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青 9月17日,在2021年资产管理年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在谈及科创板未来发展趋势时表示,科创板一直把“硬”科技或者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扶持方向,现在更加强调“硬”科技。而对“硬”科技的强调,是关注国计民生和有助于解决“卡脖子’”领域,比如操作系统、工业设计在内的20多个关键领域。
数据显示,在科创板上市的340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数量占比40%,生物医药占比20%-25%,高端设备是百分之十几,三个行业合计达到80%的上市公司数量,都是战略新兴行业。
“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以来,科创板在两年多的运行时间内,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40家,总市值达5万亿,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相比之下,创业板花了10年时间,市值才达到5.5万亿。”刘逖认为,科创半的优势主要在于注册制的安排,让企业上市相对比较顺畅,PE和VC能够退出,又可以进一步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在一二级市场之间奠定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生态。
据介绍,目前340家上市企业中,有95%的企业均获得了PE和VC投资,平均获得资金超8亿元。
在刘逖看来,影响2015年股市波动的因素包括:资本市场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因而,科创板在设计之初就按照这些方面做了针对性的安排,包括交易制度的改革,包括配套的产品。
基于此,上交所对科创版的定位就是,率先将其建设成为科创企业上市首选的成熟市场。而这类成熟市场从市场表现上看,主要体现在业绩和预估值基本匹配,市值和交易量匹配,交易量和股指走势稳定。
“以美国市场交易量为例,过去五六年,其最高一天的交易量和最低一天的交易量差1.8倍,而我们国家最高的一天交易量是2.2万亿,最低一天是800亿,相差11.8倍。此外,我们国家是牛市时交易量大,熊市时交易量小,而全球市场则是熊市交易量大于牛市。从投资学的逻辑来看全球市场的这种策略才是合理的,因为牛市最好的策略就是买入加持有,买了不动就挣钱。但是熊市的时候,要做好风险管理。”刘逖说。
据悉,目前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40%,主板仅为16%左右,已远远高于其他板块。同时,科创板也在不断吸引外资加大对其投资。
此外,刘逖还表示,上交所股票市场去年年底首次超过了东京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仅次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交所债券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尽管目前规模和银行间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去年上交所股票市场的融资额达到3300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和新增的IPO融资额在全球都是排第一的,债券市场去年的融资额是6.6万亿,给企业的融资额是5万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