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敏 7月19日,工信部披露《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1年第6批,总第15批)》,在此次通报中,大连银行手机银行APP、锦州银行的“锦商之家”APP,以及马上消费金融的“安逸花”APP等三款银行业机构手机应用软件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
今年4月,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南粤银行、上海拍拍贷的APP应用也曾因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或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而被工信部通报。
在此之前,还有多家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因个人信息收集、管理方面的问题被监管点名。
在全社会领域,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信息隐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在此背景下,监管层再三强调互联网平台金融的“持牌化”管理。但是,部分中小型金融机构依然面临着科技人才短缺、外部数据依赖过度、数据治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困境。
中小银行产品同质化
中小银行的APP产品频频因信息收集问题被监管点名,背后原因或值得深思。
一位曾在国有大行工作的城商行科技部门人士表示,小型银行在数据合规意识、产品研发规范、技术实施细节等方面,与大型银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主观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
今年3月份,九江银行因一张“彩礼贷”海报引起舆论批评,随后也被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批评。在这背后,是传统银行的客户被大型互联网平台的虹吸效应不断吸走变成了“线上流量”,区域性银行如何突破,打造零售场景,合理获客留客,也带给行业更多思考。
在近期毕马威发布的《2021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中指出,过去几年,为了应对零售业务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区域性银行普遍以“产品”为单元组织零售业务,这种管理架构虽然在短期内对于提升产品专业性和市场响应速度有积极影响,但很难统筹客户“储投贷信”综合金融需求,无法体现以客户为中心。
优秀的基层营销能力同样是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基础条件,毕马威在上述报告中建议,从人员能力提升、数字化赋能、营销模式升级等多方面提升基层营销能力。如某领先银行通过数字热力图提升网格化营销的有效性,基于APP采集的客户信息、线下商圈公开信息和商户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消费时段、消费地点、消费者特征、商户特征及同业竞争对手分析。
而本月初央行要求的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数据“断直连”,带给中小银行的压力或将更大。
今年4月,亿联银行副行长杨德明在一次行业活动讲话中提出了消金产品、小微信贷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他认为,在信贷的6个要素如额度、期限、利率、担保方式、用途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未来金融机构如何跟金融科技公司能够联合开发出存款汇一体的带有交叉销售性质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对于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
规范助贷后或迎新机遇
2021年7月7日,部分平台机构收到央行征信管理局的邮件,要求按照“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流程图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
据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人士透露,7月7日央行的邮件要求整改的环节即主要针对助贷机构的获客初筛环节,要求平台机构和资金方强化此过程中对央行数据报送的完整和详细程度。
据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发布的《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在助贷业务中,贷前、贷中、贷后均有助贷机构的直接参与,助贷机构在获客与初筛、电子面签、贷后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目前,市场中助贷业务的收费普遍采用的是资金方收取全部费用,再将服务费和返息部分返还给助贷机构或者增信机构。今年4月,美股上市公司信也科技表示,正在全面转向助贷分润业务模式。此前,360数科也已宣布正在不断提升其“轻资本”助贷模式的业务比重。
接受了这种合作模式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目标将被紧密捆绑:尽快且尽可能多的实现利润,同时要控制好不良。
在此种模式下,助贷平台实际上会在内部首先做一道风控筛选,用自己的信用评价逻辑将用户匹配到合适的资金方,用一些无法过关的数据“滥竽充数”,损害的将是双方的共同收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高级研究员金天对记者表示,在一些合作关系中,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连人行征信查询也交由平台进行,对平台输送的客户仅做形式上的最终审核。在上述情况下,银行实际上外包了核心风控环节,数字化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只会越来越依赖平台。“断直连”后,其影响之一可能是鉴于平台作用的弱化(很难再直接把控客户质量),原有的商业模式、特别是收费模式可能面临较大变化,如果潜在收益明显降低,可能进一步降低平台参与助贷、联合贷的意愿,从而改变市场生态。
即是说,在用户数据“直连”的情况下,数据质量也与商业收入隐性的挂钩。那么,“断直连”后,金融机构无法直接核验平台传输给征信机构的原始数据,放贷收入、不良资产需要自负其责。
那么,银行做好准备了吗?
蓝象智联创始人兼CEO徐敏认为,“断直连”后,互联网数据通过征信机构成为全行业都可以采用的标准征信产品,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补充到银行整体客户画像中。不同银行的这部分能力差距缩小后,银行就要开始比拼通过更多样化的社会化数据(如运营商、政府或其他类型的数据)来在风控和营销方面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外部多样化社会数据的补充也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获得更多类型数据时,同时也要兼顾用户的隐私保护,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技术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促进数据价值在金融场景的释放。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