量丰沛的年份。2021年,青岛市平均降水量达836.5mm,较历年同期偏多22.8%。6月至10月,全市大沽河、南胶莱河等主要河道共发生洪水153次,其中大沽河平度南村水文站就出现了7次洪水。

采访中,移风九孔桥附近一位知情人士指着面前大沽河段向记者说道,2020年和2021年青岛降雨量达到了近十年的高峰,大沽河水暴涨,地下水位增高,附近村庄已受影响。即使在2022年1月枯水期,这段大沽河水面宽度也要在1000米以上。丰沛的水资源,现在却只能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在被取水计划限制后流入大海,却不能为市区市民所用,实属巨大浪费。

经实地了解,2021年,青岛海润集团沿大沽河8个供水机室中,有7个机室恰恰在6月至9月河水水量最大的汛期,取水计划和实际取水量均为0。

反客为主

记者得到的一张1978年以来供水结构明细表,显现出多年来青岛市区供水格局所发生的变化。

大沽河被称为“青岛母亲河”,在1989年以前承担着青岛市区90%以上的供水量。1990年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青岛棘洪滩水库当年迎来了2700多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成为本地水资源的有益补充。2015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又为青岛带来了长江水,在奔流1700多公里、经过14个泵站后,长江水与黄河水在青岛棘洪滩水库会师。

根据这张统计表,随着青岛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大沽河系统历年取水量呈现出一个抛物线的走势。从1978年开始大沽河系统取水量逐年攀升,2011年达到峰值1.2549亿立方米。2012年至2014年大沽河开始整治,出现断流。从此,作为本地主要水源的大沽河系统取水量掉头向下,作为客水的棘洪滩水库取水量一路攀升,2016年达到2.7476亿立方米的峰值,当年大沽河系统取水仅为1909万立方米。

2020年、2021年是青岛雨水丰沛的两年。据水资源公报,2020年,青岛全市平均降水量达974毫米,较多年平均(1956-2016年)偏多41.7%,为1961年以来降水量第五多年份。2021年青岛全市平均降水量也达到了836.5毫米,较历年偏多22.8%。

根据上述统计表显示,这两年整个青岛市使用本地水(大沽河系统,包括周边区市供水)均为4000多万立方米,取客水(由黄河水、长江水组成的棘洪滩水库)均在1.8亿立方米以上、占城市供水量的8成。主客易势、反客为主。

让诸多当地供水人员颇有微词的是,由于客水是从地表千里调拨而来,无论水价、水质与本地水源相比,均差距不小。

青岛海润集团本地原水价格为0.9元/立方米(包括0.5元/立方米水费和0.4元/立方米的水资源税)。根据青岛市发改委2021年发布的青发改价格322号《关于我市调引长江水黄河水实行综合水价的通知》,从棘洪滩取客水的水价包括三部分:一是基本水费(12578. 6445万元),一是每用1立方米单价1.51元,一是0.4元/立方米的水资源税。(总水费=基本水费+供水量x1. 91元/立方米)。

按照当地政府对青岛海润集团的补贴政策,2021年每供1立方米棘洪滩原水,可获财政补贴2.507元,每供1立方米大沽河系统原水,可获财政补贴0.9元。这意味着多供1立方米本地水就可为财政节约1.6元。

2021年为做好原水水质保障工作,青岛海润集团每日对大沽河水源和棘洪滩水源的原水17项指标进行检测,以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一位青岛海润集团内部人士介绍道,多年来,从水质化验比对结果来看,客水的pH、氨氮、总硬度、氟化物、锰、总氮、藻类等主要指标总体劣于当地地表水。在一定的时期,需要当地水对客水进行掺混,从而改善客水水质。

对于两大水源的水质情况,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则表示,“大沽河水源地和棘洪滩水库均为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根据山东省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均符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目前,青岛海润集团在大沽河沿岸负责取水的共有8个机室。尽管大沽河系统水价低、水质优,但在被取水计划大幅压减后,该集团相关管理人士反映道,目前取水企业相当一部分设备、人员处于闲置状态。

