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 要采取更积极政策恢复经济

沈怡然2021-11-30 16:46

记者 沈怡然 11月30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中信建投证券2022年度资本市场峰会上表示,从各项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的经济恢复不甚顺利,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现阶段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国家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恢复经济。

疫情扰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专项,正引发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以及金融市场估值调整的风险上升。李扬表示,今年初市场还信心满满,到三季度后市场开始意识到并非如此,当前全球经济都处于不太好的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进一步下调了经济的预测。

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率自2014年开始下滑,至今已经达到5%左右,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4%,仍然呈下行趋势。李扬表示,短期看,中国经济显然存在供需失衡导致的产出缺口,这可以通过供需调整来弥合。但是长期看,经济潜在增速的中枢可能下降,所以要坚定不移地继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改革。

李扬表示,当前投资下行,各类投资增速都在下降,包括固定资产、房地产、制造业、基建的投资。从投资增速的数据看,2021年初有一个明显的刺激效果,但是随后就呈现出下行态势。

消费的增长也不理想。2021年特别是到三季度以来,疫情反复、灾情、险情频发,若干领域调控政策频出,导致部分消费领域增长放缓,消费复苏进展严重受挫。

物价走势分化已非一日。李扬表示,数据来看,2021年之前,中国CPI和PPI走势相同,都呈现较剧烈波动。2021年之后两者走势完全不同。CPI的走势基本平稳,而PPI的走势一仍旧贯。

李扬表示,CPI走势平稳,与金融科技、电商、互联网支付、物流等数字经济行业大发展、并提高了市场效率密切相关。PPI可能出现大幅度波动,这一方面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实体经济高度金融化密切相关。所以,预计物价变动不会成为引致2021年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对外部门占经济比重小,但目前独撑大局。外贸延续较强的增长态势,弥补了内需不足。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一系列特殊的国内外因素“外部冲击”的结果,一些因素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为长期发展计,国家还须主要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来规划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制定政策。

李扬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但是2021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所控制,正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着较大的韧性、弹性和空间。

李扬表示,另一个趋势是,如果说在工业化社会中“大的就是好的”,那么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小企业也会得到市场的重视。现在看大企业都在上游、原材料环节,解决不了太多的就业,当前阶段已经很难使上力。未来,小微企业不仅是就业主体,更是创新的主体。小企业还关乎民营经济的发展。未来,在服务化为主的经济社会中,小企业绝对不只是大企业的补充,而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同大企业之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