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叶心冉 进博会已经走过第四个年头,而这是特殊的一个。因为,进博会展馆所处的大虹桥片区,在今年初由国务院批复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已上升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的国家战略和八方瞩目的焦点热土。
进博会经过四年的淬炼升华,四大平台效果越发彰显、效应愈发外溢。展品、商品、展商、投资商在这里交流汇聚,创意和理念在这里碰撞,进博会成为持续激活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源泉。进博会所代表的的开放、多元、互联、互通的音符正在大虹桥这片土地上热烈的演奏着。
进博会:新老朋友的会客厅
作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平台,进博会不仅仅是展商、展品、投资商的聚集地,更是各种理念和创意碰撞出火花的舞台。“进博会提供给了我们一个更为快速、更加宽松的信息交流空间。”进博会期间,一名参展企业的负责人这样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感慨。单单是这样的表述,还不能够更为具象地表达出进博会这一平台究竟在信息交流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
上述企业负责人进一步向记者阐述,进博会提供的场景是与办公室交流完全不一样的场景。如果是招商会的形式,需要不同企业提供一个个的项目提案,首先,客户拜访的阶段可能就需要非常多的联络对接流程,另一方面,提案的过程中,对方对于方案不一定会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对于一些技术性的产品也不一定有非常清晰的理解。“而在进博会上,面对来往的参展者,展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即时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电子屏以及一些互动过程,将产品的背景、理念、功能等等向来访者做更为直观的介绍,而且氛围宽松,相对没有那么拘束。”上述负责人这样向记者解释到。在大平台的背景下,一个个距离更近的交流在这里发生。
进博会这一平台,是世界瞩目、全球共享的平台,很多企业不约而同地在进博会期间官宣旗下新的品牌、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正如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所言,进博会无疑是创新成果的最佳展示平台,“因为通过进博会,我们会更容易打响新品牌、新产品的知名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定方案开始出现,全球商业决策信息和分析服务机构邓白氏对此有颇为明显的感受。早些间,邓白氏跟随跨国公司客户来到中国,当时邓白氏在中国市场提供的服务遵循着全球统一性。但慢慢地,邓白氏发现,将全球产品引入到中国的这条路子越来越不适用了,“我们必须要本土化,要根据本土客户的要求来对我们的全球产品进行改造。”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这样说到。
因此,邓白氏在中国组建了研发团队,与全球其他地方的研究团队协作打造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或者直接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来打造创新产品,进而推广到全球。“目前,我们已经有相关的本土创新产品,如风向标、数研汇、整合精准营销服务等正在向中国市场推广。”吴广宇说。
除此之外,更为直接地面向用户、洞察用户需求是企业在这个平台上看到的另一大优势。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指出:“进博会不仅让用户更加了解施耐德电气,也让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探索合作机遇,跟新老朋友们拓展‘朋友圈’,是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已经连续参加四届进博会的施耐德电气,对于这一平台散发的“粘性”吸引力感受深刻。“不少客户在第一届进博会上签约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年一度‘进博会上见’的老朋友。”尹正这样说到。伴随一年又一年的进博会,“老朋友”之间的合作深度也在拓展,尹正举例介绍到,比如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与施耐德电气在中低压一体化、强弱电一体化等领域达成合作之后,今年又将合作拓展到了前瞻性的数字化理念与产品,“我们相信,绿色科技和绿色朋友圈的融合,方能打造零碳的绿色未来。”“参展并不单单是为了签约,更是打造和促进生态圈,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进行深入交流。”尹正这样总结表示。
大虹桥的吸引力
作为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进博会带来的开放式的“大辐射”效应,正在“大虹桥”这片热土上谱写乐章。
紧靠大虹桥核心综合枢纽为施耐德电气提供了切切实实的业务发展机遇。据介绍,正是看重大虹桥的交通、区位和功能优势,2016年,施耐德电气将上海分公司落户长风,属于大虹桥规划范围内。2019年,施耐德电气携手申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申铁信息”),对上海虹桥站配电设备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升级改造,共同推动铁路客站客运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发展,打造中国首个“智慧车站”。值得的一提的是,施耐德电气和申铁信息的结缘正是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
将中国总部落户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片区的外商企业上好佳,二十多年来,见证了这片区域腾飞式的发展。
2000年,上好佳在青浦区徐泾镇成立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上好佳在中国的管理和研发总部,占地273亩。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时还没有“大虹桥”的概念,现在周边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尤其是2009年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成立后,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上好佳充分享受到商务区“大交通”带来的便利。上述负责人指出,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开车只需15分钟,出差开会都很方便;会客聚餐的话,直接约在虹桥天地,客人下飞机或高铁直达,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大虹桥具备的“大交通”“大辐射”的优势正在吸引更多企业的目光。
进博会期间,邓白氏与南虹桥在开幕首日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据介绍,邓白氏及其在中国的运营实体计划于年内完成入驻南虹桥工作,并将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发展建设。
自去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后,邓白氏已经在筹划进驻虹桥的事宜。“首次参加进博会后,我们发现进博会所在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开放新高地。”吴广宇说到。“今年以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之后,我们更加看好大虹桥区域。”
交通汇集带来的连通性,对长三角区域、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产生的辐射效应以及区域内聚集的产业优势是邓白氏看到的机遇。
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发展城市,其自身能级不言而喻,而“大虹桥”逐渐占据上海核心战略地位,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与“大浦东”形成了上海的双引擎格局,包括交通、产业、空间、结构、布局等多个层次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前行。如今,大虹桥不再只是承接商务效应,更是肩负起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和上海“五个中心”提升能级等重要使命。
第四届进博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发挥“大交通”“大会展”“大集聚”“大辐射”优势的大虹桥区域仍在在继续书写开放、互通的故事。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