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药企IPO也难了,沃森生物终止港股挂牌,但20亿的研发费用缺口怎么办?

余诗琪2021-12-15 19:28

经观大健康 余诗琪/文 不仅仅是中小型医药公司在港股吃闭门羹,现在连腰部以上的公司也出问题了。

近日,疫苗龙头沃森生物(300142.SZ)宣布终止发行H股事项并撤回相关文件。这意味着从去年十月就开始推进的“A+H”之路画上了终止符。

当时,沃森生物称港股上市计划是其全面国际化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还一度传出它计划在港股募资的10亿美元,将用于加快推进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临床试验及产业化建设、扩大运营规模、开展收购交易的消息。

即便在今年8月的公司业绩交流会上,沃森生物高管还是对IPO进程很乐观,给出今年就能完成上市发行的预判。

对于终止原因,沃森生物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表示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因素,综合考虑做出的决定。经观大健康记者就终止原因及后续是否还会启动IPO与沃森生物的相关工作人员沟通,被告知以官方公告信息为准暂时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事实上,在今年10月底的三季度会议上,沃森生物的口风已经有些变了。有高管称考虑到A股和H股股价联动的影响,想等一等。也有金融市场从业者对经观大健康表示,沃森生物只是在初期对IPO进度盯得挺急,没过多久就好像按下了暂停键,项目一直没进展。

某种程度上,这算是当下市场环境变化的缩影。下半年以来,整个港股市场由热转冷。大批中小型创新药公司因各种原因迟迟无法挂牌,整个IPO进程变相拉长。“勉强”挂牌的,破发又成常态。即使是凯莱英这样的千亿龙头也不例外,第三季度上市的心玮医疗、创胜集团、堃博医疗、先瑞达医疗等都在上市首日破发。有媒体统计,第三季度以来,生物科技股的破发率超过七成。

疫苗股实际上更“惨”,本身在港股市场上就相对边缘,今年包括沃森生物在内的三家疫苗公司的赴港IPO进程都不顺利。前有艾美疫苗上市申请被港交所发回,后有三叶草生物成功挂牌,上市首日收跌2.99%,次日收盘暴跌近30%。

而且沃森生物高管提到的两地股价联动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是无的放矢。被称为“港股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诺就比较典型,目前其H股股价还不到A股股价的一半。

当然,叫停港股IPO对于沃森生物来说,冲击可能不像更“烧钱”的创新药企那么大。作为国内头部疫苗企业,有一定的造血能力。

但失去新的募资渠道,沃森生物马上面临的是几个“烧钱”的管线该怎么办?

首先是新冠疫苗。同样被列入疫苗界“三驾马车”的智飞生物和康泰生物的新冠疫苗已经先后获批,也直接成了利润增长点。沃森生物也布局了mRNA、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三个方向,但现在进展最快的产品只处于临床III期。

这也使得智飞生物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8.29亿元,同比增长97.55%,净利润84.04亿元,同比增长239.05%。沃森生物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净利润更是只有3.64亿元,不及前者的零头。康泰生物虽然前三季度营收只有23.77亿元,但净利润达到10.36亿元,接近沃森生物的三倍。

其高管在业绩会上提到,去年已经在新冠疫苗研发上投入了上亿元,今年预计还需要投入10亿元量级的资金。

另一个是HPV疫苗,跟新冠疫苗一样,沃森生物又是起大早、下重注却最终赶了晚集。且在HPV疫苗上,它是国内最早研发二价疫苗的厂商,已经投入了4到5亿元,但最后却被万泰生物抢先获批。去年底,沃森生物甚至一度计划卖掉该产品,引起了投资人极大的不满,导致交易最终不了了之。当时公司高管表示出售原因是把产品推上市可能还需要十几亿元。

仅仅这两块业务就需要超过20亿元的资金储备。今年三季报显示,沃森生物货币资金为25.1亿元,如果无法融到新的资金,要完成两条管线的推进,它要烧掉自己所有的钱。

更尴尬的是,这两个产品都已经很内卷了。以新冠疫苗为例,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1款新冠疫苗上市及30款候选疫苗处于临床期。随着普及度的增加,康希诺的销售额从2季度的16亿元快速下滑至3季度的10亿元,利润更是环比下降了50%。基于该市场情况,去年初以mRNA疫苗为方向的本土企业多达十余家,今年上半年至少有6家已经“弃赛”。

在终止挂牌之后,沃森生物并没有对外公布后续管线的规划。

这可能是一个大难题,如果无法完成募资,沃森生物只有调整现有的产品规划。可以预见到的是,之后它还会匹配一系列的动作去“弥补”上市未果对公司的影响,甚至会重启卖掉某条产品线。对于它来说,保住头部玩家的地位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了,别被现金流拖垮,活下去,才可能有机会。经观大健康将持续关注该疫苗巨头的动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