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陈晶:告别规模执念 中小企业迎"v"型反转

宋笛2022-01-15 09:1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 “都动起来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高新技术产业分会秘书长陈晶说。不到一年,中小企业迎来了“V字型”反转。

一些知名基金找到陈晶,希望她能给某家会员企业董事长做做工作,拿到一些投资份额;大投行的高管团队也来协会调研,他们认为现在再不进入专精特新这个领域,等企业成长起来再进入,“就不合适了”;另一位大型投行的高管则直接让陈晶推荐企业,标准是:不挑,不用B轮后,只要是硬科技,都行。

资质优秀的中小企业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参观,大型银行行长亲自去企业把脉,地方政府则催促企业准备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报材料。

以前,一些中小企业见到这样的架势会觉得“受宠若惊”,现在则已经有点习惯,乃至有点轻微抱怨,“您看看,我都天天搞接待了”,一位中小企业主说。“别骄傲”,陈晶开着玩笑应道。

陈晶留着精干的短发,思路清晰,乐于谈具体的案例和细节,依稀还能看出此前曾在企业任职的特征和服务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2007年初,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筹办之迹,陈晶离开了曾任职的世界500强加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至今已经15年的时间。“从一份职业到一份事业,再到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陈晶感叹道。

此后,协会在一份又一份材料、汇报中需要反复体现一层意思是: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因此需要帮助。特别是在2008年后的近十年时间中,尽管面向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也陆续释出,但无论地方政府或是金融机构仍热衷与能带来大规模投资和纳税的大型企业合作,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会有“规模焦虑”,中小企业似乎隐在大舞台的角落处。

但现在,中小企业开始站上舞台中央。“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2021年7月27日,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致辞中表示。

2021年下半年,国常会7次提及中小企业,内容涉及金融支持、账期、税收优惠多方面,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专精特新小巨人也开始成为政策和资本的关注重点。“我们有些东西被‘卡脖子’了,光靠大型的国央企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需要中小企业一起来解决,补漏洞”,陈晶说。他认为,这是目前政策和中国经济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小企业保就业和完善产业链的作用在疫情中格外凸显。

陈晶说:“不图大而全,我们要小而美,专注的小而美不可取代”。

“V”字型反转

2020年年中,为企业找资金成了陈晶和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至,中小企业迎来了寒冬。一批企业在这一阶段关停并转,其中不乏很多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受限于疫情的管控措施,这些企业无法向他们的大客户进行交付,即使完成交付,也被谨慎的大客户拖延账期。一边是应收账款回款难,一边又面临高额的人力开支,资金链迅速断裂,一些企业甚至被逼到了找高利贷的程度。

“6月之前大家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自有资金周转紧张,现金流断裂,这些奔着上市去的企业一下子就发不出工资了”,陈晶说。其中一些外向型企业此前两年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受到冲击,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环境几近“冰点”。

反转很快就来了。

随着中国疫情的控制以及海外疫情的蔓延,供应链稳定性的价值开始凸显,“‘卡脖子’的情况再次让我们警醒,一系列的措施就已经在酝酿了”,陈晶说。

各部委开始组织一系列的调研,准备出台支持性措施,国家大基金、银行也开始介入,一些企业“一下子就翻过了身”。

陈晶接触的好几家企业都是这样的情况,在6月份的时候几乎走投无路,但到8月,董事长的融资备选名单可以列出好几家。

到了2021年,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更加明显,2021年下半年,国常会7次提及中小企业,旗帜效应下,更多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

一位大型券商的高管对陈晶解释,他们关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方面出于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有业绩考量,“如果现在再不占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个市场,等它长大了,我再进去不是更不合适了?等它有议价权,为时晚矣。我先得放水养鱼,小没关系”。

陈晶认为,政策显著的效果也与这批科技企业的属性相关,这些企业要么是为政府服务的,诸如安全可控等领域,要么是为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而为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大都能获得政府支持,因此政策与业绩紧密结合,立竿见影。

到今年,中小企业主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2020年还是偏保守,2021年“信心又回来了”。

“从这个角度,我们的政策还是很及时有效的”,陈晶说。

从“扶持”到“支持”

陈晶每年要调研100多家企业,这些变化都被她看在眼中。

调研企业中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推荐,其中很多并不是中小企业,地方政府更乐于让陈晶看到茁壮成长的大型企业;另一部分是单位,大部分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陈晶觉得中小企业的工作并不好开展。尽管一直都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但主角仍是大企业。中小企业仍旧是需要“扶持”的弱势群体,开展工作时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有力的抓手。

