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谢楚楚 这一次,跨国公司瞄准了中国市场。尤其是那些与绿色能源、减碳直接挂钩的企业。
林德公司正积极扩展减碳业务。除了擅长的氢能之外,他们还计划通过欧洲先行的减碳技术设备与市场经验探索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碳捕捉等领域。而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青岛峰会上,林德与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包括了氢气产品在内的东营港公共气体岛项目,合同外资额3000万美元。
顺尔茨再生资源集团加大了在滨州的投资力度。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利用自身优势提升中国再生金属利用率。更重要的是,他们计划以“报废汽车资源化”和“混合金属分选再生”为主,借助全球业务网点,为中国打造新的全循环闭环再生利用产业链。
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市场交易正式启动,推动了中国“双碳”目标实质性向前迈进。这个结点,对于那些拥有先进投资运营模式、产品标准和技术的国内外非石化能源企业而言,是抢占先机、构建竞争力的绝佳机会。
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DenisDepoux)表示,碳市场的意义在于发出一个价格信号,实现碳约束,从而激励企业做正确的事情,即投资减少排放。而只有积极开展碳价风险管理,才能掌握主动权。
所有的这些,不只是一次跨国公司简单的贸易交易,更是一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会。
氢能
青岛峰会上,林德大中华区氢能业务副总裁 StanleyTao陶治给出了一个承诺:“将会把全球至少1/3的研发资金投入到跟绿色减排相关的开发项目中去,还会将十亿的美金投放到跟脱碳、减排相关行动当中。”其中,氢能也是重要方向。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理想能源,能有效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较长的产业链,也让它被赋予厚望以快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目前中国的氢能开发才刚起步。
陶治发现,尽管中国氢能示范区阶段不以商用为直接目的,但它正在发挥作用,“大家对产业不再像原来那样陌生,接下来,就是要扎实各自的环节。”
不少企业一开始会以布局整条产业链为出发点。陶治预计今年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即各地政府和企业将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在相应的环节做强做大,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最终布局和强大整个氢能产业链。
林德主要专注做氢气生产、储运以及加氢站应用等上游产业链。在氢气生产环节,现阶段行业普遍计划发展的是“绿氢”。这种氢气是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水电、太阳能)等绿电产生的气体,也是“双碳”背景下,各企业抢占先机的类型。
绿氢的生产是利用电力作为能源进行电解。这完全不同于其他氢气的生产工艺。陶治表示,电解工艺在近两年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林德正集中精力发展相对高端PEM电解槽制氢。它的优势在于与新能源的衔接度高。这能大大降低综合成本。陶治表示,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尽管单套检验水电解看似单价低,但需要配上多套才能真正满足发电需求,而一套PEM电解槽制氢技术能以更低的成本满足需求。
PEM电解槽制氢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在国内还刚起步。目前林德正在寻找合适的项目,希望借助跨国公司优势能将这项技术实现在中国的应用。
近日,林德在美国建立了第五家液氢工厂。而液氢被看作是降低中国氢能运输成本的关键。事实上,气氢目前生产的成本价格并不高,但运输成本很高。而液氢运输效率是气氢的8—10倍。林德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专有技术实现氢气规模化使用,包括液氢的生产和储运技术,提高氢气运输效率,并保持稳定的供应系统。
绿氢、液氢正成为抢占高地。林德计划通过技术积累优势推动中国氢能上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减碳目标。但伴随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陶治表示,目前加氢站所需商业用地昂贵,尤其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示范区期间,很多公司原来手上有存续的地,可能就不会特别考虑这类成本。但进入商业化的企业如果将来要新建的加氢站,它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光是土地,可能就好几千万了。”
对此,林德也在加氢站身上进行了优化。他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一款在中国制造的加氢站核心设备——离子压缩机,其优点就是能够大幅度减少商业用地的占用,可节约约3-5亩,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加氢的稳定性。
林德与淄博能源集团合作共建的加氢站去年已经投入运营。他们计划继续扩大在山东的投资。这是基于山东过去三年“新旧动能转换”策略下的成果。
林德大中华区市场部副总裁KevinLee李智明表示,山东正在建设省内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项目,基于新旧产能的置换和规模整合以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排放,产业整合、清洁生产和化工生产未来会向化工园区集中推动,林德也将因此受益。
再生资源
顺尔茨再生资源集团总裁拉菲·苏汉(RafaelSuchan)反复使用“know-how”(专有知识)一词来表达公司能提供的价值。这个价值主要体现在“报废汽车资源最大化”和“混合金属分选再生”两个方面。
当前,中国金属再生利用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中国“十四五”规划要求,到2025年钢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中有三成将是回收的废旧钢铁。另外,“双碳”目标更加速了企业对再生的金属需求。
苏汉表示,钢铁需求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还会稳步上涨,而对于可回收的废旧钢铁的使用量则会大幅增长。中国2019年再生钢铁利用率仅占22%(世界平均再生钢铁利用率为35.5%,美国达到72%,欧盟达到55%),再生铝利用率仅占17%(世界平均再生铝利用率约33%,发达国家达到55%,美国达到80%)。
利用跨国公司全球网点,顺尔茨集团能满足中国再生金属的进口需求。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再生资源贸易,更是一次技术的引进。顺尔茨集团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新型全循环闭环再生利用产业链,即从报废汽车资源化、到铝再生、再到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和配套产业链。
苏汉从中国践行环保、低碳的态度和行动中看到了机会,“以前的模式可能是,进口初级材料,加工再出口这样的粗放型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现在,中国提高了环保和碳排放要求,并鼓励督促行业各方尽可能多地使用回收材料。”
顺尔茨集团拥有全球先进的金属回收分拣技术。这也是他们所骄傲的优势。“我们凭借经验能迅速专业的判断出,哪些金属能被回收,哪些不能被回收。”
苏汉所期待的循环再生技术赋能,正通过一个个合作项目逐渐在“双碳”目标中发挥作用。
顺尔茨集团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联合打造的中德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在今年5月动工。这是一个围绕“3+N模式”的金属回收产业园,包括报废汽车资源化、铝再生、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和配套产业链。两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平均每年可减少190万吨碳排放。
苏汉表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在中国起步晚、规模小,大量报废汽车流入黑市,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顺尔茨集团在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与利用领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能将报废汽车的回收率提高到97%以上,超过欧盟要求的95%。现在他们正计划将相关技术引到上述产业园中。
青岛峰会上,顺尔茨追加了一项与魏桥集团的合作签署,即动力锂电池综合利用。苏汉认为,动力锂电池综合利用是朝阳产业,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中国“双碳”目标。
顺尔茨将会坚定在滨州的投资。“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回收产业,还没有看到它的发展价值。”在苏汉的过往经历中,他认为滨州是一个非常重视回收产业、积极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城市。而作为跨国企业,苏汉认为他们尤其需要政府的特别关注和支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