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动能接入互联网:山东信息技术产业的非常规追赶

沈怡然2021-08-13 14:4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怡然 为了重塑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山东正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开启一场弯道超车式的非常规追赶。

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收9524.8亿元,距离2021年“突破万亿”的目标,近在咫尺。山东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具成效: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到卫星应用、量子信息……新兴技术产业正成为山东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增量。

但是,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改革大幕之下,仅仅培育新技术产业是不够的。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称“山东省工信厅”)的信息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载体,更重要的,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助燃剂。在这一理念之下,山东积极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与传统产业对接,探索出“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的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北京大学教授、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表示,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山东经济的增量,贡献卓有成效,但增量的打造并非目的,目的是以增量盘活存量——以传统工业为主的旧动能。

那么接下来,山东的重要课题是,如何让新旧动能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并在产出效果上形成闭环。

18(上) 山东信息技术产业稿沈怡然--浪潮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工厂

浪潮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工厂

信息产业版图初具成效

根据《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2021-2022 年)》等规划,在技术版图中,山东的优势领域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

当前,全省信息基础设施正提速建设:截至2021年7月底,开通5G基站6.4万个、居全国第4位;高端软件纵深推进。2020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848.5亿元,列全国第6。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持续深入。政府大力补贴,带动全省上云用云企业26.9万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推广中心、山东未来网络(已获省政府批复组建)等核心载体建设,稳步推进。至2020年11月,山东获批建设全国第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同时,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新新兴产业集群。一批全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企业脱颖而出——包括海尔、海信、浪潮、歌尔、东方电子、中创软件等,其中,青岛的智能家电、济南的软件和高端计算、潍坊的电声器件、淄博的电子元器件等,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名片。

改革迫切

陈东敏表示,在战略上,新动能要推进,但不能“另起炉灶”,要让它盘活旧动能。而山东庞大的工业体系,亟需加速利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

山东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海田曾在《中国电子报》发文表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谁能在数字化发展上快人一步、高人一筹,谁就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陈东敏表示,放眼全球,世界工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制造业需要借助新的技术平台进行改造和升级。全球头部企业,正利用数字化技术,革新原有的组织管理方式、决策方式,甚至是生产和制造的方式。

具体来说,企业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代替传统的沟通;在数字端,对业务和场景进行建模、仿真,代替一些完全依赖经验的“拍脑袋”决策;在工厂,打造一套全自动化的流水线,减少人工成本,化解一些老旧工种的安全风险。

一场数字化改造的大幕,正在全球开启。麦肯锡调查报告显示,有71%的美国企业和68%的德国企业,已经为工业4.0做了充分准备,其中20%的美国企业和20%的德国企业,已经确定明确的实施路径。

山东是中国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省份,工业仍然是山东的底色和基础。2020年,山东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31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8.43万亿元。

陈东敏表示,在这样的潮流之下,山东若想迎头赶上,必须快速淘汰低效的管理、生产和销售方式,同时,去拥抱新动能。

盘活旧动能

新动能初具雏形,接下来如何盘活旧动能?

于海田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众多主体、众多环节、众多领域,需要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探索科学推进路径。

对此,陈东敏建议,要做系统性的战略研究,梳理不同工业转型的路径,梳理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之间供应链的关系,还有哪些共性的技术门槛;研究如何打通两者之间的壁垒,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简单来说,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设计一张工业互联网路线图,针对信息技术行业和工业的融合,设立标准和规则,将两者的生态同步到一个关键技术或者产品之中,联合攻关。”陈东敏表示。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在实现5纳米工艺技术之后,三星、台积电等头部企业正进入2纳米技术攻关。但光有头部的设计和制造是不够的,要想共同进步,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清洗设备、封测设备、运输设备等,一系列细分行业都在向2nm技术方向革新,无法革新的将被迫出局。某种程度上,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有赖于这一套体系。

集成电路经历六十年发展,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形成了这样一套规则。陈东敏表示,山东在推进工业互联网上,缺乏一定的标准和统筹,缺乏产业间环环相扣的体系。若依赖市场的配置,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山东能运用产业政策,主导自己的产业技术路线,达到更高的分配效率。

非常规追赶

于海田表示,首先,山东狠抓前瞻性战略研究。在宏观层面,全省联合了国家顶级智库资源开展软课题研究,深入剖析山东省制造业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现状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研究应用模式和推进策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推广中心、山东未来网络(已获省政府批复组建)等核心载体,建设稳步推进。

其次,蹚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省对各行业进行梳理,编制石化、钢铁、煤炭等12个优势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配套近20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分行业精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目前,在传统产业方面,山东围绕化工、装备、食品、纺织等行业融合应用需求,打造10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分季度开展现场路演活动,组织企业现场学习、对标对表行业应用标杆,切实感受融合发展的潜力和价值,以点带面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同时,搭建技术平台。山东的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连续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橙色云等8家企业,入围全国64个特色专业型平台。这些平台正积极与传统产业对接,探索“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此外,扫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障碍。当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存在一些“卡脖子”环节,比如工业软件,用于工业产品的数字设计、验证和测试,工业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目前,山东采用“揭榜挂帅”方式,项目化开展边云协同系统、特定行业工业机理模型库等4大类、9中类、26个方向的技术攻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