这种情况从2014年开始发生变化,陈晶观察到一批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开始快速成长。在会长的支持下,协会成立了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机构,并开始逐步吸纳科技型企业,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会员单位的主力。

正是这批企业的成长让中小企业群体有了更丰富的价值。

“大约是从2018年到2019年,情况就出现了变化。卡脖子、补短板让我们突然察觉到,有些问题光靠大企业解决不了,必须从中小企业中找到解决的方法”,陈晶说。

中国拥有几乎最全的产业门类,每个门类又拥有漫长的产业链,“卡脖子”的环节分布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上。《科技日报》曾经列出了35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领域。

一位航天航空领域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曾经在拜访陈晶时提到了自己领域被“卡脖子”,希望协会能够多多推荐这个领域的中小企业以便进行投资、培育。

“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技术的优势,获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是有很多领域被‘卡脖子’,依然需要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力”,陈晶说。

民营中小企业拥有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激励政策,因此可能更容易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技术的突破。

“规模焦虑症”缓解

这些有技术的人下海改变了中小企业的样貌。

陈晶给他们画了个模糊的对比画像:15年前接触的老板,真的叫老板,年龄大约在50-60岁,50岁以下的就很年轻了,一般是副总。但新一批企业家,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普遍拥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对科技的理解较深;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的野心很少写在脸上,看起来谦卑;也能吃苦,但不愿意多说。

还有一项区别是,他们的前辈更容易焦虑于企业的规模,周边财富膨胀的速度让他们担忧又激动,因此他们喜欢多元化,喜欢大而强;而新一批企业家更少纠结和患得患失,更加专注。当然,也跟这些年国家支持科技创新、回归实体产业的导向有很大关系。

陈晶欣赏这一批企业家的定力。

很长时间中,“大而强”or“小而美”并非企业家的选择题。“小而美”甚至被论证为商业上的“伪命题”,但一批海外的“小而美”企业则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陈晶说,协会对企业一直不太提“做大做强”这个词,做大不是目的,专注的小而美更有意义,大的企业有时候反而不好抗风险。

2011年,工信部就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首次提出“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也发起了专精特新的专门组织和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18年工信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形成了三批超过4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按照政策目标,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1万家。

专精特新成为了2021年中国经济的“热词”。在陈晶看来,中国企业对于规模的执念也在降低,“已经完全变了,连房地产都不讲规模了”,陈晶说。

另一个维度的竞争

2021年12月24日,陈晶参加了由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举办一次关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讨会。

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在当天发布的两份报告描绘了这样一组对比:2020年中关村上市企业整体逆势发展,但新三板企业则略显弱势,新三板聚集着大量科技型的中小企业。

参与会议的政府人士、协会人士、会计事务所人士纷纷从自己的领域出发,给出“诊断”和“药方”。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李军认为,应该成立供应链金融平台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慢的问题——可能从第一家企业诞生起,这个问题就困扰着中小企业群体。

陈晶没有准备底稿,临场发挥的讲了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家内窥镜领域医疗器械的公司,这家公司创始人从海外回来,对技术颇有信心,但协会帮其检索后发现海外一家头部医药企业已经拥有这项技术了,早就申请了专利,只是还未投入市场;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家手术机器人创业公司,在对比分析后发现国内有四五家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比其更有优势。

陈晶讲这两个故事的用意是提醒科技中小企业注意技术方向的规划,但换一个角度,这个故事也显示了尽管可以不再过度为规模焦虑,科技型中小企业依然需要为技术焦虑,他们不仅需要在国内站在第一梯队,甚至也要面临海外巨头的直接竞争。“要能至少解决一个问题,而且最好是只有你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要面对激烈的竞争”,陈晶点出了专精特新的立足点所在。

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中小企业也正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并担负艰巨的任务。陈晶看来,这些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直接的扶持资金,更需要在技术创新、技术路径和方向层面给予更多客观、准确的判断、指导和规划。

陈晶建议,一方面政府在一些领域的审批流程要继续加快,同时也要减少对于企业的“打扰”。

另一方面,还是要持续推动民营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站在同一个水平上竞争,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融入大企业的供应链。“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最好能再少点”,陈晶想了想,补充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