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场内外的银行、卡组织“身影”:聚焦跨境服务、供应链金融、支付便利

王涵2020-11-09 15:22

记者 王涵 看不见的展品对于进博会服务贸易区的形容颇为贴切。因汇聚境内外大量参展商、采购商的跨境经贸交流活动,进博会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多家银行专项跨境特色金融服务方案一一亮相进。

在进博会场内外,多家中、外资银行均结合其资源禀赋及业务特色,推出并升级了各具特色的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供应链金融服务。

聚焦跨境服务、供应链金融

工商银行在进博会上拿出“全球智慧贸金生态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商行投行、金融与非金融”等全球化、综合化服务手段,架起全球贸易往来互联互通的金融桥梁。融入全球供应链新业态发展,推出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融合“云接触”“自动化”“集约化”构筑贸易金融银政企多方合作场景。

为服务家门口的盛会,浦发银行为本届进博会量身定制了两项供应链特色金融服务,一项是针对新增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为各类医采平台及医药企业提供集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账款催收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金融服务;另一项是针对进博会跨境物流周转,结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贸易便利化优势,为仓储企业服务的相关客群提供供应链生态化融资支持。

进博会期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就与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领域展开合作,渣打银行为园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进口提供包括进口结算、跨境资金池、人民币及外币贸易融资、境外项目融资、线上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风险管理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产品和服务。

汇丰银行(中国)则通过供应链绿色转型支持中国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行业组织和头部品牌合作,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提升能源效率,重点推动纺织、电子、地产等重点行业产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线上化、快速…场外银行“出招”

进博会外,银行金融产品、论坛支撑辅助进博会“看不见”的服务。

广发银行上海分行在11月6日举办“广链天下 智行未来”大数据浪潮下的智慧供应链金融论坛。会上,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汪浩详细分享该行全新升级后的e秒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以及持续扩容的“跨境瞬时通”系列产品。

广发银行作为率先探索智慧供应链金融之路的商业银行,在2014年该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就已迈入“秒级”行列,做到客户融资秒级出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稀松平常的面对面交流成为一种奢望,国内外供应链与产业链均受到严重冲击。为使得经济正常运转,全程零接触式的、更高效的金融交易和服务逐步成为了一种必需品,其中,线上化供应链金融作为线上化对公金融服务的主要代表,在日常运用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汪浩表示。

他对记者表示:“全新升级的e秒供应链产品,主要是对广发银行的供应链产品和渠道再一次进行了全面整合,利用金融科技,上线全新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客户使用体验,及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11月9日,上海银行举办进博会专项金融产品推介会,一批“网红”跨境金融服务和产品齐齐亮相,并与桑坦德银行共搭合作平台。

护航企业后疫情时代跨境贸易是上海银行“出得招”。例如, “闪电开证” 最快1个小时即可在线完成国际信用证开立,满足进口企业对于时效和安全的迫切需求。“挂单结汇”——在线提供汇率走势分析,企业可结合市场趋势及自身的汇率避险偏好,设定目标交易价格。整个流程线上操作,自主交易,不再需要人工实时盯市,价格到达即自动成交,资金秒速到账,足不出户达成交易。“自助托收”则是全新“自助托收”服务,出口企业只需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即可7*24小时线上发起,真正实现无接触式的便利办理。

境外人士消费、出行便利

记者获悉,除了银行在行动外,多家卡组织通过支付创新举措推出,为短期入境人士在中国境内支付提供便利。

中国银联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上海银行发布银联“旅行通卡”(E Money卡)。银联方面介绍,该卡支持POS刷卡消费、银联二维码、银联卡闪付、银联手机闪付等全产品服务体系。日韩的境外游客、商务往来人员等短期入境人士可以在云闪付APP、部分银行的APP或指定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申请旅行通卡并开通移动支付功能,进而在全中国范围内的公共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场景使用该服务产品,充分享受中国的移动支付便利。

再如,上海申通地铁“Metro大都会”APP平台与万事达卡携手推出万事达卡绑卡出行服务,以方便国际入境人士使用手中的万事达卡在上海进行交通出行。上海申通地铁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可以受理国际信用卡绑卡交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表示,正值第三届进博会召开之际,携手上海申通地铁,为全球万事达卡持卡人在上海的公共出行提供便捷服务恰逢其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并报道银行、保险、互金等领域事件,擅长深度报道。
联系方式:wanghan@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