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有望逐渐缓解 基金经理看好芯片国产化

李沁2021-09-25 10:1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沁  芯片荒正有望逐渐缓解。“我在调研车厂时发现,缺芯情况似乎没有得到好转,不过,从工厂复工到下游接收产品是需要一个周期的,所以预计到9月底、10月初会得到好的反馈。”沪上一名基金经理表示,“从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原本因疫情停工的5条博世马来西亚芯片加工生产线已有4条复工。”

华南一大型公募的基金经理的调研结果亦证实了上述判断,不过,他也表示,汽车行业的缺芯仍较为严重,尤其是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

强烈需求与供应紧张碰撞,给芯片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8月以来,A股市场上,对半导体的关注度与资金成交额明显下降,继万得芯片指数历经8月25日以来的7个连续下跌后,9月13日起再现连续4日的跌落。同时,板块估值回落明显,当前处在60倍、70倍左右,为近三年的低位。

在全球缺芯的情况下,板块能否重获资金青睐?估值回落的态势能否停止?

进击的半导体

在基金经理们的眼中,半导体并非短期投资逻辑,而是中长期的投资逻辑。

从半导体的起步来看,2019年,半导体处于价格大幅上升阶段,2019年初更是半导体价格上行的起点。此前,与大盘相比,半导体行业并未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2019年开始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

究其原因,2019年以前,愿意投资半导体行业的资金并不多。具体来看,其投资路径、退出路径及风险周期较长。不过,随着科创板的创立,行业生态得到一定的改善。此外,政策层面的支持亦成为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从国家层面来看,为支持硬科技的发展策略,在资源方面的投入也是战略性且不遗余力的。因此,半导体板块在此之后有了非常明显的估值提升。最后,从产业逻辑的层面来看,在中美竞争格局之下,半导体的国产化被提上日程。在此情况下,半导体板块承载了较高的期望,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2019年,整个板块的估值迅速抬升。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当时市场普遍认为伴随着经济下行、消费意愿降低,半导体行业的下游消费疲软,整个行业都处于主动去库存的状态。“那时候所有的企业,包括下游的电子应用厂商、汽车厂商都在抛售他们的半导体库存,以此应对寒冬。所以,去年2月份到6月份,行业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中。尤其时汽车行业,当时就预计下半年的汽车销量肯定不行。谁也没想到,三季度的时候,疫情在家办公带来的一系列需要,使得大家对半导体行业下游的需求迅速上涨。”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罗英宇表示,除了在家办公的影响,新能源车的发展也对半导体行业的扩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估值差不多到了175倍。

然而,在半导体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上下游的供需矛盾也愈发突出。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半导体行业的供给侧处于收缩状态,其对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半导体生产扰动强烈,产能无法释放,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下半年,半导体供给矛盾凸显。

也正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等半导体厂商率先涨价,订单纷至沓来,很快这些地区的产能被哄抢一空。随后,各种半导体厂商先后涨价,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利润表现亮眼。

在此期间,半导体板块估值也经历了冲高回落的变化,从175倍回落到60倍、70倍,板块关注度也随之下降。2021年3月,对公司中报业绩的高预期使得市场再次将目光投向半导体行业,其中功率半导体、安防芯片、上游设备和材料等领域被重点关注。随着8月初相关预告、公告的发布,资金对板块的关注度有所下降。“15%左右的回落仍在良性回落区间,另外,有国家战略层面布局的加持,板块估值很难再回到从前便宜的状态。往后看,半导体仍是值得关注的成长性板块。”罗英宇表示。

基金经理的目光

全球缺芯,国内芯片企业在做什么?机会来了吗?“国内很多芯片公司是趁着这一波缺芯荒和涨价进去的。因为原本市场没有给国产芯片机会,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国产芯片的风险成本较高,因一个小元器件带来的整体风险太大。因此,为了追求稳定性,即使国产芯片价格低廉,企业也不愿冒这个风险。而全球缺芯的现状,使得行业下游企业选择对国产芯片进行测试,无论是短期试用还是长期替代,机会是在慢慢渗透的。”前述沪上基金经理表示。

上述华南大型公募的基金经理最近调研时也发现,缺芯之下半导体设计公司开始“冒头”了。在调研时,他最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便是,芯片公司能否真正切入下游。他表示,中国厂商的优势在于和需求端结合紧密,如果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具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未来潜力巨大。例如,由功率半导体、模拟半导体切入物联网芯片便是不错的尝试。

中信建投在研报表示,各类电子产品新旧应用需求推动半导体芯片规模不断扩大,下游需求强劲,5G、汽车、PC等多行业需求共振,驱动长期成长。成熟制程芯片市场仍然巨大并将成为主要的市场增长点,28nm以上成熟节点占整体产能的比例为60%,2021年成熟节点产能短缺将延续,更多晶圆厂加速聚焦特色工艺。其认为本轮半导体景气周期持续度将超出此前预期,预计延续至2022年。同时,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将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2021-2022年中国预计将建8座高产能晶圆厂。目前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占采购总额的7%),未来国产设备发展空间广阔。此外,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产品线逐步完善,在各自优势环节逐渐突破。

此外,罗英宇提到,除了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外,半导体板块估值的未来成长性较好,其中既包括消费电子的扩张和新能源车的发展,也包括如VR、AR眼镜等相关应用的扩张,在此强劲需求下,板块未来的增量会持续发展。同时,国产化的结构变化也使得国内厂商不断延续该路径探索,其在行业的结构和占比亦会有明显提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富与资产管理新闻部 长期关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金融法规领域,重点探索沉浮其中的人与事。新闻线索可联系liqin@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