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 城事哲谈

陈哲2021-08-05 20:44

陈哲/文 郑州大雨,南京疫情,再往前看武汉抗疫早期的情况,都发生在这几年被大家追捧的“新一线城市”。它们近期应对城市管理中暴露出来的短板,要引发大家重新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过去整个社会对城市本身的思考,可能是比较有限的。作为城市化其中的一部分,房地产反而成为主角。好在,这本末倒置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经过了二三十年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超过63%的中国人住进了城市。他们在获得稳定的工作和居所之后,开始真正有了市民意识。

2020年可以说是城市竞争元年。请注意这里所指的城市竞争,不仅仅是GDP的竞争。其实,城市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吸引力。原来我们国家主要稀缺是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甚至土地要素,人嘛,有的是。现在发现,原来人力资本要素成了最大的稀缺品。人愿意来,城市才有未来。

为什么说2020年是城市竞争元年呢?首先出于这样一个国情基础,中国的户籍制度也就是从2019年底开始在大城市(超大城市除外)全面放开,这才意味着你能用脚投票。这是城市竞争人力资源的基础。其次有一次大事件作触发点——各地应对新冠疫情,让不同城市的治理能力、城市宜居韧性活力,得到了一次少有的横向比较的机会。大家发现:原来像上海那样的精细化、市民化、人性化的管理,在这种事情面前才是奏效的;原来不是有了大楼大街就是大城市;原来好的城市,是要给人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第三点人们的反思,疫情期间我们从来没有像这样渴望面对面交流,大家认识到原来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线下的空间不可替代。人们需要到线下去,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城市去做高质量交流,而不同城市的地理人文标签,更是强化这种独特性。

事实上城市竞争的概念不是突然出现的。过去人们说大城市,那就是北京上海。后来大家又根据经济活力、房价指标等,提出了“一线城市”的概念,全中国的城市,分成北上广深和其他。近几年,杭州、成都、西安、重庆等等“新一线城市”又出现了。城市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背后当然有深层次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之差距拉大,从国家战略、国土空间布局上,有一个区域均衡发展的大的趋势要求。第二个因素来自市场,随着沿海发达城市各项成本的升高,沿海、沿江的都市圈、城市群开始形成。很多先知先觉的书记市长,开始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布局产业、抢夺人才、自我营销。事实上很多重镇城市本就有它独特的魅力,既有先天的文化风貌基础,也有后天IP的巧思运作。第三个因素,我认为是某些超大城市的自我阉割,因为城市容量问题理解分歧,对外地移民的不友好、对年轻人群实质的排斥、对中低收入人口的清除。这些理念和手段,都成功地让某些过去以包容和多元著称的城市,变得冷漠、势利。

实际上,这给城市和社区的运营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基层政府非常明白,一个地区产业经济、自然环境、人文特质的打造,与管理者理念和心态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你一开始抱定排斥外地人心态、差别化对待、割裂活力因素,后边的工作就难见效。好在从目前的势头看,聪明的城市开始纠偏,分歧正在一点点消除。

城市竞争格局下,什么样的城市吸引人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看清楚现在我们城市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说城市更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城市发展的重头戏,但并不是全部。中国城市只是刚刚开始进入存量发展的初级阶段。就算是一些省会城市,也只是直到前几年,才算完成城市格局、城市框架的搭建和城市空白的填补。到了新的阶段,要吸引人,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有机更新中而不是在大拆大建中做文章。

如何做好城市的有机更新呢?我认为首先要重新理解城市空间。因为城市更新课题,不是面对一片处女地,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它承担着至少三个功能,一个继承传统的功能,一个创新引领功能,还有一个近年来大家觉得越来越重要,那就是有一个城市的弹性韧性的功能。

继承传统,这里边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家所熟知的,保留城市的历史人文传统,保留城市记忆,这个大家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也很明确;另一个部分,我认为还要保留城市中最经典的交流场景,比如说慢行系统、咖啡馆、书店、餐厅、小公园、酒吧、喷泉广场这种,其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创新引领部分,这里边我想可能更多是,用不断的创新,让城市充满魅力和记忆点,摆脱千城一面的刻板印象;让城市更加具有亲和力、包容力,组织各种资源,用新的思路和办法,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呆得住,尤其是解决好居住和未来教育健康养老问题;让城市更加面向未来,以更长期的视角来做眼前的事,让人们在其中有前景也有安定。

弹性或者叫韧性,首先要求城市具备面对外部冲击的时候,主要功能比如通信系统、水电、交通系统都正常运转。其次,如果冲击严重时,哪怕有一部分功能失去,但能够通过多中心、多责任主体、多重手段,迅速恢复的运行。在事后,能够充分地复盘调整,快速补齐城市系统的软硬件的短板。

一个城市如果只是外表光鲜、高楼林立,到了突发事件中,它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救援机制就会变得极为迟钝、低效、麻木,无法保证市民的安全,这样的城市,恐怕谈不上合格和可持续。这些都是所谓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碰到的共同课题,在最基础的安全韧性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
分管房地产、大健康、文旅新闻
工作微信:hustcz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