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期待用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公益理想和目标

汪青2021-11-20 11:5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1994年建院至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培养超26000名优秀校友,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出“全力赋能校友”的战略举措。在此背景下,中欧发起校友影响力调查,试图通过深入调查和详实数据,展现中欧校友的整体影响力。“我们常说,一所商学院的成功在于校友的成功,一所商学院的影响力也在于校友的影响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在11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有三大宝贵财富:“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独特定位、世界级的全职教授队伍和逾26000名优秀校友。中欧的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校友们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提升学院影响力方面,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讲好中欧故事。

393444条数据解密中欧校友影响力

在2021年首届中欧校友公益年会上,《中欧校友影响力调查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次调查既是客观评估中欧校友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服务校友、赋能校友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学院不断前行的内在要求。

据悉,《中欧校友影响力调查报告》共有2252位中外校友参与,共提交393444条数据,呈现中欧校友在商业引领、创业超越、企业向善和人生幸福四个维度的影响力。

参与调研校友背景涵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文体娱乐业等20余个行业,其中以从事制造业、金融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校友占比最高,民营企业占比超过60%,企业规模则从初创企业到世界500强企业不等。

调研结果显示,在全球五大交易所上市的校友掌舵企业2020营收总值达7.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当年全球第9大经济体加拿大的GDP(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受访校友负责企业或部门2020年总营收为183万亿元人民币,约为沪深股市所有上市公司总营收的3倍。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超过一半受访校友在各级人大、政协任职或担任各类社会职务,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比例也高达84%。受访中欧校友平均每年会投入11天进行社会活动;前5%的校友,年均贡献时间超过30天。根据受访校友数据推算,中欧16585名活跃校友(指近三年主动通过微信与学院数据库对接、明确校友身份的校友)投入公益的累计时间约9万小时/月。

实际上,近年来广大中欧校友、校友企业、校友组织、校友公益机构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公益实践,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一个半月内,中欧校友个人和企业捐款、捐物累计接近18亿元,有7位中欧校友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称号。在今年,无论是7月河南暴雨灾害,还是10月山西洪灾,中欧校友及其企业也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积极捐款捐物,践行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益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公益项目深化管理的新要求,公益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公益力量尚未能形成巨大合力,需要进行公益人才的大力培养和组织体系的变革。

在此基础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今年11月开设首期“中欧校友公益营”,全力培训校友组织公益负责人、校友公益骨干。未来,还将整合成立公益平台型组织——中欧公益联盟。“我们期待变革时代的领导者们能够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公益理想和目标,并推动公益项目的持续迭代。公益同样离不开企业家精神,年轻的中国公益需要更多的突破。在这方面,中欧校友对中国公益的贡献未来还可以更多。”汪泓说。

多维度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最早在中国提倡企业社会责任的商学院,在学院的教学、研究和运营等方面贯彻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基金支持优秀的课题研究,深入结合中国实践,形成一批特色课程和研究成果,引领商学院责任教育。“建院伊始,学院就为MBA课程开设商业伦理课,中欧开设的其他课程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必修内容。中欧每年定期发布社会责任白皮书,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作为跨学科研究领域之一。中欧鼓励并支持在校生的社会责任及公益活动,与校友携手打造中欧企业社会责任的特色和影响力。”汪泓表示,当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在打造以人为本的绿色低碳校园环境,这也是商学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正在重塑中国的商业社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也正在用他们广泛的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其中,公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汪泓看来,企业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人类的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有很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也有很多企业走向全球,这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企业发展规划到内部管理制度,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从内部员工到外部客户等方面都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合法合规地把企业做好是最基础的社会责任。能得到职工的爱戴,得到客户和供应商的尊敬,我觉得这是更高一层次的社会责任。”汪泓认为,企业只有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地协调平衡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同发展,才能保证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企业自身也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平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国上海、北京、深圳、加纳阿克拉和瑞士苏黎世三大洲五地都设有校区,以国内的三地校区为依托,中欧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的人才培养当中,在推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中,在长三角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当中,也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作为一所扎根中国的国际化商学院,中欧始终紧跟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搭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好地围绕国家战略和中国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与平台价值。”汪泓举例称,比如中欧领衔创建的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与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等世界知名案例库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已收录中国主题案例近2000篇,覆盖中国大陆30余所院校及学生,使用频次达42万人次,助推全国商科学校案例教育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案例,为全球管理知识宝库持续贡献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