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CFP/供图)
云也退/文
No.10
《1963:变革之年》
(英)罗宾·摩根/(英)阿里尔·列夫/著 孙雪/译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青春是短暂的,生命也是——这种观念并非一直就有,而是1960年代之后才兴起的。张爱玲那句“出名趁早”让多少中国人躁动,让他们畅想出名之后的春风得意的人生,而回看西方的1963及之后几年的情况,一批主要以音乐人身分登上公共舞台的年轻人,他们在“出名趁早”的信念之后真心实意地加上了一句:毁灭吧,赶紧的。
1963年之后的音乐癫狂年代,如今还被人美谈的就是披头士乐队或者滚石,但在这本书中,通过滚石乐队的前经理等人的讲述,我们会看到大卫·拜利、玛丽·昆特、维达尔·萨松等人,他们是真正的开启一个时代的人,并且大大影响到了大洋之外的美国。1963年还有其他刺激性的话题,比如避孕药的问世,使那时的年轻人有机会享受到前人没能赶上的性自由。这本书的缺点是所有访谈类作品都可能有的:缺少编辑,有一定的毛坯感。如果让一位资深的记者和发烧友来写,书中的材料也许能变成高一个档次的“报告文学”。
No.9
《被毁灭的人:重建人文精神》
(法)让-弗朗索瓦·马太伊/著 康家越/译拜德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
20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人思想为空虚所着迷——马太伊用这句话来申明立场。“空虚”一点都不过分,马太伊对加缪之后的法国思想有相当强烈的否定,从福柯、利奥塔、德勒兹到德里达,还有外围的、间歇性的罗兰·巴特、阿尔都塞、拉康,“这些人都怀着一个相同的目的,他们的信徒对此也都敬而从之,那就是在文学、哲学、宗教中终结赋予意义以首要地位的原型叙事。”
马太伊所说的人的毁灭,是思想者的责任,或者说是所有从事理论创造工作的责任。理论家为世界提供理念,这些理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为此“意义”就必然要生成。马太伊在这本总结性的论著中,痛斥了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取消意义的趋势,一干理论家基于被彻底看穿的人类知识的本质,争相把理念拘束在对文本的讨论中,愤世嫉俗地宣称文本之外都是空无。这样的趋势得到文学人物如萨缪尔·贝克特,以及艺术界众多当代概念性作品的助燃,概念性作品往往展示一个创作的过程,宣称此即艺术,在书中“艺术的破碎”一章里,马太伊说当代艺术的悖谬在于“它漂向了概念化,以及它与过程的混淆。”
“重建人文精神”是作者最后的呼吁,无甚高论但痛心疾首。马太伊在结论中,以他最后的心血引述了加缪的遗作《第一个人》,他说这一小说的“寻父”主题正指向了维护宏大叙事所谓的世界的秩序,“在一个理念的守护下开始一个行动,就是力求抵达它的终点,并确保终结和开端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No.8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著 刘云虹/许钧/译雅众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米兰·昆德拉做到的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不是识破了现代世象中无所不在的媚俗,不是写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被背叛的遗嘱》,也不是大半生不在任何媒体上露脸,而是让了解他各种底细的人都对此保持终生的缄口不言。
就算让-多米尼克·布里埃能得到昆德拉本人的授权,他也拿不到多少与作家有关的独家档案。他写此传记所倚赖的大部分材料,仍然是作家公开出版的作品,它们完全不能对应上作家人生中的具体细节,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刺探作家在每个阶段的心境。
然而昆德拉又是个讲求完美的人,他的小说之所以富于哲理随笔的味道,当年迷倒了一大片后进写作者,跟他从小接受的音乐训练有关,音乐是无形的艺术,听觉直达内心,它迫使人无论聆听、演奏还是作曲,都需要绝对的专注,排除哪怕一秒钟的心不在焉,因此昆德拉的写作同样很少泄露能够成为个人谈资的东西,而只是呈现一套超高完成度的灵魂动作。基于此,按照一般人对一本传记的期许衡量,布里埃能够做到的过于有限,不如说,这部传记是对昆德拉作品和思想轮廓的一次全面勾画,是对他的作品水平、审美和思想贡献的充分致敬。
No.7
《简洁如照片》
(英)约翰·伯格/著 祝羽捷/译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And our Faces, My Heart, Brief as Photos》,本身是一句诗,中文继续将它简洁为五个字。伯格当然不懂中文,但他一定会支持这么做,因为他对于“余味”这种东西是太有感觉了。
