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途胜入华倒计时 全新平台能否挽回北现基盘用户?

刘晓林2020-09-21 21:50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记者 刘晓林 快速引入全新一代车型正在成为现代汽车在中国翻身的首要策略,日前,现代汽车为旗下第五代途胜举行了全球首发,并宣布将在9月底的北京车展上亮相,2021年正式引入中国市场。这款诞生在全新平台上的SUV,能否与刚上市的第十代索纳塔以及即将上市的全新第七代伊兰特一起,为北京现代的逆转贡献力量,这也成为现代宣布第五代途胜上市时间表后,业界首先聚焦的话题。

主打紧凑级SUV市场的途胜是北京现代成立后引入的第一款SUV,北京现代2002年成立,紧随索纳塔和伊兰特之后,途胜在2004年年底投产,并在2005年正式上市。上市16年来,途胜在中国共经历4款换代,累计销量也超过了百万辆,但从其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近几年的表现来看,途胜并未达到北京现代对其赋予的期望。

纵观途胜过去近5年的销量可以看出,途胜的销量曲线完美的投射出了每年年底冲量到最高点的规律。从2016年到2019年,过去四年最后一个月的销量分别为2.18万辆、2.24万辆、7900辆和5800辆,从2018年开始,全年除了9月冲高到1.32万辆之外,所有月份的销量都已经徘徊在万辆一下。

而2018年11月第四代途胜的上市,似乎加速了这款车在排行榜上的下滑,2019年途胜有4个月份的销量都徘徊在几百辆的规模,全年销量32966辆,已退入紧凑型SUV销量排行榜的尾榜。2020年1-8月,途胜虽然累计销量同比涨幅59.5%,但总计只卖出21953辆,虽然增幅显著,但2万多的销量仍显尴尬,仅相当于国内热销SUV车型的单月销量。

对于途胜的溃败,除了在品牌以及技术配置上的竞争力差距外,第四代途胜的造型失败也被认为是导致其失去基盘用户的主要原因,这让其丧失了以颜值取胜的韩系车的最大竞争力,也让途胜在紧凑型SUV市场处于尴尬地位,在面对颜值、性价比更高的自主品牌和品牌力更强的合资品牌竞品夹击中,市场份额快速流失。

正因此,第五代途胜被寄予战略意义上的重任,现代汽车释放出的消息显示,第五代途胜基于现代汽车i-GMP平台设计。2019年3月,现代汽车发布了第三代平台——GMP平台,并将其分为燃油平台i-GMP和新能源平台e-GMP。与大众、丰田等车企皆推出高效低成本的全新模块化平台一样,北京现代同样寄希望于全新的GMP平台能为其铸就新的竞争力。

据悉,作为现代汽车未来一代产品的核心,GMP平台集成了现代汽车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对设计、安全性、操控性、动力适配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了革新,首款诞生在该平台上的第十代索纳塔已经在国内上市。诞生在该平台上的第五代途胜延续了“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设计理念,并融入了“Parametric Dynamics(参数动力)”设计主题,这也是现代汽车继第七代伊兰特后,又一个应用该设计主题的车型。第五代途胜也因此被现代汽车定位为产品阵容中最动感的SUV。

在第四代途胜被吐槽最多的造型上,第五代途胜做了较大变化,使用了参数化宝石造型进气格栅、参数化宝石隐藏式车灯,以及加长的车长和轴距、较短的前悬。

第五代途胜共提供12种不同的发动机选项,包括6种汽油车型、4种柴油车型、1种混合动力车型和1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均搭载“Hyundai SmartStream”技术,同时配备了六速自动变速器(6AT)和七速双离合器变速箱(7DCT),搭载了最新的HTRAC智能四驱控制系统和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途胜将推出长轴距和短轴距版本,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匹配不同版本,其中加长版车型轴距达到2755mm。此外,现代汽车副社长WONHONG CHO表示,对于第五代途胜,现代计划在全球扩充其N产品线的供应。2017年7月,现代汽车首度发表 N性能子品牌以及首款量产车型,并在2019年10月宣布未来北京现代将引进N品牌性能车型,并计划在2021年完成7个核心产品的投放。

不容忽视的是,途胜是现代旗下典型的欧美热销、中国遭冷遇的车型,在国际调查机构Focus2move发布的2019年全球SUV车型销量Top10榜单上,途胜以53万辆位居第四,仅次于丰田RAV4、本田CRV和大众途观。目前,途胜系列车型的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700万辆。随着第五代途胜的到来和其在产品战略上的一些改变,途胜以及现代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能否有所提升,也成为决定北京现代能否重回正常增长轨道的关键。

按照计划,北京现代正在启动新一代产品的密集上市,在第十代索纳塔之后,今年10月下旬将推出第七代伊兰特,年底上市中期改款ix35,随后国产第五代途胜、换代名图等多款新品也将陆续推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