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和药物“倒下了”,但千万个“license in”会站起来

张昊2021-09-27 19:26

张昊/文 海和药物还是没能通过科创板的审议,今年7月,这项IPO被暂缓,9月,正式被否决。

上市委员会在问询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海和的在研管线,尤其是这家公司的绝大部分管线来自于“license in(授权引进)”,相关部门关心这些产品是否有过实质性改进,是否对合作方存在技术依赖。

这件事被媒体定性为licence in模式受到更强监管,不少媒体甚至直接唱衰该模式。逻辑挺简单,问询牵扯到的问题直指引进品种。我并不是科学家,的确不清楚海和药物不过审,究竟是因为核心管线本身就出了问题,还是license in这个模式出了问题。

但就在这个事情发生的当下,licence in依然是各个国内创新药企业扩张管线的核心手段之一。最近,连此前一直坚持自研的恒瑞都入局了,被戏称为“恒瑞不再是恒瑞了”,尤其两笔交易还发生在创始人重回一线,要力挽狂澜公司低谷的时点。

好像挺矛盾,国家要加强监管了,弄不好licence in这个“游戏”就要结束了,但拥有如此多资源禀赋的创新药巨头却在新战略展开的一开始就下了这步棋。

但听上去又挺不矛盾,这不正是因为licence in太多了,如今排队IPO的创新药企有哪一个敢拍着胸脯讲我是纯自研的?相关部门必须得重视,且监管能力和力度也必须得加强。不得不说,的确有企业吃到了“甜头”,趁着市场早期监管不完善,浑水摸鱼。

我们先来看看licence in模式的诞生逻辑。创新药行业目前是国家的战略级行业,国家可以说为这个行业匹配了前所未有的资本市场政策,这跟行业特性有关,毕竟药物的研发过程很漫长。这使得一开始,众多已经上市,且拥有较高市值的创新药公司,管线都挺早期,离商业化都很远。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只依赖自研去推动管线,那只能十年后见。国内市场不比欧美,多数公司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对于投资者来说,买了你的股票,十年之后才知道成色,那还不如不买。这没有商业逻辑,这是拆盲盒。

所以,聪明的公司开始出现了,如果能把时间鸿沟一下子缩短到三到五年,甚至一、两年,那么是否就比其他公司的确定性更强,以及更快的商业化进度是否意味着更高的市值。再鼎医药验证了这个逻辑,之后一堆公司效仿。直接结果是,标的越来越稀缺,价格也越来越贵。

但要区分一个事,不管是自研,还是licence in,最终都是要成药。这里面是不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花钱买来项目,甩给CRO,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你只是单个案例去理解,的确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你持续的,且多管线去规划产品版图,就必须得重新构架组织能力。这本质上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能力,从选择项目,到多管线研发推动,临床入组,直到最终获批。

因为像再鼎这样的公司已经把差距拉起来了。它第一款引进品种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上市,第三款药刚刚获批,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不出意外,未来两到三年,还有大概十款产品可以上市。

先不论产品成色,就拿再鼎来对标,海和究竟验证出了什么优势点?一些公司已经把这个模式推演得很远,且也体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效率性,那作为后来者,你的确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往大了说,未来3到5年,licence in肯定会越来越流行。一方面,“需求端”在增加,创新药的上市公司都想为自己赢取更多的竞争资本,以维持自己的资本价值和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随着licence in模式的进化,以及优胜劣汰,它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着相比于自研的效率性,理解并熟练使用licence in,甚至已经成为投资人考核企业经营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科学论科学,花钱买知识产权是“可耻”的,这也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原罪”之一,过往好多年,自研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这还是个商业的事。我们底子薄,目前的优势只有资本,谁真的能把资本使用效率提高,借此招募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做出了更多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我们才算探索出来新的超越路径。

所以,请认真学习并演练licence in,头部药企想要走向全球前十,腰部药企想要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小药企想要活下来,哪怕抱抱巨头大腿,都要靠它了。资源更快速地流动起来,才能形成效率,也才能形成生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