余味就是把终结之后的感觉。伯格喜欢端详的照片、绘画,都有这样的特点,即画面内容带有一种终结的信号,由此发起了余味的征程。他把他的画论、摄论都掺杂在他那种仿佛从水面洇出的文字里,文字里往往有“我”和一些古老的艺术人物的并置,拥抱,然后一起沉没,比如他说,他很珍爱自己在利沃诺画的画,因为卡拉瓦乔也画过那里的穷人,并且展现了“既不污蔑贬损、也不颐指气使”的力量;他还很喜欢突然窜出的“你”,我相信这个“你”是伯格随时安在一个陌生人身上的,他像拍照片一样地记下了他的样子:“你显得异常渺小。你出现后一切都变了……你和其他乘客一样排队,依次向边防警察出示证件”。最后的一句,就属于日后观看这张照片时的“余味”了:“你张开手臂走向我。”
No.6
《堕落者的天堂: 波利亚科夫小说选》
(俄)波利亚科夫/著 张建华/译鲸歌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热恋中的苏维埃人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去哪儿?——此书中的五个小长篇,是作者,即被誉为“最后的苏联小说家”波利亚科夫这位一向拿手的、以欲望为指引的喜剧。他善写对话,往往并无多少妙言奇论,却尽显泼辣,在“新思维”前后,在剧变前后,俄罗斯人经受着内心骚动的煎熬,一面维持被训导后的本色,一面迫不及待地解除了针对诱惑的警报,由此发生的故事,愈是欢闹,也就愈多讽刺。
No.5
《迷人怪物: 德古拉、爱丽丝、超人等文学友人》
(阿根廷)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 徐楠/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和许多一看就是书蠹虫的人写的东西一样,阿根廷图书馆馆长曼古埃尔的书向来有浓浓的掉书袋气质。
这是他的第20本非虚构作品,比起像《阅读日记》之类的早期作品,这本的思路更为清晰,笔力更集中,主题也更突出。他从伟大的文学人物中选取了一些“怪物”,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熟面孔,但把他们放在一起就特别了:爱丽丝、约伯、浮士德、辛巴达、鲁滨逊、小红帽、弗兰肯斯坦的怪物……
在写到弗兰肯斯坦时,他说弗博士的初衷是“不借助女性的参与创造生命”,这话让人浮想,并且拍手称绝;在另一个地方他又说,“我们从未两次踏入同一本书”,“唯一真正的异域是我们的身体,此外的一切都可以探索”——都是精彩的论断。
书蠹虫们总爱炫耀冷知识,像是“哈姆雷特的妈妈是谁?待我来讲一讲……”但这本书中像这类观点更多:吸血鬼德古拉不仅喜欢血,而且对脖子着迷;小红帽是个无辜受害者,但她身上有桀骜、不听话的一面,她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读到这些,我相信曼古埃尔所拥有的是真正值得重视的博学。
No.4
《最美的哲学史》
(法)吕克·费希/(法)克劳德·卡佩里耶/著 胡扬/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1年4月
不负“最美”之名,这本书是两位不仅对西方思想有着游刃有余的全面掌握,而且具有创新性的作者完成的。全书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我认为是第十一章《人文主义的肖像》。
作者在其中绘制了九幅“肖像”,等于是把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一脉的各个面相都做了提炼,例如“肖像一”是“拒绝诉诸权威”,“肖像二”是“拒绝教条主义”,“肖像七”是“知识的普及”。费希和卡佩里耶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精通德·托克维尔,而德·托克维尔是这一章的支柱,他观察了之前笛卡尔的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人文主义的内容之充实,源于笛卡尔的哲学方法“走出学院切入社会,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共识”,整个民主社会,从法国到美国,都是如此;但在第九幅肖像中,作者再次运用托克维尔的著作来揭示而人文主义无法回避的硬伤,那就是,它是仅限于西方的,而对于广大被西方人殖民的人群,则或直接或间接地断定他们不配“文明”二字。
在这一章之后,作者谈到康德的贡献是“上帝被彻底相对化了,因为如果不从我们受限的感官出发,上帝将不可被思考”,再叙述黑格尔和马克思,作者说在他们身上能嗅到“解构主义者”的气息,因为到马克思这里,其实人类创造历史这一观念已经开始动摇,马克思用了辩证法论述说,人类历史发展是无意识的,因为创造历史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创造了什么。于是在之后的篇幅里,我们又能处处看到晚近的哲学家对马克思开辟的道路的继承,从而对于“哲学史”真正形成了一种整体的认识。
