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时代,打开被遮蔽的科学偶像

程明霞2021-09-13 17:04

(图片来源:图虫网)

程明霞/文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与这个时代热气腾腾的一切都不沾边。

他们很少上媒体热搜、很少出现在直播间、也很少被刷屏——除了其中一位,在去世当天和之后好些天,被整个国家悲痛地怀念和致敬,他就是袁隆平先生。其他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默默无闻地沉浸在实验室或者田间,或者在奔赴国际学术会议的跨国航班上。

但是,往深里看,他们是如此深刻地介入和改变着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人类的前途命运。

他们在基因测序上的革命性突破,让全球无数孕妇得以获得无创产前唐氏筛查,确定胎儿的基因是否健康。他们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让地球上第一人口大国,免于粮食危机的噩梦。他们对细胞与免疫系统的研究,触及了新冠肺炎引发的炎症风暴的源头……

他们出生、成长的根都在中国。他们的上述研究成果,也大都在大中华区完成。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充满原创性与突破性,而且获得了超越国别、造福全人类的影响力。

他们是《“未来”科学家》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自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的15位科学家。

科学偶像的人生故事

长篇深度人物访谈,早已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文本。在短视频、长视频、公众号10w+文章、娱乐综艺耗尽公众注意力资源的今天,哪怕还有偶然一见的人物访谈文章,也大都不很长、不深入,而且更多是娱乐明星的简单问答。无论是当年著名政治女记者法拉奇留下的至今仍灼灼生辉的《风云人物访谈录》,还是持续影响当代文化界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同类书籍在中文世界都非常少见。

这本书,《“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因此显得十分另类,让人刮目。知名或者还未出圈的15位科学家,随着提问的引导,一点点追溯自己的出生、童年、求学之路与科研之路,穿插着自己的挫败与光荣、对科学、对时代的感知和理解,细致、真诚、言之有物,读来让人沉浸又动容。

张启发教授,与袁隆平教授是相同领域,他创造性地构建了水稻“永久F2群体”,显著降低了杂交水稻育种的随机性,极大地拓展了杂种优势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但是,比他这番了不起的科研成就,更让人震动的是,张启发当年用不到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高中到博士后的全部过程。科学家的故事历来传奇且励志。但是,文革中度过少年时代的这一代中国科学家的人生故事,尤其传奇、震撼人心。

不同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袁隆平教授,被大自然的魔力所召唤,在田间地头做起了著名的“禾下乘凉”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把自己一生献给了中国的粮食增产事业;张启发教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出身,祖辈都是湖北农民。他从小就在田间长大,却吃不饱、经常挖野菜充饥;初中时文革开始,虽然文革结束后他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也依然很少上课、基本都在下地种田。

直到文革结束,时代的风气开始转变。张启发才发现,搞小麦研究需要出国、出国需要会英语。因此,用文革结束后不到十年时间,张启发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到出国、到在美国读完博士后、然后回国,在离家乡不远的华中农业大学,白手起家、像创业者一样四处筹款,组建了武汉地区第一个可以做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从此开始了扎根中国农田的水稻研究。

直至今日,张启发教授团队倡导的“绿色超级水稻”,不仅是中国科技部的重大项目,也获得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认可。被他命名为“双水双绿”的理念,也就是水稻和水产动物(小龙虾)共同养植,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减少环境资源负担,让所谓的“鱼米之乡”真正名副其实。“双水双绿”之所以让张启发教授骄傲,不仅在于它可以突破性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更重要的是,“放眼世界,这种系统具有其独特性,它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创造。”小升初考试作文,写下了《当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的张启发教授,历经时代耽搁与奋起追赶,最终兑现了儿时承诺。

对大众而言,陌生的不只是农田里的杂交水稻,还有复杂的密码学。从这本书15位科学家之一、来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家王小云教授的故事里,我们得以了解,中国的密码学研究如何让全球密码学界兴奋和震惊!其相关研究成果,又是如何被中国的软件产品广泛使用。

作为书中15位科学家中唯一的女性,王小云教授从小的兴趣与优势,其实在物理学。来自父亲的期待,“父亲从小教育我要像居里夫人那样,为科学献身,为国家做贡献。”与母亲的支持,“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学习,母亲承担起了全部的农活家务活”,王小云没有被传统社会“女孩数学不如男生”的性别偏见所限制,她的物理与数学成绩一直很好,最终大学时选择了数学系,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洞院士,从事解析数论的研究。

数论是公钥密码学最核心的数学基础。王小云教授一头扎入了这个很重要、很难、也很冒险——“事实上这个方向里的科学家,99%的人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的领域,充满激情地破解了一系列国际密码算法。

身为女性科学家,王小云教授的成就更显得了不起。不像书中其他男性科学家,大都有妻母支持,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王小云在突破国际密码界难题期间,不仅生养女儿、种花、“我的科研就是抱孩子抱出来、做家务做出来、养花养出来的。”还拿出自己的科研奖金,支持丈夫筹建自己的实验室。王小云教授身上爆发出的惊人的能量,让人期待更多女性在科学领域大放异彩。

15位科学家,无论男女、无论年龄、无论领域,每一位都面目清晰、性格鲜明、无比独特、又无比精彩。他们跟这个社交媒体造就的网红时代里那些拥有惊人流量、粉丝浩荡的娱乐明星,似乎完全是两个物种。

如果你了解过那些网红博主、流量明星一天的日程,他们的奔忙与空虚、他们在镜头之外的孤独与迷茫,一定会生出跟我同样的困惑:光鲜或者寂寞,娱乐明星还是科研工作,年轻一代、与更年轻的一代,应该选择哪一种生活?

