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英 自11月26日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被世卫组织列入最高关注类别“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名单以来,据世卫组织数据,截至12月7日,奥密克戎已在全球57个国家登陆。在最先发现它的南非,正出现新一波疫情高峰。许多原本已经放松防疫的国家,为防控奥密克戎,又重新采取了限制措施。
在过去两周,奥密克戎可能是病毒界最受人类关注的对象。奥密克戎的毒性和传播力如何?会成为继德尔塔后的优势毒株吗?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对它的预防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正逐渐得到回答。
在致病性上,目前南非已发布的临床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引起的重症比例较低。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8日也表示,美国迄今发现的40多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症状几乎全为轻症,只有1例感染者住院,尚未出现死亡病例。不过这些数据一方面样本偏少,同时病例可能处于病程的早期,还需要时间进一步观察。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院教授金冬雁认为,从病毒进化规律看,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可能更强,但毒性或更小。如果其致死率可以低至0.1%,其毒性就相当于每年冬季流行的流感病毒。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教授孙亚民也认为,从理论角度看,奥密克戎的毒力可能会下降,不过仍然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数据来验证。他表示:“奥密克戎可能会是新冠变异历程中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不排除它有像流感一样变成季节流行的可能,但从传播力看,我们还不能轻视它。尤其是对于我们人口大国,即使重症率非常低,可能也难以负荷。”
在疫苗保护力上,mRNA疫苗商家辉瑞8日公告称,接种辉瑞加强针疫苗可以对奥密克戎形成高水平的预防作用。目前中国国产疫苗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性还未有相关数据,不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都具有一定保护,理论上加强针异源接种的效果更好。
致病性或降低
从南非向世卫组织报告,到世卫组织将奥密克戎列入“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名单,仅两天时间。主要因为奥密克戎突变的数量太多,有可能使病毒传播力更强,同时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孙亚民长期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他根据全球538个奥密克戎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得出奥密克戎的平均突变位点数在53-55之间,大大高于德尔塔毒株的35个突变点,且这些突变点中有15处位于S蛋白的RBD区域。
孙亚民解释,病毒突变一般是随机的,很少集中在一个重点区域,如果在一个区域积累了大量突变,那就意味着病毒进行了特异性选择。RBD区域是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区域,是它的前沿阵地,病毒为了适应宿主体内的环境,会不断进化,RBD区域发生突变就意味着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和宿主发生了正向选择。
出现这种突变情形,有两种可能。“一是新毒株是从与正常人身体状况不同的人类宿主中多次进化,如许多专家推测的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其他免疫缺陷人群。二是从动物宿主进化而来。”孙亚民说。
孙亚民认为奥密克戎在动物身上进化后再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奥密克戎积累的大多数突变在已感染的人群中尚未发现,如果是动物宿主,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同时奥密克戎的RBD区域发生了大量非同位突变,这些非同位突变的积累,更可能是适应了动物宿主。另一方面,现在已知的和鼠宿主适应性相关的突变共有7个,在其他毒株中一般只存在1-3个相应变异位点,而在新毒株中存在5个位点,与一株在鼠内驯化传代30次的“鼠适应性毒株”相同,这可能意味着新的毒株很可能来源鼠等啮齿类动物。
目前全球关于奥密克戎从何变异而来尚未有定论。如果奥密克戎由动物宿主内进化而来,孙亚民认为疫情防控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此前尽管有水貂、猫狗等感染新冠的案例,但属于少数个例,并未在动物界发现大流行。孙亚民说:“如果奥密克戎来源于动物宿主,意味着它已在动物中传播和进化,那么人类永远不可能消除新冠病毒,它可以在动物体内不断进化出新的变异毒株,不断滋扰人类。”
不过,从毒性来看,奥密克戎或许并不那么可怕。孙亚民表示,无论奥密克戎是来自免疫缺陷人群还是动物,从理论上它的毒力是下降的。如果免疫缺陷人群能够长时间携带它,说明它本身毒性不高,毒性高会引起免疫反应如致病、致死等,所以病毒可能定向选择了一个毒性可能比较低的毒株往下一步进化。如果它定向适应了动物宿主的环境,意味着它与人的结合力就可能会降低,它可能还会感染人,不过对人的致病性或许会降低。但这都是理论上的推测,还需得到临床和动物试验数据的验证。
