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妍/文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逆全球化浪潮等压力之下,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重构着世界产业链格局。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推进,对国内经济恢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月18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宏观经济论坛暨创新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在嘉宾演讲环节中,中国财政科学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分享了关于“构建‘确定性’财政政策”的思考,并提出以“人”为核心的发展逻辑。
刘尚希将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比作一场“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处在“半山腰”向“顶峰”冲刺的我们正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同样,我国要实现“十四五”规划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要应对各种未知挑战。
“这种不确定性需要依托‘确定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围绕‘人’的需求的财政政策。”刘尚希表示,当前,我国追求现代化的主体正在从物质现代化转向制度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因此财政政策也要聚焦在“人”的层面。
刘尚希解释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时候,我国适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从物质层面驱动经济增长;随国民实力增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治理现代化,也就是推进制度现代化建设;而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应从自然资源索取,转变为资源优化配置,挖掘人的创新潜力。
第一,经济发展不仅依靠人,更是为了人。当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高度统一,效率与公平也会自然融合。当前我国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实际上就是生产手段——资源和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多数人不具备发展手段,因此无法享受发展成果。虽然“限高鼓励”等政策可以解决短期痛点,但长期仍需从根本改变发展逻辑。
第二,财政政策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双循环”,这与上述发展逻辑是一致的。具体而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离不开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领供给。
从需求端来看,群体收入差距导致了内需无法继续扩大。刘尚希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高收入者具备资金能力但消费倾向偏低,而低收入者消费倾向很高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而群体性差距不同于个体性差距,很难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跃迁,背后根源是体制性安排。因此,政策要立足人的需求,保障个体都拥有平等权利。
从供给端来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都应当得到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我国的创新才能从模仿到跟跑再到领先。对应财政政策,刘尚希表示,除了当前采取的减费降税、扩大投资等方式,我国还要着力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为“双循环”畅通创造条件。
此外,刘尚希认为,财政政策应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业化推动了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是劳动力迁徙形成的集聚。”刘尚希表示,随着社会从静态变成动态,基本公共服务也不能与人脱节。只有公共服务跟着人走,人力资本才会积累,群体性鸿沟才会缩小,最终带来公共消费的转化。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