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丁文婷 11月29日下午,在上海某所双非(非211、非985)大学的毕业生群里,一则标题为“通告”的文章让群内的年轻人炸开了锅。“人在公司坐,户口天上来。”一位毕业生这样形容。群里少数签约了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的毕业生瞬间成了人人羡慕的幸运儿。
“谁能想到选择的公司也会成为能否获得户口的因素。”群里一位签约了银行的毕业生懊悔不已,当时有徐汇区、黄浦区、松江区、奉贤区等支行可以选择,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市区的支行,如今痛失户口。许多前届毕业生也在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努力攒‘居转户’年限中,谁知道学弟学妹们一毕业就能拿到户口”,有人甚至喊着要回校重读。
这则通告发布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官方微信号上,通告显示,经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落户受理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日)。
这意味着,今年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在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及自贸区新片区就业,不必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
这是继去年9月上海市对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开放落户后,上海对“学历落户”的又一次松绑——将落户门槛放宽至上海市普通高校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上海市就开始逐渐撕开人才落户的口子。从学历、技能和区域等不同方面下调“落沪”门槛。
口子逐渐撕开
去年9月-12月之间,上海多次调整落户开放政策。2020年9月,上海市将2018年开始施行的“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和华师4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
同年11月,上海发布新版《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相比十年前,新版《办法》将原来可以直接落户的11类人才具体分化为18类,不仅看重技能人才,更是对有贡献的个体敞开大门。
2020年12月,针对临港新片区单位引进的各类人才,在现行的居转户缩短年限政策基础上,上海试行了更宽松的评价标准。针对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而针对留学落户,上海取消了留学人员首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限制,只要回国后2年内到上海工作,符合其他条件即可落户,配偶子女也可随迁。
2021年3月,上海市还提出针对松江、嘉定、奉贤、青浦、南汇五大新城重点产业和特定人才,实行人才引进和优化“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
上海如此密集地放宽落户政策,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院长曾刚看来,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也被寄希望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从过去一些年的实践看,比较严格的、所谓高标准的人才落户或者进入门槛,可能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制约,甚至成为某种经济的负担。“这使得我们必须对原来的一些政策进行反思”。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曾提出,至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500万人。这也曾被视为上海市的一道“人口红线”,而根据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487.09万人,已经逼近“红线”。
“破除2500万红线的限制,是上海人才政策的一大突破。”曾刚曾参与过《规划》中关于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讨论,他介绍,当时对人口红线的设定是基于大城市不能无限扩张的考虑,避免过度吸附周边资源的“虹吸效应”,并且,城市扩张当中还会造成很多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基于此进行控制,是早期的思路。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原来对人口的探讨研究有点偏向于“井田制”,人们只在户籍地工作生活,但长三角一体化以来,城市之间产生了更多联动效应,上海也能给其他地方的产业提供配套需求。“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要义,互相合作。过去是一种交换,现在是你好,我可能会更好。”如今我们也看到,上海城市发展壮大后,不仅不会造成周边贫困带的产生,还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人才标准发生变化
2018年8月3日,上海公布《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首次在评分之外放开应届生直接落户的大门,但开放对象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国内顶尖高校的本科应届毕业生。2019年,落户学校范围从清华、北大拓宽到交大、复旦、同济、华师的本科,今年11月,这一标准再次放宽至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普通高校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上海市引进人才的标准越来越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曾刚表示,以前引进海外人才、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属于顶级的需要。但是下一步,凡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都应该引进来,高中低端的人才都要,这样才能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曾参与政策制定调研、执笔《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怿告诉经济观察报,不同时期上海的人才政策有不同的侧重点,过去更加聚焦“塔尖”部分,而目前也强调引进和培育“塔身”和“塔基”的价值。“这一轮的政策更加着重于‘塔基’,即一些基础性人才,年轻的、未来的、有特点的人才”。
