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歌 1月17日,壳牌发布最新报告《中国能源体系2060 碳中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可能路径。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 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同时又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以及电动汽车制造与使用量全球领先的国家,中国既是全球气候挑战的一部分,也是其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2060 年前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中国在寻求脱碳的进程中,其经济规模和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这份报告中,壳牌指出,未来十年尤为关键,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是在经济发展带动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减轻自身对煤炭的依赖。
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水泥、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在经济产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大部分工业产能相对较新且依赖于煤炭。壳牌指出,若要实现脱碳目标,同时避免这些工业资产提前停用造成的成本损失,就需要大力投资并转向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和燃料。例如,使用绿色氢能生产钢铁,以及使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化学品。为了使这些相对较新的设施在实施减排的同时保持运行,中国重工业还需要投资确保其产能与CCUS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规模相匹配。
壳牌认为,如果中国以目标为导向迅速采取行动,这条路径在经济和技术层面都具有可行性,而成功的窗口稍纵即逝。根据《报告》,要使中国在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路径上取得进展,这十年中需要采取的关键行动包括: 投资建设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网络;确立中国在低碳制造业的市场领导者地位;通过氢能、生物质能源和 CCUS 实现转型的技术示范项目实现重工业转型;开始有序实施煤炭转型退出;通过制订综合政策和建立行业联盟,加速采取行动,并将城市作为变革的孵化器。
《报告》勾勒的深入、迅速的脱碳路径需要依赖于在经济体中尽可能大范围地普及电气化,并且其电力是通过使用低碳和无碳能源发电产生。这场重大变革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将是扩建高压输电线路,将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地区)与沿海能源需求较高的地区连通。
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投资建设高压输电线路。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电网扩建计划,旨在为更大规模的清洁电力供应提供支持,并在近年实施了一系列里程碑项目,其中包括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19 年开通的首条绿色特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为河南省用户输送青海省太阳能发电电力。另一个里程碑项目是中国首套大型风电网络,用于汇集内蒙古36 个风电场的发电产出。该电网于2020 年建成,将通过特高压线路向山东和江苏这两个沿海省份输送电力。
另一项要务是投资改善配电网。提升配电网络供电能力,以实时平衡各种类型电力供应与需求,利用数字技术及解决方案来构建优化、可靠、有弹性的电网。
第三项重点任务是改善电力市场结构,以便应对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发电系统的间歇性。例如,需要通过给予充分激励来鼓励企业投资于灵活发电来源、大规模储能,以及智能基础设施和系统,以便应对电力需求波动。
促进区域与省级电力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将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电网调度和平衡,对于管理成本和确保供电稳定性也很重要。IEA 预计,2021年至2060 年,通过从省级调度和平衡转向区域调度和平衡,可减少100GW灵活资源需求。第三章将更详细地探讨灵活资源的投资成本和系统效益。
最后,在需求侧,为扩大电气化范围,中国将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尽可能地实现运输业、轻工业和建筑业的全面电气化。为此,中国将需要新建一系列基础设施——从电动汽车(EV)充电设施,到新型运输传动系统,并需要为钢铁等重工业研发新的生产工艺。
氢和生物燃料等低碳燃料将满足那些较难电气化行业的能源需求。为了充分发挥能源效率的潜力,中国还需要推动消费者和企业选择低碳替代能源,同时大幅提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规模。
更具体来说,要实现2060目标,《报告》认为中国需要加快发展清洁技术、实施碳移除、 支持高能效和低碳选择。具体的数字指标为,面向终端用户的发电量增至3倍;面向终端消费和制氢的电力系统规模增至4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80%;氢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份额从目前的较低水平提高到16%;生物资源能源化利用增加8倍,并大幅增加生物质的商业化利用;投资提高能效,在未来40年,使整个经济体的能耗强度降低一半;在2030年至2060年期间,将政府主导的碳价格提高至少4倍;未来40年内,CCUS规模增加400倍以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