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文 现在,你还生怕错过每次打新的机会吗?
自10月22日以来,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9只新股首日即破发,其中成大生物首日跌幅达27%,投资者中一签亏损1.5万元,打破了“新股不败”的神话。这也让热衷打新的投资者吐槽“中签犹如中弹”。
事实上,自2019年A股推行注册制改革以来,新股发行破发的情形并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投资者原有的“打新必赚”的投资思维逻辑,并以此建立了一个打新赚取绝对收益的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收益是基于IPO定价规则的博弈行为,而这一切随着沪深交易所的询价新规落地而打破。
在原有规则下,机构抱团报价压低了新股上市定价,为此后上市补涨留下了空间。这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确定性的预期,市场上也由此衍生出了打新市场生态,其中包括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策略的打新基金,此外,“固收+”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也围绕打新博取绝对收益。
而新规则完善了高价剔除机制,将剔除部分“不得低于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0%”调整为“不超过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3%”,减小了高价被剔除的风险,打破定价环节的制度红利,让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更加市场化,这也更符合注册发行制度的改革初衷。
其实,部分新股破发是A股推行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形。相比海外市场高达30%的新股首日破发率,目前A股市场新股破发率比例很低,未来破发或将会成为常态。更有甚者,不排除会出现发行失败的案例。投资者闭眼打新赚取无风险收益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投资逻辑也须面临重构,须从博弈逻辑转为价值为本。
未来打新抑或炒股会是一门“技术活”,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要想“慧眼识金”,需要放弃博弈思维,而是在基本面研究上下更多功夫,比如研究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研发投入、行业格局、产业链地位、市场流动性等信息来甄别投资机会。能否收获“时间的玫瑰”将取决于研究能力的强弱。
同时,这也会倒逼前端证券发行链条变革重塑。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新股供应非常有限;而注册制下,企业上市业绩门槛大大降低,上市融资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儿,资金不再博弈追逐有限的标的,而好的企业投资标的才成为市场的稀缺品,市场优胜劣汰下寻求价值将是大势所趋,相信这会倒逼券商从以重保荐为中心转向以保荐与投资并重,寻求价值为中心。
我们也注意到,新股破发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新股出现弃购现象,正在募资的强瑞技术被网上投资者弃购近51万股,而这些新股将由主承销商国信证券全额包销。
虽然注册制改革实施已有三年,并且将推广至主板市场,但是它对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理念的重塑或许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破发,证券市场利益相关各方都能彼此去寻找共同的价值,这是建立A股新生态所必经的一关。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