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业务踩刹车 | 保卫财富

田进2021-09-30 21:49

 
 
编者按:涨价潮起,各行业生存状况如何;经历疫情不断冲击后的产业,如何寻求生存和发展;在资源持续集中的市场中,企业如何突围;站在宏观政策急剧变化的风口,中国的产业正在发生哪些新的改变?透过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观察,我们制作了本期专题,寻找答案。
 
 

经济观察报社 记者 田进 2021年,随着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及灵活就业人员保障问题到下半年《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灵活用工市场迎来了全新的监管环境,更多企业也随之重新审视灵活用工业务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

一直以来,灵活用工市场都备受瞩目且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球市场来看,世界就业联盟(WEC)数据指出,2019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收入约为4950亿欧元,灵活用工占据约79%的份额。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灵活用工市场渗透率在2%-3%之间,中国目前仅为1.5%,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6%)。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国内灵活用工市场拥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科锐国际CEO李跃章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于灵活用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灵活就业群体也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蓄水池,在解决劳动者生计的同时缓解了城镇就业的压力,降低了企业成本。”

在市场快速崛起且空间巨大的另一面,灵活就业群体涉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平台公司应承担的责任范围一直存有争议。按照官方定义,外卖员小哥、快递员等灵活就业群体在中国约有2亿人。然而,这一庞大的群体,此前一直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对于近一年的市场变迁,作为众合云科(51社保)创始人,余清泉有着深刻体会。他说:“近期政策的密集出台凸显了监管机构对于新业态重点群体劳动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于平台企业而言,到了必须高质量高标准地执行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多层次保障方案。”

在过去几年里,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和政府部门进行过多次合作交流。她也发现,以前讨论的主题更多是灵活用工是如何的势不可挡,但今年政府部门都在想着怎么有效管理、有效保障,如何将灵活用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而不让它失控。

人力资源机构入场

“灵活用工业务对人力资源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包含人员的招聘能力、系统的配置、风险的管理配置能力、资金实力等。对比国内外,在欧美这样灵活就业成熟的市场,一个普通的行政岗位如前台,在欧美市场一天就可以招聘到位,在国内拥有这样招聘能力的人力资源供应商非常之少。但现在很多人力资源机构以及平台不断进场,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

作为科锐国际CEO,李跃章先后领导科锐国际中高端猎头、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技术创新业务团队,见证了近十年国内灵活用工服务行业的变迁。2006年科锐国际开始布局灵活用工,目前主要的方向是三类——通用类的岗位外包,如财务行政工作人员;专业类岗位外包,如IT、医药研发人员;业务流程外包。如财务人员、客服中心共享。

近年来,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呈持续提升态势,2018年至 2020年分别为 68.83%、77.13%及79.15%,2020年占比较2018年提升10.32%。2021年上半年,灵活用工营业收入增长为80.58%,外包员工人数28500余人。

在企业灵活用工业务持续扩张的同时,李跃章也发现了行业一些非常规操作等乱象。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灵活用工市场的管理和完善是需要不断加强的,包括给灵活就业人员上工伤保险、意外保险等。但我觉得市场会慢慢规范、健全和完善。国家的关注、政策的扶持、监管力度的加强会使整个行业未来更加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格局,李跃章认为肯定会出现一些非常专业的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的人力资源公司,公司也将会以多种形式存在,如区域性的或者服务于垂直行业的人力资源企业。

平台企业的合规化

相比于提供灵活用工业务的人力资源机构,因为涉及到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更为广泛的灵活就业人员,在2021年下半年政策密集出台下,美团平台型公司受到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表示,十四五期间,可以预见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一定是必然趋势。在这个必然趋势中,平台公司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从劳动法层面而言平台与劳动者没有劳动关系,企业追求盈利无可厚非,但平台公司确实从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中获益了,他们必须要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7月26日,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当天,美团股价下跌超13%,美团也回应称此前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和座谈,接下来将坚决贯彻和落实指导意见,继续积极改进,在劳动保障、配送安全、骑手福利、骑手体验提升等多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保障水平,提升行业就业质量。

余清泉介绍,现在平台企业用工情形非常复杂混乱,直营、加盟、众包、派遣、外包等不ー而足,甚至还存在多重转包。从劳动从属控制视角来看,存在符合劳动关系的、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个人自主经营自由职业等。”

此前,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过低也一直被官方提及。8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正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拟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力争尽早地解决职业伤害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面对全新的监管环境,余清泉认为,平台企业应当响应号召,积极拥抱新的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并主动关心关爱劳动者,努力改善劳动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逐步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需要做到梳理用工关系,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合同协议文本的合规审查与标准化。

在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方案方面,则包含职工五险一金、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社保、补充商业保险四个层面。这样的多层次保障方案亦是对企业或服务商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余清泉认为,平台公司尤其需要关注专业性、地域性、IT技术能力与灵活处理经验四方面能力。

余清泉表示,在专业性方面,需要对劳动用工社保政策有长期积累,且对不断更新政策的前瞻性判断;地域性方面,必须具备全国属地化服务交付能力,且具备完整的质量效率管理体系;目前全国大部分人力资源服务商都采用互为服务转包模式,真正具备大规模直营网络布局和成熟的服务质量效率管理体系的专业服务商极少;IT技术能力上,对于平台灵活就业这种高频复杂分散灵活的信息流交互,需要一套完整的SaaS产品和开放的API能力,并能集成到平台企业灵活从业者移动端,实现实时交互;灵活处理经验方面,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与普通的社保服务不一样,涉及大量的工伤事故处理、争议解決、理赔核算等,而且要和全国各地的属地化社保部门打交道,这极其考验专业团队的灵活处理经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