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一位咨询人士眼中的ESG投资热情之变

姜鑫2021-12-06 20:56

记者 姜鑫 “无论是全球、亚太还是中国,2021年投资市场最火的主题之一就是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这几个方面未来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大风口,对LP、GP及被投企业都有深远的影响”。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周浩在12月初举办的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21创享盛典上进行了分享了他的观察。在此之前,他参加了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对于参会的直观感受,周浩表示,全球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共识已经形成,但是缺口不小,特别是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国立刻马上行动起来,刻不容缓。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行动起来,这开了一个好头。在这次气候峰会上,各国和主要的企业达成了一切的共识,也取得了一些可落地的关键成果。比如开始制定一些计划,在2022年推出全球碳排放的统一标准,全球金融方面千亿美元级的项目支持等等,这些都非常关键。

周浩表示,其从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已有5年之久,他观察到投资人、企业等私有部门对于ESG的热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投资人方面出发,以ESG为主要投资主题的项目回报丰厚,那些以ESG为主要投资主题的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比其他项目高出300个基点,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差别,也因此投资机构在投融管退各个方面都提出了ESG相关要求,并作为重要指标;在融资方面,国家层面的金融政策对项目投资提供了更低的融资成本;在投资方面,投资人越来越主动积极地在投资过程中选择那些把短期收益更多投入到ESG项目中的被投公司;在被投企业管理方面,诸多投资人系统、定期地使用KPI追踪被投企业在碳排放和其他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在退出的环节,在ESG方面被投公司做了些什么,往往成为下一轮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公司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浩表示,在企业方面,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对ESG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部分的企业其实还是以守为主来对待ESG的,往往要关注履约成本和合规的风险,但也有越来越多企业逐步开始以守为攻,把ESG作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来考量,这需要它们未来积极寻找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实现碳排放目标的机会,也需要提前布局有效的行业外投资机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