No.3
《一种幸福的宿命》
(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 黄荭/译楚尘文化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在书中“神谕”一章里,福雷斯特解释了他写作本书的原则:“我对待兰波的书就如同传言中人们对待《易经》一样,”“我坚信兰波说的都是真理。我也坚信他说的真理只取决于我为这一真理找到的意义。”他在兰波诗歌里抽取了二十六个词,首字母与二十六个字母对应,当文本形成,他说这个神谕应验了:他在其中找到了他生命中的人。
福雷斯特是在丧女之后开始进入真正有价值的创作生涯的,这道创伤,使他的写作呈现为一种逐步的自我揭示。他爱兰波的诗,但不仅把它们看作兰波个人心路的反映,更视其为对他自己的内在生活的启示者。这本书如他之前的《薛定谔之猫》一样,把阅读经验和个人生活糅合在了一起,然而其中对语言和生活本质的同步追寻,比之前更多了一分对不值得高看的东西的排拒感,因为他的追寻越是深入,就越是无法忍受语言使用者的各种不真诚。
他在书中的某处警告那些惯于“在书中大谈一段亲身经历的作家”,说“他们自己安然无恙,一无所知,却因此成了所谓的权威……任何灾难在他们眼里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任何痛苦都算不了什么。我很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对你们书中所写的真的了解吗?’”
No.2
《亚当·斯密传: 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思想》
(英)杰西·诺曼/著 李烨/译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我们应该审慎思考是否应该过度相信斯密的先见之明,或我们自己的后见之明”,杰西·诺曼说,“斯密去世后,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学经历的一切曲折,都被归咎或归功于斯密,这是很荒谬的”,但我们要认真思考和审视这类被广泛表达的观点,“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特别容易相信肤浅的声音的世界里。”
著作和思想一旦问世,它就无需再与它的作者捆绑在一起,而可以在具体情境下发挥作用。杰西·诺曼为亚当·斯密写一部传记,动机是“正本清源”,澄清斯密说了什么和没说什么,更是为了借着重审《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机会,就商业社会的缺陷,以及什么是商业社会的道德,提出自己的评论。书的结论中引用了迈克尔·桑德尔在“公正”系列中提出的某些知名的案例,作者并没有说“我们依然需要向斯密汲取智慧”,而是表示,与其把各种弊端怪罪到古人头上,不如诚实而勇敢地回应当下的问题。
No.1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英)亚当·希金博特姆/著 鲁伊/译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
即使是一架习惯于登月的飞行器,也会在爆炸过后的核电站,在一片片被掀翻的屋顶周围的荒凉的景观面前骇得螺丝都弹出来。切尔诺贝利的机器人,一个接一个地磕磕绊绊地停下了脚步,被自己的电线缠住,被砖石卡住,轮子陷在了沥青块里……鬼城出现了,那里再无朗朗晴天,而同样阴鸷的是苏联的政治气候,复杂的官僚机构和党的机构,在爆炸、掩盖、善后的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个超级国家崩溃的直接前因。“四号反应堆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一座由铀燃料和石墨组成的沸腾的火山,一场被证明几乎不可能扑灭的放射性大火。”希金博特姆深悉文字之道,他在准确性和趣味,在悲悯和黑色幽默之间稳健地行走,他不断地召回读者的想象,以一件已经发生的事,迫使读者去想象眼下正在发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的事。在明白了辐射的原理后,面对每一只鲜美漂亮、个头偏大的浆果,人都应该不失时机地想起切尔诺贝利。
这是为一具封在石棺中的尸体所写的传记——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高潮。正确对待一场瘟疫的做法是相信它的潜伏,等待它复苏,而正确对待核事故的做法,是在反应堆的表面拼命地覆盖涂层,像封印一头魔兽,将它留给下一代人和下几代人去处理,而眼下的人能以它为背景放心地自拍。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