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巨头亨斯迈:双控双碳应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

种昂2021-11-02 11:38

记者 种昂 “从过去的环保到现在的双控,都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一刀切简单有效。但一刀切下去,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近日,在2021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亨斯迈聚氨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潘律民呼吁,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二者相辅相成。

亨斯迈是一家全球性特殊及特种化学品制造和销售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包括聚氨酯在内4大事业部在全球约30个国家运营超过70个生产、研发和经营机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亨斯迈成为该行业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从2018年开始,亨斯迈全面向产业链下游布局,试图通过聚氨酯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四大可持续创新,助力中国汽车轻量化、建筑保温、冷链仓储、管道保温、现代农业等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作为最早一批来华的化工巨头,亨斯迈对于当下中国“双控”“双碳”政策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潘律民看来,如果仅从制造环节来看,这对包括亨斯迈在内的每一个制造商来说,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从一个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到市场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来看,这将是聚氨酯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市场机遇,没有之一。

根据中科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约为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按照现有情况,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中国要实现“双碳”,须降低上百亿吨碳排放。中国各领域碳排放中,工业占37.6%,建筑和交通分别占10%、9.9%。

“当谈及建筑、交通等行业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时,不应该只是关注绿色建筑的前端制造环节,应该关注从制造到使用整个生命周期如何减碳。”潘律民解释道。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测算数据,建筑领域中55%是生产建筑材料所带来的碳排放,有超过43%是来自建筑运营阶段,即一栋建筑在50-70年使用过程中冬天取暖、夏天制冷和日常烧饭等所产生的碳排放。中科院的检测结果显示,制造一辆汽车所使用的材料只占到这辆汽车总碳排放的30%,70%是在未来十年二十年运行阶段燃烧能源所排放的碳。冷库内要维持低温,冷链行业减碳在日常运行中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些高能耗、急需减排的行业,正是亨斯迈布局的重点领域。

如今,这个扎根中国已久的化工巨头及时转向,试图将可持续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双碳”目标相结合。

“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议题肯定是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这将是亨斯迈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方向。”潘律民说,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亨斯迈希望在“双循环”下,能从外部来融入,变成一个内部的塑造者,提供不同的思路与路径,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技术创新的方式,帮助中国企业达到“双控”“双碳”的目标,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中国若要实现“双碳”目标,降碳的幅度超过欧美国家,对新材料、节能材料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目前,亨斯迈正在以聚氨酯替换汽车座椅的骨架,使之从3.8千克减到1.5千克;将聚氨酯这种化工保温材料,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冷库、供暖管道等领域;计划在中国西部地区推广近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落地……

2021年6月23日,亨斯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签署碳中和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聚氨酯产业——从上游原料生产到下游材料应用——全生命周期进行碳足迹评价。目前这一项目已近尾声,近期将对外发布。亨斯迈试图通过探索整条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标准,寻找产业链各环节减排减碳的有效途径,赋能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从而参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市场的竞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