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 9月9日,国家邮政局官网披露信息,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在8天前即9月1日,国家邮政局开始公开向全社会就《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向全社会征集意见。
按照经济观察报获得的信息,一些地方的邮政业“十四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而《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正在进入密集编制的时期。
市场对于这份规划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规划中两项核心指标:快递业务量、快递营业收入的预期将对市场预期带来巨大影响,此前“十三五”规划中的目标即与后续五年的发展较为精准的吻合。
一位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计算方法,按照国家邮政局预测的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总量将为750亿单,在这个数据基础上每年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5年后,即2025年的全年快递业务总量目标预计在1500亿单,但“营收将非常难计算,因为目前市场主导的价格战很难预测出最终的走向”。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在快递总量和快递营收外,有更多重要的维度需要被添加进规划的主要指标中。
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国邮智库专家邵钟林认为未来五年,快递与国际贸易,特别是“一带一路”的适应度或供给能力是规划编制需要重点纳入考量的一个维度。
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原院长周焕德看来,下一个五年规划更应该聚焦一些行业深度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快递业的恶性竞争,其次还包括末端配送网络、用工制度、快递废弃物污染问题。
“发展到今天,老是关注业务量和收入总量我认为没有多大意义”,周焕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头部企业关注
一些企业已经密集开始关注新一期规划的制定动向。“正在密集研读”,一家头部快递企业政策研究部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作为一个聚集着一批上市企业的垂直行业,头部公司的反馈和对于规划的制定将会带来积极效应,与此同时,规划本身也将会较大的影响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边界。
德邦股份方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希望政府在物流方面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侧重,还有多位物流行业从业者则关注“十四五”规划在智能化和终端配送方面的表述。
这份正在制定的规划有可能涉及哪些内容?
此前的一些会议披露了一定的线索,2019年10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中披露部分对2025年邮政业发展的一些任务,包括寄递服务网络深入城乡、通达全球;国际国内寄递大通道更加畅通;城市末端服务网络和农村网点设施更加健全;快递服务能力和普惠化程度显著提升等等。
2019年9月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未来15年交通领域的建设做出了统筹规划,其中涉及冷链快递、数字化转型、智能投递、无人机(车)、国际寄递、农村配送等多个与快递业相关的关键词。
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可以预想“十四五”规划中,农村快递网点建设、国际快递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表述,可能会设定具体的主要指标。
第三份快递五年规划
这是第三份涉及快递业的“五年规划”。
2009年,修订版的《邮政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身份;电商快速兴起让快递中电商件数量开始抬头;这些因素最终推动了快递行业被纳入《“十二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中。
在制定规划的2010年,中国快递业务量24亿件,业务收入575亿元,年均增长19%,占邮政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5%,基于这一增速信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是至2015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61亿件,年均增长目标为21%;业务收入1430亿元,年均增长目标为20%。
但最终的结果却远远超过了规划的既定目标,在2015年这一年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6.7亿,年均增速接近55%;完成业务收入2770亿,年均增速超过36%。
在周焕德看来,“十二五”时期快递也发展远超规划目标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当时整体宏观层面对经济发展预期过于保守;第二个是电商的异军突起给快递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第三个是邮政业政企分开解决了中国邮政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极大的激活了民营快递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5年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即表现了慎重考量后的精准性,2016年发布的《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2020年快递业发展的业务量目标和业务收入目标分别为700亿和8000亿,这一数据目标与此后快递业发展阶段大体一致,2019年全年快递业务量为635亿,业务收入则为7497.8亿;按照国家邮政局近期披露的信息,2020年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500亿,全年预计完成业务量为750亿。
头部企业的参与被认为是“十三五”规划更切合实际的一个原因。“由于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快递企业前十家已经占据全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国家邮政局相关部门在充分研究、参考了相关企业提前完成的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十三五’发展目标,所以就比较符合发展的实际”,周焕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由于快递行业增长已经较为平稳,头部快递公司的数据系统和业务能力已经能够精准预测未来市场的数量,而这些预测都会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的考量和参考范围之中。
亟需纳入多元维度
五年规划的价值之一在于:主要指标的维度显示了政策对于行业推进方向的一个重要判断。
以《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在快递业业务量、业务收入两项指标外,同时还纳入了包括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电子面单使用率和全自动分拣枢纽型中心在内的多个数据指标,丰富了快递业规划的维度。
实际上,在“十三五”时期,以电子面单、分拣中心为主的自动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快递行业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
多位行业研究者对经济观察报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即目前快递行业巨大的总量掩盖了一些行业结构性的“硬伤”,而这些需要在“十四五”规划中着重调整。
“我国当前是用最廉价的劳动成本、最低素质的劳动力、最原始的劳动手段、最差的劳动环境创造了一个世界规模第一、劳动生产率最高、系统运行效率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快递服务系统,上述情况的出现是背离价值规律的,是不可持续的”,这是2017年2月28日,周焕德在参加上海市邮电经济会和上海市通信学会联合举办的形势报告会的报告中做出的结论。
在周焕德看来,目前中国快递业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量收持续的出现背离的现象,其造成的结果是服务质量的降低和对一线员工的极大压力,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需要政府部门从战略的高度和中国快递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加以破解。
目前的快递终端配送散而乱且占有过多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城市的交通资源,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用工制度的完善,包括部分企业未能足额缴纳社保资金、未能实施同工同酬的问题也需要纠正;快递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需要被关注,快递绿色包装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的社会的环境保护。
另一位行业研究者也提供了类似的观点即“十四五”规划需要重点考量企业国内市场服务的合规性,包括服务水平,员工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其中包括加盟体系内的交易等等。
在国内市场外,一些研究者将国际投递能力的发展视为“十四五”时期行业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邵钟林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国内的快递业务量已经非常庞大,但国际网络的满足度依然不高,快递能力对国际贸易特别是一带一路地区的适应度或供给能力需要提高。“一个没有国际网络能力的国家很难称得上真正的制造大国”,邵钟林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