科学偶像的背后

如果没有未来科学大奖、没有12位出资的中国商界精英、没有另外20余位各个领域的世界知名科学家的鼎力支持、提名与评选,我们很难看到15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很难读到这本书,跟随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追求、挫败与成就,去感受时代的变迁、中国的进步,以及科学精神摄人心魄的魅力。“未来科学大奖”,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红时代,将一束高光打在了寂寞无声的科学家身上。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由一群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成立五年至今,设立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每个奖项奖金为100万美金,由12位“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军人物”个人出资而来。他们来自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与投资公司,比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网易创始人丁磊、龙湖集团主席吴亚军、红杉中国投资公司沈南鹏、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等等。

12位出资人分别选择了各自最期待的科学探索领域,比如马化腾和丁磊都选择资助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沈南鹏、张磊都选择了资助生命科学奖;吴亚军、徐小平选择资助物质科学奖。

企业家出钱、科学家出力。包括饶毅、季向东、李飞飞在内的各个领域的20余位顶级科学家,承担起了奖项提名和获奖者评选的工作。

有钱、有人之后,未来科学大奖的规则与机制设置,也相当地精心。奖项对获奖者的国籍不做限制,但是要求其工作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在必须具备原创性、长期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获得国际主流学术界的认可和影响。

整个评审体系主要参考的是诺贝尔奖、图灵奖,采取提醒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而获奖者的颁奖典礼,则像是在对标奥斯卡颁奖礼:获奖科学家们被邀请盛装出席,携家人一起走过红毯、致颁奖词。——是的,未来科学大奖,就是希望被喧闹的时代冷落的科学家们,能够享受国际超级明星般的瞩目和荣光。

这让从小叛逆、学术生涯几经波折、甚至认为“被边缘化的逆境,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件好事”的邵峰教授,专门在颁奖礼前的三个月内减重30斤!邵峰教授因为细胞焦亡的突破性研究,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2019年度的生命科学奖。

其他很多获奖科学家,也终于得以有一个高光时刻,在“中国诺贝尔奖”的颁奖礼上,跟自己的家人、孩子,表达感谢和歉意;向家人证明,他们常年不舍昼夜、辜负小家的工作,是为了更多的人拥有更好的生活。

“未来”之光

颁奖礼上的高光时刻终究是短暂的欢乐和感动,沉淀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位获奖科学家的经历与思考,才是更加长久宝贵的财富,其价值甚至不输于他们的具体工作与研究成果。因为他们的具体工作与研究成果,也许注定远离公众日常生活、不可见、也难以理解,无声地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在这本访谈录中释放出的对科学的热烈地追逐、深入地思考,必将感染每一位读者,甚至启发一代青年。

“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年轻时候读到这本书,你一定会备受鼓舞,获得与前人分庭抗礼的勇气。”这本书叫做《双螺旋》,讲述的是年轻的科学家在破解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与前辈科学家的竞争。被这本书深深鼓舞的,是年轻的卢煜明。

卢煜明教授是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获奖者,他因为在基因测序、孕妇无创唐氏筛查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奖。在回顾自己几十年前被科学点燃的那一刻,卢煜明说,“科学是发现的旅程。能成为科学家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我们有机会作为历史第一人在第一时间解读大自然的奥秘。”

几乎每位科学家都回顾了他们被科学点燃的时刻,他们如何经历迷茫、如何不断寻找机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回忆过往种种,不再年轻的科学家们仍然激动难耐,也让读者心潮澎湃。这是一种久远、久违的情绪,在洗脑短视频和热闹直播间里,完全不可能出现、不能够呈现的情绪,但却是一种能够穿越时代和时光,能够瞬间点燃某个同样热爱理性、探索、创新灵魂的那种情绪。

这本书的开篇说,“未来科学大奖希望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使其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

我不确定这个大奖、这本书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但至少,这绝对是当下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我们的年轻一代,不是不可以热爱娱乐、沉浸在游戏和直播当中,只是,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的人生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成为一名硬核科学家,是如此地迷人、酷,而且伟大。

“在所有可以用’科学’一词来指称的领域,人都是其唯一限制因素。我们在某个方向上的进步快慢,皆取决与从事该工作的真正一流人才的数量……”这句话语出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来自《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这本书中完整公布的一份报告,被认为直接促成美国在二战后几十年实现了科技创新的大飞跃。其中《科学人才的革新》这节内容,读来尤其让人警醒,让我们对中国的科学家充满珍惜和期待。

放在书架上的《“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显得厚重、简朴、平淡无奇。翻开它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科学家的故事发射出一道道光芒,既有科学与理性之光、也饱含激情与人性之光。

希望这些光芒能够照亮这个时代、照亮更多人、照亮未来。希望卢煜明教授在书中的话,被更多人听到:“我要对所有的年轻读者呼吁,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现在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