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 三家中国500强企业选择这样做

田进2020-09-27 17:31

记者 田进 9月27日,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会议期间,“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家们谈论的热词。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于吉在会议上表示,要想保证产业链安全、供应链稳定,必须坚持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证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主动权。

据了解,此次高峰论坛主题为“育新机、开新局:变革中的大企业发展”。报名参会的中国500强企业超过150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20余家、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近百家。

在会议期间的多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享中,整理了金蝶集团、建业集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数字化案例,他们或谈到数字化转型时遇到的困难,或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必要性。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2014年5月,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砸了,因为用手机就可以办公;2014年8月,我把服务器砸了,因为企业通过云端就可以访问数据中心;2016年5月,我把办公室的隔断给砸了,倡导居家办公和移动办公。当时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

2017年,作为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开启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他说,那一次,仍有很多人看不懂。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徐少春提供了一组数据——企业云计算收入比例从2014年几乎为零到2020年上半年占比达39.5%,企业的股价在过去10年翻了10倍。

数字化转型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为提升技术水平,徐少春介绍,企业每天会收到上千封的客户来信,其中企业有400多运营人员负责响应客户的需求,既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意识,同时帮助企业自身的研发。

现在,徐少春开始帮助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徐少春介绍,河南郑州花花牛乳液使用了他们的系统,通过一套订单管理系统打通了供应链和经销商,建立了通路统一的订货平台。结果是,企业在订货中心上节省了50%的人力,在物流中心上节省了20%的成本。

“还有深圳的幸福西饼,原来只是一个小企业,但这几年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很快,企业能够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精准的驱动业务,最终实现每日订单超4万件,并且能做到承诺2小时把蛋糕送达,迟到一分钟扣一块钱,迟到2小时蛋糕直接免费”,徐少春表示。

徐少春表示,现在精准营销在各行各业都在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精准的直达客户,就没有竞争力和战斗力。如果幸福西饼没有数字化平台,在统一和集中采购的效率就不可能那么高,同时数据分析平台还可以做到智能的风险管理和智能的销售、补货预测。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

成立于1992年的建业集团,在2015年开始了数字化转型。

建业集团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陈亚在发布会上介绍,2015年,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企业以移动互联的形式构建了“建业+”平台,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链接建业各个业态的所有客户资源,实现客户建业化、资源社会化。现在,平台已有200万多万的会员。

陈亚介绍,从2016年至2019年,企业经营规模增长了近6倍,企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16-2018年的在发展当中转型;二是2018-当前的在转型中发展。

在第二个阶段,陈亚介绍,企业更注重内部的巩固。而在巩固期间,数字化的转型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举措——200多万的“建业+”用户会员以及5000万左右的年度用户流量,都成为了企业在构筑数字化转型中重要的数据流。目前建业已经实现在河南省122个县的全覆盖,也实现了从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经营战略。

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陈亚认为企业还需要了解几方面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去做数字化转型?以建业在河南的一千万用户服务为例,如果依照传统的方式去做服务升级,我相信背后的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二传统企业要成为技术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重要的核心载体。与此同时,因为涉及到转型,企业组织关系变动一定是最大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将会对企业管理体制、模式方法以及思维习惯带来冲击。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做到数据价值的发现,因此从数据到数据资产将会是最大的难点,这个阶段一定很痛苦,然后从数据到数据决策也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陈亚表示。

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在公司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是碰到一些问题,因为我们产业链比较长、布局比较大,所以协同比较有难度的。”

谈及数字化转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大祥如是说道。他介绍,从信息化的服务到信息化平台建设,公司经历了20多年。当下,企业的信息化体系仍面临三方面问题——业务跟IT之间缺乏清晰的联系架构、业务和IT分别设计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无法满足数字化工厂建设的需要;IT系统还不能快速适应业务的变化,信息的延迟或者断层造成效率比较低;缺乏整合IT架构,信息未充分整合和综合利用。

现在,黄大祥已着手改变。

黄大祥介绍,以数字化质量为例,我们最近希望能够有所突破,质量问题在制造业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即使企业已运行多年,产品质量的问题依旧会存在。我们设想能不能实现质量体系的智能化,因为企业产品的诊断通常是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来实现,但面临资源有限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数据的导入能够实现自动的体系检验。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黄大祥有更多的目标。“从后台架构到中台业务再到前台执行,我们希望能达到业务的协作要求,最终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益、中台赋能的共享,组织动态应变的敏捷等”,黄大祥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