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伟/文 韩国三星和美国苹果,是一对欢喜冤家。
一方面,苹果手机的芯片是三星生产的,两者是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两家企业都生产手机,各自的手机都是大品牌,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三星,在金融危机之后逆势增长。2008年至2011年期间,三星智能手机的全球份额急速增长了6倍,达到了20%。
三星之于苹果,如鲠在喉。苹果也曾想和三星扳一扳手腕。2011年4月,苹果对三星提出了16项指控,称三星手机抄袭苹果。三星即刻反击,在美国反诉苹果侵犯专利,还要求在美禁售苹果手机。
三星不怕苹果,是因为苹果手机的芯片攥在自己手里。
这口气,苹果怎么能咽得下去?!
鹬蚌相争,台积电得利,张忠谋得以有机会尝一尝苹果的滋味。
金融危机稍稍缓解之后,2010年,苹果的首席运营官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亲赴台湾拜访张忠谋,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台积电将出资90亿美元,建设一座专为苹果芯片代工的工厂,苹果同意将整代芯片订单交给台积电。
这样的合作是秘密进行的。2011年底,台积电抽调了100多名工程师组成“one team”战队飞赴美国苹果总部,与苹果的工程师一起研发A8芯片。
这些工程师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他们的工作是,既要研发出A8芯片的制程,又要避开三星的技术专利。正如前文所述,芯片的制程是有知识产权的,张汝京之所以被台积电告上法庭,一直被动挨打,就是因为在芯片制程上没能摆脱台积电的技术路线。
三星和台积电也是一样,如果台积电生产苹果的芯片,用的是和三星类似的制程,按照媒体的说法,台积电将会被三星告得“不能自理”。
台积电、苹果关起门来密谋取代三星之际,张忠谋没有想到的是,三星也在挖他的人。
这个人就是梁孟松,一个超级无敌技术男。
先从CTO开始谈起。
台积电是一家高科技企业,所以其CTO(首席技术官,台湾称技术长)的地位仅次于董事长和CEO,非常重要。这个职位也成为台积电内部所有优秀工程师的梦想之位。
台积电的第一位技术长是胡正明,媒体称其为“台湾第一技术长”。
胡正明最杰出的贡献,是于1999年提出了FinFET概念,也称3D晶体管概念。简而言之,原来的芯片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设计、集成电路,当电路的密度小于25纳米时,再继续集成难度越来越大(当然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7纳米或者更小)。胡正明的发明,就是芯片立体化,从而将芯片的容量提高了400倍。
胡正明的发明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此被称为3D晶体管之父。这项发明被看作是50多年来半导体技术的重大突破。
但是,概念的提出是一回事,根据概念制造出合格产品是另一回事。胡正明的3D晶体管概念于1999年提出后,包括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芯片大厂都在孜孜以求,意图将这个概念转化成产品,却是步履艰难。
时光荏苒,当台积电CTO这个职位落到蒋尚义身上的时候,梁孟松已经成长为台积电的技术干将。
梁孟松是台湾人,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电机博士学位,胡正明是他的老师。1992年,梁孟松回台加盟台积电。在台积电,他的天才得到充分发挥。他在芯片领域拥有数百项专利,并在2003年台积电与IBM在“铜制程”的决战中一战成名(具体技术内容不详述)。
梁孟松为台积电作出巨大贡献,台积电待他也不薄。根据媒体透露的信息,从1992年到2008年,梁孟松的平均年薪是3600万新台币(约800-1000万人民币)。
2006年,台积电CTO蒋尚义退休,梁孟松原本以为这个空出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一方面,他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他的恩师胡正明是台积电第一位技术长,如果他也担任这个职位,师徒二人先后担任台积电技术长,也是一段佳话。
他没有想到,是一个“外来的和尚”、来自英特尔工程师获得了这个职位。
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降职,到了一个冷冷清清的部门。
那个时候的台积电,正是张忠谋退居二线、蔡力行做CEO。现在外界已经无从得知,对梁孟松的处理,是张忠谋的安排还是蔡力行的主意。
不论是谁的主意,其结果是,被打入冷宫的梁孟松在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愤而辞职,投奔了台积电的最大对手韩国三星。
在台积电工作多年,对于专利保护、竞业限制,梁孟松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所以他先在台湾和韩国的大学教书,等到竞业限制期限到期了,才正式加盟三星。
当然,这点小技巧瞒不过台积电,在后来的诉讼中,台积电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梁孟松离开台积电之后,马上就服务于三星。这是后话。
梁孟松的加入,让三星的技术进步插上了翅膀。苹果本来是偷偷拉着台积电准备干掉三星的,看到三星的技术也追上来了,于是又开始在台积电和三星之间左右逢源。
鹬蚌相争,就这样变成了三方智斗。
谁会笑到最后呢?(未完待续)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