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文 “在监管引领和各项政策共同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风控模型和业务流程;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逐步建立完善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9月10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呈高速增长态势。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2%。
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在推出的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基础上,6月初再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大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两大货币政策工具,正是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保证了精准性和直达性。
科技赋能
疫情期间各家金融机构加快了科技研发与应用,无接触式金融大行其道,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已成为托举小微金融的重要力量。
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介绍,截至7月末,江苏省内107家银行机构依托230个线上金融产品,对10.5万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12亿元。指导推动各银行机构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直达小微”的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微贷技术”、“信贷工厂”等信贷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信贷“增量扩面”。
农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慢”痛点。不断加快小微金融产品创新、系统建设等方面数字化转型,建设专门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打造小微企业专属办贷通道,线上贷款实现“秒申、秒审、秒贷”。在提升风险防控智能化方面,农业银行建立内嵌到经营全流程,覆盖风险识别、限额管理、风险预警、催熟和核销的智能化风控体系。截至6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72.10亿元,不良率0.83%。
“在开展小微业务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坚持资产质量就是生命线,发展科技金融,通过大数法则、小额、高频、分散这样一些风险管控策略来进行小微贷款的管理。另一方面,也以科技能力来弥补网点数量和客户经理人数的不足,服务好庞大的小微客户群体。”平安银行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孙献军称,通过科技手段使小微客户获取贷款更加便捷,客户经理管理小微贷款更加高效。
平安银行在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方面,客户端实现了互联网进件、自动化审批、远程面核面签、提还款全线上化,客户可以7×24小时全线上无接触办理业务,高效便捷。在银行内部实现了智能展业,主动定位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AI机器人在线答疑,帮助客户经理更好地选择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服务。智慧风控也包括了智能反欺诈、智能贷后评估、自动预警、智能语音催收,这些都有效地解决了小而分散的小企业业务中贷前贷后的工作压力,为平安银行做“真小微”提供了保障。
“我行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客户的户均贷款余额35万,这也是股份制银行当中最小的。”孙献军称,平安银行在努力服务那些做小本生意、缺少抵押物又数量庞大的小微金融客户,为他们提供融资支持。
在小企业抵押贷款方面,平安银行实现了在线申请,房产在线评估,远程调查。在客户跑一趟银行完成面核面签以后,用款时也可以在线提款,实现在家办贷款。平安银行升级了“平安好链”平台,通过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优化了注册、审批、出帐等业务流程,大幅度提升客户体验。
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累计为525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上半年累计交易量239.41亿元,同比增长了38.9%。此外,平安银行正在打造的口袋财务APP的全面升级版——“数字口袋”将以客户和场景为出发点,通过数字证、数字分以及“1+N”帐户体系,以轻量级的用户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截至6月末,口袋财务APP累计注册开通企业客户达到46.6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了29.7%,累计交易笔数达到了349.19万,同比增长了60.2%,累计交易金额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提升金融素养
“我理解‘敢贷、愿贷’主要是机制问题,‘能贷、会贷’更多是能力问题,要对小微企业做到“能贷、会贷”核心就是对银行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出要求。包括涉及到人才、技术、产品、信息等多个方面。既要具有银行自身努力的因素,也有监管推动引领的作用。”毛红军称。
当前,小微金融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仍有短板亟待解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较7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我国经济景气持续恢复向好。但是小型企业PMI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47.7%,其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1.7、0.6和1.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和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分别超过五成和四成,生产经营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有市场人士指出,小企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下,且还在环比恶化,令人担忧。小微信心和情绪不能修复,经济复苏就缺乏扎实根基。这种情况下对小微只提供金融服务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合适的。目前,国内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仍未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考虑到后续相关行业持续复苏叠加政策支持,服务业仍有望进一步加快复苏,成为下半年经济平稳扩张的重要动力。
在供给侧改革突飞猛进的同时,需求侧方面小微企业主的金融素养能否跟得上?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显示,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4.77,比2017年提高1.06。这说明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市场机构在金融知识普及领域已作出诸多努力。从201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选择每年9月统一开展全国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8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启动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其中,“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升国民金融素养”作为六大方面之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普通金融消费者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较低,易受到伤害。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要重视重点人群的金融素养状况和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
“下沉金融服务重心,着力解决‘不会贷’问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严宝玉称。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四川省实施“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计划”和“个体工商户‘金融甘露’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三访、三问、三送”活动,督促银行下沉业务重心,通过访店、访企、访园区,及时向市场主体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截至8月末,银行共走访2.1万户重点对接市场主体,向1.1万户发放贷款1853.8亿元。组织银行业务人员走进无贷企业开展首贷培育,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企业融资顾问队伍,会同经信部门对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培育,提升企业的获贷能力。1-7月,全省新增首贷企业2.5万户。开展政策传导渠道疏浚畅通行动,组织开展金融政策宣传、培训880场次,编写稳企业保就业政策汇编电子书,开通“在线政策答疑直通车”,提升基层网点的综合服务能力。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