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山/文 电影《亲爱的》的主人公原型孙海洋,最近找回了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一段令无数人揪心的寻子旅程终得圆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触动人心的充满冲突性的故事,再加上极有公共价值的拐卖议题,引发大范围的围观并不奇怪。可也需要看到的是,过去这些天围绕这个家庭,有些网友的发言是完全跑偏的。
就以孙卓来看,他本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一个年幼被拐卖,在拥有完整记忆前就融入“养父母”家庭的人,现在要接受人生境遇的突然大反转,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有些网友比他的亲生父亲孙海洋还要着急,恨不得孙卓第一时间站出来大义灭亲,和“养父母”划清界限。
当孙卓表态要留在“养父母”家,说“若养父母被判刑会生气”,无数的网友在新闻后面辱骂,甚至有自媒体大V发文讥讽他“认贼作父”。而当孙卓最新表态“愿意到深圳上学”后,固然有很多人点赞称感受到大团圆的温暖,可也不乏阴谋论的质疑,称孙卓不过是想明白了亲生父母家条件更好、深圳更容易考好大学。
一桩拐卖案的受害者,在一些自诩有正义感的网友眼里,竟然怎么做都不对。这不该是我们围观一起家庭悲剧时应该秉持的态度。生活不是演电视剧,没法要求一个人的言行随时迎合吃瓜观众的善恶喜好。拐卖案很令人痛心的一个特征,就是即便找回孩子,要修复其造成的伤害,也是异常艰难的。
媒体曾报道过多个案例,那些千辛万苦找回被拐孩子的家庭,并不一定就能很快享受团圆的幸福。有些孩子像孙卓最初表态的一样,不愿意离开“养父母”。原因也不难想见,要让一个人突然离开十几二十年的熟悉环境,到陌生地方重新开始,放谁身上都是艰难的决定。也有些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可是亲子关系却陷入僵局。血缘并不能保证消除一切隔阂,正常家庭的亲子关系都容易出问题,更遑论被拐卖数年之后的重组。
这些人情的纠葛,家庭关系的重建,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用黑白鲜明的道德观强扭。真正关心孙卓的人,会像孙海洋一样,理解孩子的困境,给他时间,尊重他的选择。如果以道德之名强压,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反弹。相比孙海洋的耐心和智慧,那些动辄跳脚的网友,表达的正义感就很廉价。
孙海洋一家能否尽快走过磨合期,真正收获团圆应有的幸福,旁人其实已经很难帮上什么忙。过多的曝光和评头论足,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从公共价值的层面看,舆论的关注点,应该适时从孙卓身上转移,更多去关注拐卖案的后续追责。
这起拐卖案至今还有两大疑问悬而未决。一是“养父母”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收买儿童入罪,现在已经是法律常识。可是考虑到拐卖孙卓是在这一法条之前,而且“养母”曾辩称当时不知道孙卓是拐来的,以为是别人遗弃。这当然可能是谎言,毕竟其有狡辩脱罪的动机。可是时过境迁,如果没有扎实的证据,这种情形该怎么定责,还需要司法给出一个经得起法治检验的答案。
二是更关键的问题,被收养的孙卓是怎么被“洗白”身份落户的。黑龙江北安市给出的最新通报,是说2007年12月12日,有关人员使用违规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村委会证明、虚假的父母结婚证复印件等材料,为国某(也就是孙卓)违规在北安市海星镇落户。但是具体是哪些“有关人员”、最终追究什么责任,都还没有给出最终结论。
让所谓“养父母”承担应有的法律代价,追责拐卖链条上的每一环、尤其是滥权的公权部门人员,才是杜绝拐卖案更为治本的方向。舆论多关注这些环节,才是更有价值的监督。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