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均衡命题下的转移支付 | 共同富裕系列评论

宋馥李2021-10-15 19:51

宋馥李/文 共同富裕,大国命题。

这里的“大”,就实不就虚,是为“大的国”的命题。何谓大!在一个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14.1178亿人的大国,共同富裕如何全面铺展开来,让所有的地域、所有的人,都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幸福愉悦,实现一种均衡的、公平的、理想的共同富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为我们框定了一个基本路径,那就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其中特别强调: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加强,并提高精准性,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可见,共同富裕不是行动指挥棒,是一个执政理念,是一种治国方略。而转移支付作为财富再分配手段,是中央政府的具象调控,着眼于全域施画,顶层设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都有扎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必须认识到,中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正在地理空间上变动、洗牌、重构之中,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改革开放以来方兴未艾,而在2010年之后,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过往的10年间,中国的流动人口增加了1.5亿,增长了69.73%;而在全部的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亿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5亿人。东部地区人口占比大幅上升,中部、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下滑,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愈发明显。

如果说胡焕庸线曾经划分了中国经济的两重天,那么今天来看,这条线给出的东西两个大区域,级差非但没有消弭,还出现了新的极化效应,人口向几大城市群快速集聚,即便在经济大省广东,粤西、粤东和粤北欠发达地区,人口也加速流入几个核心城市。

可以说,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要素,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向着越来越不均衡的状态绝尘而去、势不可挡。

一些西部和东北的城市人口流出,公共服务的对象减少了,城市变得空旷了……东部的一些行政建制的乡镇,外来人口安居乐业、开枝散叶,早已具备了城市的体量和样貌。

这一减一增,此消彼长,就是中国的经济地理镜像。当我们强调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均等化的同时,人们却从未停下脚步,纷纷搭上南下的列车,登上东去的航船,向那个美好的彼方奔去。

在这样的历史图景和变动趋势下,共同富裕在全中国的国土空间上实现,势必要顺应这个大变局、适应这个大格局。而这个大变局下的转移支付,作为中央政府调控的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也将有新内涵、新路径、新方法。

这便是中央财经委强调的,转移支付既要加强,又要兼顾精准性。要加强的,就是要对始终处在发展短板上的地区,提升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实际上,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对集中连片的十四个区域,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投入,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保障体系到产业要素,都注入了强大动能,这是一次空前的转移支付,在这只大手的调配中,先富地区对贫困(后富)地区施以大帮扶。

再从生态文明这一治国方略来看,我们同样可以理出这样的脉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新时代的发展观来统摄全局,我们摒弃粗放的发展路径,以高质量发展的方式迈进时,转移支付在宏阔的国土空间上如何着力,答案已经清晰。

青海三江源要守住中华民族的一泓清流,内蒙古大草原要成为北疆的绿色屏障……要让发展的中国共享生态文明,我们就要重新思考不同区域的发展,那些生态脆弱的区域、抑或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是否也要招商引资、贡献GDP?

今天的共同富裕,是一种“大开大合”的共同富裕,它不是固守现有的经济格局,也绝不是在地理空间上谋求均质化,而是按照人口和区域经济的大变局,以发展的效率为衡器,让转移支付发挥调节器的作用,以人的“幸福感”为依归,追求共同富裕的均衡和统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活在西部沙漠边缘的人,生活在东部田野上的人,安放着各自的烟火人生;生活在群山里的孩子们,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们,享受着同等的教育,憧憬未来时,做着相似的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城市版主编
城市与政府事务院长
专注地方时政和区域经济,以中观视角观察中国城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