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 | 蓝箭航天张昌武:不能再继续走一条科研院所走的路

胡群2021-12-24 21:3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群 “目前全球范围内具备火箭交付能力,或者提供发射服务能力的企业本身也没几家,只要建立起来成熟的发射能力,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就已坐在全球竞争的牌桌上,如果要保证在竞技中能赢,就必须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尤其在SpaceX已经实现了火箭的非常成熟的复用,并且还在开发巨型火箭的背景下,我觉得不管是中国的还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业火箭企业,只有拿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可能在这个行业中有机会。”蓝箭航天董事长兼CEO张昌武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称。

作为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龙头,蓝箭航天创业仅6年多,却已成为除美国的SpaceX和蓝色起源外全球第三家、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掌握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火箭关键技术及研制保障能力的民营企业,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第二批第一年)”。

挺进大航天时代

近年中国在航天事业上飞速发展,以2021年为例,1月,天通一号03星的成功发射;2月,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并精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5月,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0月,神舟13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并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11月,神舟13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

“国家在航天领域40多年持续投入,使得我国在基础性要素层面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很大。但在航天的商业化应用方面,两国有一定的差别,背后在于商业航天在发展目标方面的差异。”张昌武称,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应该有更远大的理想,在技术上要做出更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上讲,要把成本降到更低的水平。

2002年以来,私营企业在美国的宇航活动中开始承担重要的责任。,同年,埃隆·马斯克(ElonMusk)建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张昌武认为,目前,在商业发射层面,由于开始时间较早。美国主流民营公司的产品交付能力要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企业。

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列入关键核心技术,并要研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

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液体火箭为国内首款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的低成本液体火箭,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在全球商业运载火箭低成本化和可重复使用浪潮来临之际,提升中国在低成本商业火箭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科创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截至11月23日,蓝箭航天专利申请量为319,优于同行99%的企业,其中,非外观专利315件,占比98.75%,其中发明专利188件,实用新型127件。一般在 评估企业研发技术能力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该企业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占比大于 80%,专利研发技术表现卓越。主要专注在运载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运载器、推力室等技术领域。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 2983.33%。“过去六年多,我们探索了整个民营商业火箭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不管是从产品研制、政策突破,还是在路径探索方面,都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张昌武称,现在仍有民营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这个市场足够大,足以容纳几家企业同时存在。但航天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真正能走多远,一方面取决于自主研发水平和核心技术,另一方面看公司是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商业航天窗口期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目前蓝箭航天通过研制自主可控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正在建设涵盖供应链、智能制造、发射服务在内的新型科技体系。而这一系列的研发背后则是每年数亿级别的投入。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9月,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箭航天)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此前12个月,公司共获得投资超18亿元人民币。

蓝箭航天C+轮投资方之一清控银杏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罗茁表示:“美国过去十多年的航天发展经验表明,低轨道航天运输由民营公司来完成是可行的,SpaceX的成功促进了航天商业化的发展。由于通讯等需求的增长,中国也迎来了商业航天的窗口期。看好蓝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汲取中国航天发展的经验教训,做新机制下的组合式创新。”“不管是火箭还是卫星企业,在过去几年从融资上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整个行业的融资规模我觉得是不高的。”张昌武认为,与互联网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航天行业的企业估值并不高,而且行业里的投资大都以人民币基金为主,这就决定了投资机构的投资周期较短,但航天领域的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当然,商业航天企业要按照企业的逻辑去运行,而不能再继续走一条科研院所走的路,应该要有经济指标、管理指标,要追求商业化。

从“天鹊”到“朱雀”

蓝箭航天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10月27日下午16时,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固体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出现异常,卫星未能入轨。这是中国首枚拟搭载微小卫星并将其送至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火箭,也是首枚出现发射失利的民营运载火箭。

张昌武认为,朱雀一号发射失利对于蓝箭航天是教训,也是宝贵财富。蓝箭航天借此跑通了运载火箭发射的所有流程,更重要的是给之后的研制起了极大的警示作用。即使争议与风险并存,但蓝箭航天对太空的探索并未放缓。

2021年初,蓝箭航天圆满完成首台一级四机发动机装配工作。随着一级四机发动机的装配完成,朱雀二号火箭首飞所需要所有发动机均已完成了从图纸到实物的历程。目前,朱雀二号中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已完成了全部关键试验。。

从“天鹊”到“朱雀”,蓝箭航天通过研制自主可控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正在建设涵盖供应链、智能制造、发射服务在内的新型科技体系;从北京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到嘉兴蓝箭航天中心,以蓝箭航天为中心,民营航天的供应链生态圈正在形成。

“SpaceX已成为航天行业的标杆。它成立快20年,我们也将近7年,我们跟领先公司的能力差距也几乎是13年,但我们还要卯足了劲避免双方的差距拉大。”张昌武称,当前中国在5G领域中已取得全球领先水平,但6G已经开始探索,从目前来看,发展6G网络和发展5G网络完全不同,6G需要展开天地一体化的布局,低轨道的卫星将成为部署6G的关键,任何一颗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都将助力中国6G的部署。

SpaceX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新纪录。12月22日,SpaceX猎鹰9号火箭携货运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目前,SpaceX创下第100次回收火箭,超过全球现役绝大多数单款火箭发射量;自2019年5月首批60颗“星链”卫星上天以来,SpaceX发射了1944颗“星链”卫星,已远远超出其最初设计的1440颗卫星。“现在国内的商业航天公司的模式还没能完全依靠自己走出一套全新的模式。我们要对标全球一流航天公司,进而赶超一流,蓝箭航天还处于积累和探索期。”张昌武称,希望未来蓝箭航天聚焦在航天领域,并从一家火箭企业,发展成为航天企业、科技企业,通过科技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