世卫组织12月9日发布的消息显示,11 月 14 日至 12 月 4 日南非各地ICU 入住率仅为 6.3%,与该国在 7 月份面临德尔塔疫情的高峰期数据相比是非常低的。来自南非受奥密克戎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同期数据发现,在 1200 多名入院患者中,98 人接受了氧疗,只有 4 人接受了机械通气。不过,这些都还属于短期内数据,样本量也较小,且大多数入院患者的年龄都在 40 岁以下。
会成为优势毒株吗
根据南非传染病研究所(NCID)报告,奥密克戎最早于当地时间11月8日在南非人口最多的省份豪登省(Gauteng)被发现。在南非11月新冠毒株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奥密克戎占比70%,德尔塔仅占26%,而在10月当地的测序数据中,德尔塔占了85%的比例。不过11月南非的测序总基因组数仅358个,南非传染病研究所也表示目前还在继续测序以确定奥密克戎在南非更多地区的流行情况。世卫组织称,目前正在支持各国推进基因测序,南非一个实验室为14 个非洲南部国家提供服务,并显著扩大了测序规模。
金冬雁认为,南非当前的数据还无法确认奥密克戎是否已成为当地的优势毒株。“相对于南非已感染人数,基因测序的数据偏少,不能确定是不是具有代表性。如果测序只是在某区域集中进行,也可能是奥密克戎在该地形成超级传播的结果。”金冬雁介绍,11月26日从南非飞往荷兰的一列载有600多人的航班上,出现了61例新冠阳性,但仅13例是奥密克戎,这一定程度也许可以推测奥密克戎还没有占到优势地位。
不过南非的新冠病例数在近两周内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南非传染病研究所数据显示,南非每日新感染病例曾在10月底下降到110例,但自发现奥密克戎后每日病例数逐步破千破万,本周内的12月6日达到了19568例的高峰,且这种增长更明显地集中在最早发现奥密克戎的豪登省。
英国奥密克戎病例数也在增长。英国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该国奥密克戎病例已从11月27日的2例发展到12月9日的817例。12月8日该局发布的奥密克戎风险评估报告判断,奥密克戎很可能超越德尔塔成为英国主要流行的毒株。该局表示,如果增长率和倍增时间以过去2周内看到的速度继续下去,预计在接下来2-4周内至少有50%的新冠病例由奥密克戎引起。
从全球来看,世卫组织统计,奥密克戎已在全球57个国家被发现。中国除了香港曾出现的4例奥密克戎感染者外,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最流行的毒株仍然是德尔塔。
为了防范奥密克戎,有70多个国家对非洲南部国家实施了旅行禁令,包括英国、美国、以色列、印度等。以英国为例,其在11月30日起将南非、赞比亚等10个非洲南部国家列入旅行禁令名单,并要求从这些国家回国的本国居民入境时在酒店隔离,接受2次新冠测试。
孙亚民表示,很多国家之所以改变防疫政策,除了奥密克戎本身的传染性和毒力外,还在于它很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突破感染。“之前全球99.6%的感染病例都来源于德尔塔,人群形成了对德尔塔的抗体,再感染德尔塔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但奥密克戎毒株和德尔塔毒株在S蛋白以及其他区域那些抗原表位都发生了变化,德尔塔的抗体对于对抗奥密克戎可能就没有那么有效,更容易再次感染。”
疫苗保护作用如何
在新毒株挑战下,疫苗的有效性或许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辉瑞12月8日发布公告称,初步实验室研究表明,两针辉瑞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活性下降,可能不足以防止感染,不过仍可能预防重症。在接种加强针后,中和抗体滴度提升了25倍,因此接种加强针可以形成高水平保护。辉瑞表示,辉瑞将继续收集更多的实验室数据及真实世界数据,以确认疫苗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性。辉瑞自11月25日开始开发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未来将继续推进,并预计在明年3月前推出。
孙亚民解释, mRNA疫苗是基于S蛋白的RBD区域去设计的,现在奥密克戎在这个区域发生了很多突变,它的蛋白结构可能也会变化,导致它的抗原与此前不一样,那么我们通过接种之前的疫苗形成的抗体与新毒株结合力就会下降,进而导致疫苗有效性降低。孙亚民认为,相比之下,新冠灭活疫苗对新毒株的有效性下降幅度可能要小一些。不过目前尚未有灭活疫苗相关数据公布。
国内mRNA疫苗生产商启辰生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栗世铀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相比于灭活、重组蛋白等传统技术路线疫苗,已经掌握研发和生产能力的mRNA疫苗企业,研发和生产针对新毒株的加强针的周期会更短、难度会更低。
截至11月29日,中国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11.10506亿人。按总人口测算,目前全国全程接种率已达78.7%。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疫情防控角度,病毒无论怎么变都是新冠病毒,现有疫苗都还有一定保护力,建议大家把疫苗打起来。他同时认为,从免疫学角度看,异源接种的效果要更好。在群体免疫问题上,他介绍接种疫苗比例需在85%以上才能形成群体免疫,且真正的群体免疫是要建立起全球的群体免疫,而非某个国家的群体免疫。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