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邹永勤 元宇宙元年虽然过去,但市场对元宇宙的热情仍然“高烧不退”。而1月13日下午上海经信委“要持续招引一批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的表态,无疑更为这波热潮增添动力。
在元宇宙热潮之下,Web3.0是越来越多地被业界提及,并在近期引发了一场科技圈和投资圈关于Web3.0的大争论,而科技狂人马斯克更是对此进行了连番炮轰。
那么,贵为全球2021年12大科技热词的Web3.0,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为何人们时常把它跟元宇宙以及数字经济相提并论?而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它又将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并如何影响未来科技的发展走向?
围绕Web3.0与元宇宙的话题,经济观察报记者1月14日对海南省区块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元先生进行了线上采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一、何为Web3.0?以及Web3.0、区块链、元宇宙三者的关系
记者:Web3.0为什么会在近期成为科技界热议的新焦点?
曹元:近期Web3.0这把大火确实越烧越旺,百度指数Web3.0的搜索量与半年前相比翻了5、6倍,而谷歌趋势(Web3.0在谷歌的搜索加权计算)在过去一周更是再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Web3.0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在元宇宙后能火也是某种程度借了元宇宙的东风。因为人们发现,基于目前的互联网体系建构元宇宙,会有很多掣肘。比如元宇宙需要数据的互通性,不应像现在这样互联网公司造就一个个封闭的系统,数据成为烟囱,数据价值大大弱化;又比如元宇宙需要一种新型的身份体系,重启2005年OpenID的梦想,让互联网公司不能掌握用户身份,也不能控制流量,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在的用户墙。而Web3.0正是解决人们想象的元宇宙面临的这些问题。
此外,最直接的刺激来自美国国会,12月9日,美国前货币监理所的代理所长Brian Brook在美国国会做堪称非常经典的一个国会演讲时,他给议员们讲了Web3.0。并在国会积极推动美国重视Web3.0,确保美国在Web3.0时代处于领导地位。
以上都是外因,最核心的来自于Web3.0自身的发展,比如产品的不断推出和成熟。包括做数字身份的、做分布式存储的、做新型通信协议的、分布式社交的、元宇宙游戏的等待应用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虽然马斯克说:“我不认为Web3.0真实存在,现在更像是市场营销的热词。但是想象一下10年、20年、30年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2051年听上去像疯狂的未来主义!”事实上,如果马斯克能够认真了解一下,就会发现Web3.0的应用已经多如牛毛,虽然成功产品目前还不多。
记者:只要提到元宇宙,往往离不开AR/VR技术、AI人工智能和区块链,NTF更被誉为引爆元宇宙的技术;而现在又多了一个Web3.0火爆出圈。那么,Web3.0究竟是什么?上述这么多元宇宙技术,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曹元:Web3.0、AR/VR技术、AI人工智能、区块链再加上5G、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构成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元宇宙是这些新技术应用后结果。为了能让大家对元宇宙有一个更好的大局观,下面我将分别解释这些技术和元宇宙的关系。
(1)Web3.0:Web3.0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并且其概念还在持续发展过程中。目前的共识是,Web3.0是一组新的互联网协议,实现用户对互联网的控制。它区别于Web1.0的只读数据,和Web2.0的只读+写入数据,Web3.0阶段用户通过一系列新的协议,可以控制乃至拥有自己参与建设的互联网内容。一句话,Web3.0能让用户在互联网生产的东西属于用户,并参与控制。
(2)NFT:NFT是基于区块链的一种数字资产,NFT的协议能够将数据和用户紧紧绑定,只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够交易或使用。很多元宇宙的游戏都是围绕着NFT展开。
(3)人工智能和大户数据:有了Web3.0,那么好了,普通用户拥有数据,但是却很难使用,人工智能帮忙。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常常是设定好了目标,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中对抗生成计算结果,用户授权给人工智能程序数据,很有趣,你也不知道它最后会生成什么结果。基于Web3.0的人工智能,是不愁大数据的。