汪怿表示,2018年上海的人才大会中就曾提出上海不仅要关注高峰人才、高层次的顶尖人才,“城市的发展,不论是经济还是产业结构的转变,都需要有骨干人才和潜在的年轻人才,这是一个完整的人才群体”。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的关键阶段。曾刚认为,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不完全根据学历来判断,而是根据产业用途,比如高级技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对产业发展有用的人才,不一定要管这个人的学历,上海人才政策的逐步放宽就在向这个方向走”,同时,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如何甄别人才,制定一个新的人才标准。可能促进地方经济的、促进就业的都属于人才。本硕博,专职、高职等都有,才能形成一个综合团队。
引人而非“抢人”
上海是吸引人才,而非“抢人”,汪怿这样认为,上海与其他一些城市在人才引进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上海更多是从环境、机会和制度的优势方面“引人”。“譬如抢院士、抢学者、抢杰出的精英。你年薪100万,我给120万、150万,这种叫抢人。”曾刚认为,硕士研究生在上海,还谈不上“抢”这个层面。而且,此轮上海的落户政策并不是针对一些紧缺的人才,把他们拉过来,从某种意义上,是给年轻人一种发展的机会,到上海来读书不仅是因为教育质量高,还有就业前景比较好。
而针对此轮政策可能更针对上海高校中的毕业生,而未涉及全国其他省市高校的讨论,曾刚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事实上,各地都在发展高等教育以培育和吸引本地人才,而不是从外地“抢人”。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读书,会和这个地方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也是能够经得住不同时期的一些困难和考验,不会因为工资高低轻易流动,这也有助于人才长期稳定的发展。”曾刚表示,许多地方都在培育本地的人才,深圳市和浙江省的“十四五”规划中也体现得十分显著。
曾刚介绍,他曾参与深圳《规划》的讨论,深圳作为中国发展十分迅速的创新城市,过去主要是靠引进外面的人,但现在更注重自身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今年6月,深圳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多所高校。到2025年,深圳市的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今年6月28日,《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中也提到,要加快推进中法航空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建设。加大高水平大学培育力度。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一批大学的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支持一批应用型高校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这是这么多年的第一次,浙江省不能完全依靠外面的人才,人才不是抢来的,应该自身培养的。这些人是有情感的,对浙江有情怀的人。新浙江人不止是在就业岗位方面,包括他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有浙江的烙印在里面。”曾刚说。
“引流”五大新城
此轮落户政策的放宽一方面为上海的研究生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让上海的企业、机构有更多的人才支持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曾刚表示,“引人”建立在就业基础上,必须建立雇佣关系。这种方式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企业落户五大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五个新城是要建设独立的新城,需要比较系统的产业体系,才能支撑产业发展。“以前我们所讲的卫星城是单一功能区,也严重依赖主城,而五大新城是独立新城,它应该有自己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曾刚说,独立性是有门槛的,新城的建设离不开人口的导入。
目前,五个新城的人口总规模还存在一定缺口。2021年3月,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至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根据官方数据,五个新城常住人口数量在30万-75万之间,与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现在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曾刚表示,上海市希望能够加快推进五大新城人口的引进,不仅为了满足2035年需要,也是满足当前的需要,要加快提升上海经济的增长时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9年,上海市就曾向浦东新区下放人才引进和海归落户的审批权,上海成为国内唯一向部分城区下放户籍审批权的超大城市。今年3月,上海市在《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针对五个新城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教授韩志明认为,这体现了五大新城的发展是以人为先,以人为主的。“新城大量引进产业,进行产城融合。产业进来、人进来、住下来、安心地留下来这是一个需要遵循的过程。”提升优质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对教育和医疗这种资源和服务的保障,都是为人服务。“城市发展、产业推进过程中都需要有一群人在支撑发展。五个新城目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产业人才,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各方面人才都需要。现在的政策导向就是把优秀的、有活力的、有潜力的人才引进五个新城。”汪怿说。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