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怡然 商用两年后,中国的5G手机成熟度如何、5G信号覆盖如何、用户能用5G手机来做什么?
11月3日,一位5G手机用户对记者表示,和商用后第一批5G手机相比,如今产品在通话、摄像、游戏、视频上的体验趋于流畅,不再有明显的发热迹象,5G信号也更连续。但是相比4G手机,5G手机除了下载、更新速度快之外尚无变化。
2019年11月1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布了首款5G套餐,中国出现了第一批5G手机用户。数据上看,截至今年9月,中国市场的5G手机已经占据了当月手机出货量的70%,已经有4.45亿户5G终端连接入网。
如今,手机作为公众体验5G的第一个窗口,经历了终端、网络逐渐优化的过程,正在趋于成熟。但在杀手级的内容和创新的应用方面,仍然有待探索。
终端和网络趋于成熟
一位国产手机厂商人士对记者称,目前,5G手机的功耗和发热,已经降低许多,相比4G过渡期,5G手机产业链成熟的速度更快。但是要和4G时代非常成熟的终端相比,5G手机还是有差距的。
该人士称,技术上看,5G网络的复杂性对终端提出了很大挑战,5G手机要求更低的功耗,要求更大的带宽和更多的收发天线数量,还要保证体积和续航。这个挑战比4G初期更大,手机厂商在优化手机的过程中压力很大,至今一些问题仍在优化中。
网络的覆盖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机体验。上述手机厂商人士称,如果网络基站的覆盖不够密,手机和基站之间的站间距更长,手机的发射功率更大,功耗就更高。上述5G用户表示,相比初期,目前的手机信号更连续,室外基本实现稳定连接,室内的信号相比之前也更清晰,不再断断续续。
在中国开启5G之前,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实现了商用,但是,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目前,中国5G基站数量占全球70%数量,在网络规模上已经领先于国际。
更迅速的覆盖,有赖于更强劲的发展动力。StrategyAnalytics无线分析师杨光表示,西方发达市场通常按需部署5G,选择业务量较高、4G网络不够用的区域。相比之下,5G在中国市场不仅是商业的目标,更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所以5G的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
杨光表示,基础设施先行带来的问题是,电信运营商会急迫地从消费者市场获取收益,但是5G的市场是有发展周期的,收益仍然是不断爬坡的曲线,这让运营商产生巨大的动力去推广5G手机,让消费者加快迁移5G。
上述手机厂商人士称,从2019年底以来,运营商给手机厂商、经销商出台过很多优惠的政策,鼓励整个产业链推进5G手机。这两年时间,也是国产手机增速放缓的阶段,手机厂商也亟需新的卖点。杨光表示,2-3年是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当5G手机占据市面大部分品类时,消费者会自然过渡到5G。
公开数据看,国产5G手机价格已经下探到1000元,相比3G到4G过渡时期,千元机出现的时间点更早。根据财报,截至今年9月,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达到6.2亿户,和4.5亿5G终端入网数量相比多出1.7亿,之间的出入也被业内认作是运营商为推广5G加大套餐营销力度所致。记者曾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未更换5G手机的用户曾被以更低价格要求办理5G套餐。
内容和应用待突破
当前,5G的终端和网络已经逐步成熟,但未来的发展更多取决于内容和应用。对用户来说,5G和4G手机在内容和功能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上述手机厂商表示,目前还没有出现具有爆发性的应用,4G时代的短视频、移动支付,5G用户用到的APP仍然是这些,本质上,他们尚未体验到5G网络的先进性。
公开来看,运营商初步开发了一些5G应用,包括5G消息、5G视频彩铃、5G智能助手等,在内容和商业模式上还是延续了4G的框架,普遍通过月租费、套餐费体现,有的已到内测阶段,被国产手机采用,此方面还没有公开的用户数据。
杨光表示,应用爆发的前提,也和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有关,当数据传输的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应用才有更多的机会出现,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上述手机厂商表示,对于杀手级应用何时出现,无法形成一个准确的预测。而我们的观察是,互联网公司以及4G时代的独角兽企业,对5G应用的研发,仍在探索中,另外,新的应用会由新的互联网公司产生。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