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一帆 9月24日,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在琶洲广交会展馆召开。
在《粤港澳大湾区:变革与赋能》研究成果分享会上,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兼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创造了全中国约12%的GDP。随着全球经济集聚性的加强,大湾区将继续提升其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在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会上表示,随着全球进入海洋经济时代后,湾区依靠得天独厚的海港优势、开放的经济结构还有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集聚了大量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引发了湾区持续性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变革,也使得湾区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区域。
李奇霖认为,目前,广东省已经成为了产业升级的领路者。他表示,近几年包括美的、格力等公司的产品在东南亚等地区销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的许多品牌,在国际上形成了竞争力,而这正是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重点:让更多的企业从过去的代工环节,进化为进口替代,再形成出口甚至再创新,这就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成果。
但李奇霖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当下也遇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挑战:逆全球化的大背景。“蛋糕”越来越小的环境中,可以以量取胜的情况不断减少,提高质量,增加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重要的时代使命。目前,在产业同质化现象成为湾区发展瓶颈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方向是产业链之间的整合。
严亦斌则指出,要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必须牢牢扭住“改革、创新、开放”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赋能与变革,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能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逐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全方位流动。其次需要通过大湾区内各城市的战略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差异化竞争和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最后还应该充分汲取其他成熟湾区的发展经验,加强科研体系创新,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李奇霖补充表示,包括基础设施、金融市场、科技创新的互联互通,减少科创企业的融资约束、发展多元化且创新的融资手段、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速实现湾区产业融合升级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其中,就证券行业来讲,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技术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业务创新增值、信息安全及风险防控等业务场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量。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技术打造智慧金融,是行业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
9月24日当天,粤开证券联手华南理工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智慧城市发展和恒生电子,共建产学研用的智慧金融联合实验室,就金融科技、智慧金融展开联合探索、研发能够引领产业趋势、可持续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场景化、生活化驱动需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按照粤开证券的最新规划,公司将精准定位细分赛道,结合现有资源,聚焦区域优势,力求拿下细分市场头部席位。未来,在研究方面,公司将发力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研究,积极打造重点行业,走精品化、特色化之路。公司将依托广州开发区及粤港澳大湾区深厚的科创基础,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力度。
与此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位居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全牌照证券公司和全国布局的优势,抢抓科技金融和创新金融先机,完善金融服务链条,以专业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州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资产证券化、投融资便利等,更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司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