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图设计:赵刈)
经济观察报 文钊/文 诸君在手的是经济观察报第1000期报纸。换句话说,我们已经陪伴了您将近20年——从2001年4月16日开始,这是一段不短的时光。20年前,我们和加入WTO的中国一起奔跑,满怀憧憬却又不无忐忑。那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一段奔腾岁月,会在这个国家的肌体上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对于那时的经济观察报来说,这份初生的报纸和它的年轻人如此幸运。人们轻易地原谅了它的稚嫩,容许它热切而大胆地表达对商业和社会的期许。它在磕磕绊绊中磨练自己,诚实地记录了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这些年轻人也走过青葱岁月,长大成人。当数字化无可争议地重塑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时,我们从纸媒时代走到了融媒时代。我们讨论过,要不要为这1000期写点儿什么——这样做是否显得自恋?更何况,那些人早早宣告了纸媒的衰亡,我们何必执着于一张报纸的1000期。不过我们很快说服自己,这1000期值得记录。它是岁月之河中闪亮的航标,提醒我们勿忘那些相识、相知与相守。它标识过去,也导引未来。
对于媒体来说,人们如果记住了它,当然可能因为它的颜色、版面语言和各种视觉符号,但更会记住立于纸上的那些鲜活生动的面孔,那些卑微的生命和高贵的灵魂,那些大时代中个体命运的回转和始终闪耀的人性光辉。人们记得的是企业的成长成熟,衰退与失败,是那些告别的背影和新生的宣言。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拥有更多也更容易获得海量信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比过去更加焦虑。我们深陷同质内容的营养不良,又无法摆脱信息过载和信息茧房的困扰。事实上,这时候读者和用户需要的不是更多,而是更少。
今天,经济观察报岂止于报。除了每周一见的橙色新闻纸,每一天,透过网站、微博、微信和音视频,我们千百次地与读者和用户相遇。不过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白,让他们和我们愿意交付时间和信赖的,不是纸张、电磁波、光信号等任何一种介质,更不取决于报纸、电视、手机或者正在设计中的某种可穿戴设备,连接彼此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共同的好奇心,以及由此而生的对独立思考的执着、对美好生活和商业文明愿景的探问。我们同样迫切地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就此而言,报纸或者任何一种介质,就像是一个信使。它传递的更重要的信息,是岁月更迭中永不休眠的商业脉动,是磕磕绊绊中倔强传承的智慧和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这些信息无论是原子时代还是比特时代,都值得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
这是我们一直不断提醒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我们就期望为这个社会传播更多理性和建设性的声音。我们相信市场经济和法治,我们相信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不会赢得尊敬,也不可能基业长青。我们相信技术进步并不会改变这些基本的规则和常识。我们对此坚信不疑。
对于新闻业者来说,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如此便利和精准触达用户的方式和工具,人们有理由期望更多。我们的承诺和过去一般无二。惟要检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不负所望,值得信赖。我们是否坚持用高品质的内容连接人,以客观、真实和准确的报道,理性与建设性的观察与思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是否不改初心,在流量的恣意喧闹中保持一份冷静,不冲动、不虚伪、不媚俗、不破坏。
这无关介质和产品形态。我们相信,那些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面对今天和国家愿景的人们,决定着我们的未来。2019年初,经济观察报改版的时候曾经大胆地说,这仍是花开的季节。我们今天依然要说,对于严肃对待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坚守初心和追求可信赖的媒体来说,这正是绽放的时间。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