(4)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分布式存储:这几个技术有很强的关联性,物联网是采集数据的设备,它的采集就是分布式的,目前的做法是将这些数据存放至中心服务进行计算和存储,但是为了实现采集数据的可信和在终端完成计算,就需要分布式存储和边缘计算帮忙。分布式存储加上区块链,解决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边缘计算解决数据在终端就完成计算,而不需要某个中心机构计算的问题。总之,它们组合到一起,才能实现Web3.0的构想。
(5)5G:5G主要解决信息传输低延迟和速度的问题,尤其是在分布式计算方面。分布式计算是冗余计算,效率比中心化低,那5G的低延迟可以部分弥补这一问题;并且随着元宇宙的需要,数据量会非常大,5G的传输速度也可以解决大批量数据的传输。
(6)AR/VR技术:AR/VR跟手机一样,是一种硬件入口,元宇宙强调沉浸式,因此AR/VR是一种沉浸式进入元宇宙的方式,当然脑机接口也是。然而我个人认为,沉浸体验并不是元宇宙的精髓,其精髓是打通虚拟和物理,实现相互促进。
最后,上述这些技术会融合到一起,就产生了我们理想的元宇宙。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目前自称拥有Web3.0特征的产品非常多了,但是Web3.0是什么仍然没有准确或者明确的定义。
事实上,2005年在技术圈就开始讨论Web3.0。2005年底的圣诞节,时任美国微硬公司高管的Bille.Gaizi在当天的公司高管会上讲述了该公司的互联网战略,主要围绕着一个互联网新的概念模式展开,并给了这种互联网模式一个新的名词Web3.0。那时候所谓的web2.0才起步,但十多年发展下来,Web3.0的精神内核没有大变,就是——“用户成为互联网的主人。”
在十多年前,包括RSS、OpenID等包含Web3.0理念的产品也出现,然而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十多年发展,互联网领域用户非但不能成为主人,反倒成为被互联网平台宰割的羔羊。问题的关键是用户所有的互联网行为,都需要通过平台来实现,平台掌握了用户的数据。再深刻一些,原有的互联网协议,倾向于数据的传送和展示,对数据权属问题没有形成通用协议。
现如今,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有了推动用户数据自主的需求。自上而下是通过建设法律法规进行的。比如中国去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欧盟更早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自下而上是市场的各个主体推动自身数据及权益的保护,就是所谓的Web3.0。换句话,Web3.0是用代码来实现个人对互联网的权益。
记者: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印发以及上海经信委“要持续招引一批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的表态,数字经济概念继元宇宙之后一夜爆红,而Web3.0和区块链亦被人频频提及;那么,Web3.0、区块链以及元宇宙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曹元: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亦是实现Web3.0的重要技术支撑,它恰好能够解决Web3.0让用户拥有数据并控制互联网的共识。因为区块链天然“自证”的特点,用户不需要中心机构去保存数据和使用数据,用户可以基于区块链实现数据的拥有权。因此,Web3.0、区块链以及元宇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甚至相互相成。
先说Web3.0和区块链的关系吧。互联网本身是多种协议构成的,包括了ARP/RARP协议、路由选择协议、TCP/IP协议、UDP协议、DNS协议、NAT协议、DHCP协议、HTTP协议等。Web1.0、2.0都是基于这些协议构建,在协议层,这两代互联网没有什么不同。
而Web3.0原本也是希望通过原有的互联网协议构建,但十多年的尝试都失败了,直到区块链以及衍生技术的成熟。区块链能够实现数据的溯源和确权,即实现了用户对自身数据及权益的确权。包括分布式存储、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加入,用户不但能够数据确权,还能够使用自己的数据,让它产生更多价值。
目前,Web3.0正在构建的一套协议体系还在发展中,是否成为全球公认的协议还在观察,包括存储的IPFS协议、身份的DID协议、跨链的通信协议、数字资产的同质化通证和非同质化通证标准等。
Web3.0和元宇宙的关系是,Web3.0可以作为元宇宙的底层设施,元宇宙的生态可以基于Web3.0开发而非web2.0。好处是元宇宙不会被互联网公司再度垄断,激发用户参与元宇宙内容建设;数据不会形成数据烟囱,更容易流通可产生更大价值;一个元宇宙项目失败,里面的祭奠的内容、资产不会消失,可以继续存在并且参与新的项目建设,如此元宇宙具有可持续性。
通过上述Web3.0的特点,可以比较容易分辨Web3.0时代的产品:是否将用户的数据、资产给到用户。
二、Web3.0时代的展望
记者:如果Web3.0时代真的到来,那么它能为现在的技术带来怎样的变化?能否描述一下Web3.0成熟的景象?
