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当应对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除了“老有所养”我们还要关注什么

社论2020-10-30 22:23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从十三五时期的“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到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这种变化传递着清晰的信号:中国老龄社会正在到来。预计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此会有更为具体的阐释。按照惯例,这份纲要会在2021年3月提交全国两会审议。

在10月29日发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此的表述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53亿。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报告,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9%。

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来说,老龄社会的到来是一个重大转型。

此前,中国已经制定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根据2019年11月印发的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这份时间表对应着中国老龄化的持续加速和程度的加深。

我们是否准备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比如说,我们能否保证中国的老人们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能否为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康养保障——要知道在2.53亿老年人口中,慢性病老人近1.5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接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人1200万。我们已经看到,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医疗资源同样捉襟见肘。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医护等服务人员都存在巨大的缺口。再比如,中国有1.9亿老年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这意味着当中国加速进入数字时代的时候,他们将无可避免地遭遇数字鸿沟。能否以智慧和能力填平数字鸿沟,是科技是否以人为本,是否向善的试金石。

大部分人认为,应对老龄化只是关乎一个以年龄分界的群体,核心议题无非是老有所养。这种对老龄化的认知过于狭隘,也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绝不仅仅体现在养老上。它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全局性的,势必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应对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比如说,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劳动力人口下降已经是现实。伴随老龄化的持续,如何解决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以支撑经济增长并创造足够的财富?十三五期间我们已放开二胎,但生育率并没有出现逆转。“少子化”会让这种矛盾更为突出。由此可以理解,各种权衡之下,延迟退休已成为一个政策选项。这种改变对于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生活选择和价值判断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持续的老龄化伴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这种叠加会带来何种社会问题?恐怕都需要做出前瞻性的研判。

中国将更快地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就涉及的人口而言,这是一国之内规模最大的老龄化。中国在更早的发展阶段进入老龄化,相比发达经济体的老龄化可以说是“未富先老”。一些专家称中国的老龄化为超级老龄化,这种大转型因此具有多重挑战的意味。不过很显然,成功应对这种挑战,对于实现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都有重大意义。因为经济发展的终极诉求,无非是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