从棘洪滩水库的引客水渠道始建于1989年,是总长21公里的暗渠。设计供水能力为51万立方米/日。一位调水管理人员反映道,自从棘洪滩取水增多后,汛期有时可达74.6万立方米/日,大幅超负荷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更让青岛海润集团部分员工担忧的是,这将直接导致这一业务失去创造效益的机会。原来,青岛海润集团生产经营由财政补贴。2020年以前,青岛市定下固定的财政补贴基数。该集团在大沽河系统每多供1立方米原水,就节省约1.6元费用,大沽河系统供水成了重要的降本增效手段。2021年以后,青岛对其补贴政策改为实亏实补(即,每供1立方米棘洪滩原水补2.507元,每供1立方米大沽河系统原水补0.9元)。

这在部分青岛海润集团员工看来,补贴政策改变后,供水企业失去了使用本地水的积极性;制定减取水计划、压减取水指标后,企业只好去使用客水。同时,企业自身的运营再无利润可言。

对于内部员工反映的企业运营现状,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党群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说道,“领导看过采访提纲后陷入了沉思”。这位分管人员表示,青岛供水情况复杂,既有大沽河的水,也有长江水、黄河水等。海润自来水集团负责向青岛市内三区、100多万市民供水。作为具体执行层的供水单位,只能是按照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取水计划执行。

而海润自来水集团的母公司青岛水务集团对记者的采访不予回复。

1月18日下午,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针对《》采访给予了书面说明。对于为何在丰水年也要压减大沽河取水计划,弃采大量价格较低、质量较好的本地水?为何宁肯让行业企业设备、人员闲置,宁肯增加财政补贴支出,也要更多的选择客水?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表示,“大沽河是青岛市的主要水源地,流经的区(市)均有用户从大沽河取水。市海润自来水公司是大沽河的取用水户之一,我局依据取水许可指标以及大沽河河道的实际蓄水情况,结合市海润自来水公司用水需求、用水申请等情况,定期下达取用水计划,在保障河道生态水量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企业用水需求。”

对于青岛为何制定“优先使用客水,本地水作为生态用水和应急备用水源”的政策?留足生态用水,是否就一定要依赖客水?大沽河究竟需要多少生态用水和应急备用水等问题直接给予正面解释。

在书面说明中,青岛市水务管理局表示,“大沽河作为流经青岛南北的季节性河流,我市始终坚持统筹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既要坚持节水优先,充分利用好大沽河本地水资源,又要保证基本生态流量,保护整个流域水生态环境”“我局制定印发了《青岛市大沽河等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与调度要求,建立预警机制,对大沽河取水户实施调度。根据来水情况、当前取水口闸前水位、蓄水等情况,结合取水户用水申请、计划调整申请,定期下达大沽河取水计划,并根据当月实际来水情况,实时动态调整,加强大沽河取用水量控制,保障大沽河生态水量。”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山东半岛都市群是黄河流域的龙头,青岛又是山东半岛群的龙头。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下,水已成为关乎一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黄河水、长江水等客水的注入,可为青岛乃至周边地区提供了更丰富的水源,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青岛应该如何处理本地水与客水的关系,却在当地水务系统内部乃至社会各界人士中引发热议。

2021年9月25日,山东省水文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院士专家工作站进站专家商广宇向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发去了一封《切实解决青岛“缺水”难题》建议信。

信中称,青岛“资源性缺水”与实际不符。近20年来,青岛全市供水总量基本稳定(10亿m3/年±)。《青岛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显示:近期条件下青岛市年均水资源总量17.69亿m3/年,地表水入境量1.61亿m3/年,二者19.30亿m3/年。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前提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1.12亿m3/年,大于全市需求量!

商广宇指出,地表水与地下水是一个生态交互系统。青岛水务部门以单一客水为主的思维,忽视基础的本地水源、忽视具调节功能的地下水源的供水潜力。他在建议信中写道,青岛“地表水供水量压减56%(从4.3亿m3减至1.9亿m3),地下水压减66%(从6.26亿m3减至2.15亿m3),客水增加10倍(从0.44亿m3增至4.43亿m3),中水和海水淡化填缺的情况下,当地水资源都干什么用了?”