曹元:Web3.0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是web1.0-2.0时代的特征,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让用户创作内容获得流量,广告主买单。但在Web3.0的产品中,需求方是直接从供给方购买内容,平台方可能只能获得手续费。
第二个变化就是,社会协作的方式从公司走向组织。目前的生产环境下,人类的大部分资产创造来自公司。Web3.0将逐渐将其移交给了组织,并且可能是分布式的自治组织(DAO)。在web2.0出现的很多协作产品,比如微博、维基百科、知乎等。在Web3.0时代,用户因为创造的内容属于用户自己,会更多参与组织协作。公司制还会存在,将主要处理难以大规模协作的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简单的工作会通过分布式的协作来处理。
第三个变化是社会治理。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和Web3.0的结合会有不同的治理方式。但现有的治理方式会随着Web3.0的变化而调整,比如Web3.0经济体的税收问题,采用生产方属地还是交易方属地?比如数据监管问题,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公共安全如何协调?比如社会保障问题,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标准来做社会保险?
因此Web3.0它和元宇宙结合,带来的冲击会非常大。在一个成熟的Web3.0网络,用户可以同时参加多个项目的协作,而不用局限于某个公司实体。比如一个建筑设计师,可以在A国家设计摩天大楼,也可以在B国家设计公园,无需担心两个项目是否存在竞争。
记者:Web3.0的发展路径何在?现在具备发展的条件吗?
曹元:从Web3.0的应用角度来看,其发展路径和其他信息技术比较像。比如印刷术作为信息技术发明出来后,最早用于内容记录(书籍),接着用于货币(交子),然后用于通讯(公告),还会用于游戏(卡牌),社交(灯谜)、最后用于商业(包装);互联网web1.0发明后,最早用于内容记录、接着用于货币(电汇SWIFT)、然后用于通信(电邮),还会用于游戏(电游),社交(BBS)、最后用于商业(电商)及服务(SAAS)。
那么Web3.0的应用,也会出现这些内容,比如NFT就是Web3.0的内容记录,加密货币就是货币的使用,加密通信包括DMail也已经出现,链游已经具备了Web3.0的特征,接下来社交、商业、服务业都会有Web3.0的应用。
而从技术发展出发,发展路径是一系列协议的建立,包括经济组织的激励经济、项目运行的应用协议、数据记录保存的共识协议、以及底层信息通信和数据计算的协议。
目前Web3.0相比10多年前,已经具备了发展条件。其一是市场需求,随着用户在互联网的使用,互联网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但用户并没有获得互联网公司市值膨胀带来的好处;其二是技术发展,包括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为Web3.0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记者:我们知道,任何新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迭代,其带来的安全风险亦会递增。那么,Web3.0作为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模式,它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什么?
曹元:Web3.0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风险。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它不是原有互联网协议的迭代,而是另起炉灶,存在是否投入进去的风险。Web2.0是web1.0演化出来的,协议没有变化,但Web3.0是另一套体系,原有的互联网公司很难适应。
对投资者而言,风险是被割韭菜。Web3.0存在很多未知,一方面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另一方面,大量的项目可能会失败。
对于监管者而言,风险是如何完善监管,或者建立适应Web3.0的监管体系,或者建立规范Web3.0的监管体系。
记者:中国发展Web3.0,会有怎样的特点?
曹元:虽然美国国会议员强调,要确保美国在Web3.0的领导地位。但目前中国管理层并没有对Web3.0有什么表态。一方面是Web3.0不成熟,另一方面,目前的Web3.0过于强调自由,这背后带来的风险会比较大,比如类似谣言等非法内容的传播问题。
因此中国Web3.0的发展可能会有自己的特点,相关技术可能会率先发展,比如区块链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会比较支持,而应用方面比较谨慎。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