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文 近期房地产市场坏消息不断,比如佳兆业、阳光城的流动性问题暴露,又比如房地产税试点正式启动带来的市场恐慌。当然这些事情并不意外,国庆节前后央行松口按揭贷款,只是意味着政策底到了,但市场底还没有。房地产行业的至暗时刻,现在还远远没有过去,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近日我提出过一个问题:旨在降杠杆的三道红线政策,明明白白提出2023年6月才是监管的大考节点,为什么2021年还没有过完,不仅一些指标差的房企倒下了,有一些看起来指标比较好的企业,也过不去了,有时候就是一口气没接上,断流了。
问题引发了若干讨论。有些朋友的回复是非常准确的,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资本的回缩和挤兑。有些人则痛斥资本的无情冷血。这些话当然对,可也是显而易见的逻辑,他们更多是从地产圈的视角出发,去看待目前问题的。
如果从资本的视角、监管的视角和公众的视角来看房地产今日的情况,恐怕又是一番光景。
资本属性本是趋利避害。尤其是以恒大和泰禾为代表的知名房地产公司,在碰到困境后被打开供人审视,它们在财务管理、杠杆运用和资产处置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引发恐慌性逃离,也算意料中事:如果龙头公司尚且如此,其他公司呢,谁又敢打包票?更何况,在金融机构基层的风险敞口并不是那么清晰的情况下,同业里谁敢做最后一个跑的人呢?
从监管的视角看,房地产体量太过庞大,行业洗牌过程中集中效应也非常明显。当大而不倒真正带来系统风险,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秩序的时候,收紧监管的口袋是必然之举。并且在过去几个月中,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在市场化、法治化的纾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乖张态度,实在是难言可信任。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大力救市再无可能。因为一旦重蹈覆辙,再次进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全社会对房地产的依赖恐怕会蓄积难以评估的风险。
至于房地产的社会形象,就不用过多描述了。过去几年行业出现的虚假宣传、违规销售、货价不对、交付质量等问题,在扭曲的市场中变本加厉。房地产过去的暴富形象,金融资源严重向其倾斜令传统制造行业受到挤压的现实,房价高涨带来的大城市居住矛盾,在目下社会氛围中愈加突兀。
缺失了多方的信任和好感,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主体都难以承受。这恐怕正是很多房企面临的现实境况。
到底是哪些事件和公司,导致不信任的突然加剧呢?很显然,是那些一边宣称自己已成功缩表,但实际上却已经停止交付、停止支付、停止兑付的公司。当然,目前这个话题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它们已经将全行业拖入了一个必须强行缩表的境地,把原本可以用两年内逐步完成的任务,突然如泰山压顶般抛过来。
当下的问题是如何活过来。但仅仅是常规的应急之法,比如借更贵的钱,比如打折卖房子,不一定奏效了。核心问题是信任如何重新回到这个行业,站在未来回看现在,可能才有全新的解套思路。
房地产长期以来的难解之结,一言以蔽之是七个字:高杠杆,短债长投。而让这个看似荒唐的游戏一直持续至今的根本,在于房价一直涨的神话,在于土地财政欲壑难填,更在于资本天生的膨胀。今天房地产和资本的联姻,确实走到了尽头,并且未来还会进一步脱钩。这将深远改变行业。
在这样的认知下,再来看今天的问题,答案可能就逐步浮现:中短期的收缩恐怕是必然的选择。只有战略性地、主动性地收缩,而不是策略地、应急地收缩,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经营导向,由向杠杆和土地要效益,转为向产品管理和公司价值要效益。大家不再比胆略,比朋友圈,比“天气预报”能力,公司价值才能真正提升,这个行业那还有得干。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