2021年11月9日,青岛市水务管理局给出了《关于商广宇切实解决青岛“缺水”难题建议回复意见》。其中称,“近期我局接到各级政府转办的关于‘切实解决青岛缺水难题’的意见建议,我局立即组织有关处室单位及水文、水利等方面专家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来信内容”。

在基本水情方面,青岛市水务局给出答复,“青岛市供水情况:我市2001-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年际间变化不大……2013年以来我市遭遇持续干旱,2016水库(不含棘洪滩水库)蓄水量仅为0.27亿立方米,仅为总库容的2.4%,全市河道基本处于干涸状态;2013年末全市平均地下水埋深4.18米,2019年末下降到6.48米。”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称,“水资源总量少、开发利用难度高是我市的基本水情。在国家严格控制地下水取用水量、保障生态用水的条件下,考虑到地下水循环补充存在滞后性,大规模开采后一旦遇到干旱年份,地下水位回升较慢,因此目前我市城镇供水应以地表水和客水为主,地下水作为补充和战略备用。”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在给说明中,也有“2013年到2019年,青岛市又遭遇持续干旱,全市大小水源普遍蓄水不足,2016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水库)蓄水量仅为总库容的2.4%,全市河道基本处于干涸状态”的表述。

记者在整理从2011年至2020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时发现,青岛市水务局在《回复》中列举的2016年与2019年确实是青岛降雨量、水资源总量等指标较少的两个年份,但公报中“多年平均数值”似乎更能客观反映当地水情,却没有提及。

从水资源公报看,青岛市水务局提及2013年和2016年的水资源总量分别是581.4mm和538.5mm,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4.1309亿立方米和7.939亿立方米。但公报中提及,青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91.6mm,青岛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1.48亿立方米。

事实上,一个城市、区域水资源一年中丰枯不均,长期看多寡不等。面对复杂、多变的水资源生态系统,面对城市、区域发展的综合性用水需求,更要求当地治水者应统筹各方水资源,动态的调整治水机制与措施。

青岛市水务局的书面答复并未平息专家的质疑。11月23日,山东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四级调研员盛桂青、山东省水利科学总工程师许尚杰、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员张保祥、山东省临沂水利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陈鸿飞、山东水利学会研究员郭广军等8名水利专家在此前提出建议后,再次联名针对青岛市水务局《回复意见》向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写信进言。

信中称,青岛舍近求远、弃优取劣,盲目制定“加大客水利用力度、压减当地水”策略,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属自废武功行为。为了保障干旱年份正常供水,调节计算确定必要的水资源储存量是合理的,但青岛市断章取义把全部地下水作为主要应急储备水源明显是错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第二十一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第二十三条: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8名水利专家表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于城乡生活供水是《水法》赋予的正当权利和职责。与煤炭、石油不可再生资源不同,水资源是不断更新的动态资源,不开发就蒸发、流入大海或常年闲置导致水质劣化,不可能作为“战略储备”静置储存留给子孙后代使用。一方面本地地表水流入大海,地下水被搁置不用,一方面过度依赖客水,按此治水思路,即便降雨量比现在高出几倍,青岛照样缺水!

8名水利专家在联名信中还集体叫停酝酿中的“新建青岛官路水库客水调蓄工程”。该工程规划总库容2.16亿m3,总占地面积12800亩,总投资120亿元以上。目前正在开展立项前的前期工作。商广宇认为,官路水库客水调蓄工程“不具备建设的必要性”,“青岛市水资源充足,应首先盘活用好当地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水资源供给。”

对于青岛应该如何处理本地水与客水的关系,曾任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多年来致力于黄河、运河治理的水利专家李殿魁认为,“四水四定”原则让水成为关乎一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度依赖客水,会否导致城市、区域的发展也要看人脸色?治水应以人为本,水利生态保护应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服务,同时要应警惕水问题成为青岛发展的财政漏斗。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员张保祥指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是对立的,生态保护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合理、合法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城市提供高质量、低成本供水,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岛应以本地水为主、客水备用,系统治水,丰蓄枯用,让市民喝上优质低价水的同时,减少财政长期负担。

(文中刘守田系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